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331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是配电系统的重要器件,当一路电源出现问题而不能继续为负载设备供电时切换到另一路电源,从而保证负载设备的正常工作。

随着市场对自动转换开关功能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对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紧凑,小型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目前,市面上的两位置PC级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大都为外置式,且该控制器本身体积相当庞大,有的几乎与开关本体尺寸相接近,迫使用户必须考虑更多的安装空间来放置自动转换开关以及控制器,这不利于产品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结构紧凑,尺寸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操作机构动作的控制器、驱动触头机构动作的操作机构、触头机构和底座,所述的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触头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和分设在动触头两侧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叠设在操作机构高度方向的上方,两者位于触头机构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器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一和螺钉容配腔,所述的操作机构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二、朝向触头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三,所述的触头机构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控制器和操作机构的一侧上开设有螺钉孔四,所述的控制器与操作机构之间通过紧固件在穿过螺钉孔一、螺钉孔二后实现两者在高度方向上的连接固定;同时,所述的控制器与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之间通过紧固件在穿过螺钉容配腔底部腔壁上开设的螺钉孔、螺钉孔三和螺钉孔四后实现三者在宽度方向上的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还包括罩壳,所述的罩壳盖配在所述的底座上,并且将控制器、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三者一起罩设在由罩壳与底座围隔而成的壳腔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控制器叠设在操作机构上,两者位于触头机构的同一侧,即利用了触头机构一侧,操作机构上方的空间设置控制器,空间利用率高,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小,符合市场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在打开罩壳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1.罩壳;2.控制器、201.螺钉孔一、202.螺钉容配腔;3.操作机构、301.螺钉孔二、302.螺钉孔三、31.第一导磁板、32.螺管、33.支架、34.凸轮、341.第一配合面、342.第二配合面、343.驱动轴、35.动铁芯、351.连杆、36.线圈、37.静铁芯、38.弹簧、39.第二导磁板;4.触头机构、402.螺钉孔四、41.惰轮、412.槽、42.第一静触头、43.灭弧装置、44.动触头、45.第二静触头、46.转轴;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罩壳1、控制器2、操作机构3、触头机构4和底座5,所述的操作机构3和触头机构4固定在底座5上。

所述的触头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44和分设在动触头44两侧的第一静触头42、第二静触头45,以及对应第一静触头42、第二静触头45和动触头44运动轨迹设置的灭弧装置43。动触头44通过转轴46支撑在触头机构4的壳体内,并可通过转轴46的转动在第一静触头42、第二静触头45之间运动,实现与第一静触头42或第二静触头45的分离与闭合。

所述的操作机构3包括支架33、凸轮34、第一导磁板31、第二导磁板39、螺管32、动铁芯35、静铁芯37、线圈36和弹簧38,其中静铁芯37设置于螺管32的一端,紧靠静铁芯37的为弹簧38,螺管32的开口端内设置动铁芯35,当电磁铁得电时,静铁芯37会吸引动铁芯35向靠近静铁芯37一侧的方向运动,当电磁铁断电时,动铁芯35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37一侧的方向运动。

与触头机构4的转轴46相连接的是惰轮41,在所述的惰轮41上开设有槽412,该槽412与操作机构3上的驱动轴343相配合,随着驱动轴343的转动,惰轮41也将从动,进而带动所述的转轴46转动,实现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器2叠设在操作机构3高度方向的上方,两者位于触头机构4的同一侧,所述的罩壳1盖配在所述的底座5上,并且将控制器2、操作机构3和触头机构4三者一起罩设在由罩壳1与底座5围隔而成的壳腔内。所述的控制器2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一201和螺钉容配腔202,所述的操作机构3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二301、朝向触头机构4的一侧开设有螺钉孔三302,所述的触头机构4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控制器2和操作机构3的一侧上开设有螺钉孔四402,所述的控制器2与操作机构3之间通过紧固件在穿过螺钉孔一201、螺钉孔二301后实现两者在高度方向上的连接固定;同时,所述的控制器2与操作机构3和触头机构4之间通过紧固件在穿过螺钉容配腔202底部腔壁上开设的螺钉孔、螺钉孔三302和螺钉孔四402后实现三者在宽度方向上的连接固定。电源采样线、线圈、由凸轮34触动的微动开关信号线均连接到控制器2中,分别用于对电源状况进行采样、控制动铁芯动作、接收微动开关位置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阐述自动转换开关具体的动作过程:自动转换开关共有两个稳态位置,即常用合闸位置和备用合闸位置,当动铁芯35与凸轮34的第一配合面341接触时为常用合闸位置,而当动铁芯34与凸轮34的第二配合面342接触时为备用合闸位置。以备用合闸位置向常用合闸转换为例,控制器2接到转换信号,电磁铁得电吸引动铁芯35向静铁芯37一侧的方向运动,凸轮34在连杆351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当连杆351与动铁芯35运动方向呈角度A时(A角度约为4°~8°),切断电磁铁的电流,此时由于惯性作用,动铁芯35仍会向静铁芯37一侧的方向运动,当连杆351过死点后(连杆351与动铁芯35运动方向重合时称为机构死点),动铁芯35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37一侧的方向运动,最终运动到动铁芯35与第一配合面341接触,即为常用合闸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充分利用触头机构一侧,操作机构上方的空间,设置控制器,空间利用率高,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小,并且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罩壳1,罩壳1与底座5相盖配,将控制器2、操作机构3、触头机构4罩设在由罩壳1与底座5围隔而成的壳腔内,这样能充分利用自动转换开关壳体的内部空间,将控制器设置在开关壳体的壳腔内。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若罩壳设置为锯齿型,仅罩置操作机构3、触头机构4,罩壳将触头机构4一侧,操作机构3上方的位置空出,控制器2设置为带有外壳的元件,与罩壳拼接,嵌置在该空出的位置,同样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尺寸小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