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4730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限制短路电流,节省基本建设投资,分裂式变压器的采用日渐增多。所谓分裂式变压器,就是其中一个绕组分裂成电气上不相联系的2个或多个分支,但是它们有磁的联系,其中运用的最多的还是一个绕组分裂成分支,我们称之为双分裂变压器,这里介绍的是光伏双分裂变压器。

如附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双分裂箱变的变压器器身本体中,要保证低压线圈与低压套管很顺利的连接,要求加工精度很高,如果加工误差较大,会造成低压线圈与低压套管无法连接,需要重新将变压器器身本体从箱变油箱内吊出整改,很麻烦。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通过可以大幅度左右拉伸的软连接,能够使低压线圈与低压套管在加工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顺利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铁芯、设置在两铁芯之间的高压线圈以及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一端设置于所述高压线圈内,另一端设置于高压线圈外通过连接件与设置在箱体侧壁上的低压套管连接。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低压线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低压套管端部的导电杆连接。

所述连接件为软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铜带软连接,所述铜带由多张薄铜片叠加形成。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有搭接面,所述搭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杆下方的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搭接面的表面设有镀锡层。

所述搭接面的表面设有镀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大幅度左右拉伸的软连接,能够使低压线圈与低压套管在加工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顺利的连接,降低了加工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套管与低压线圈在变压器内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低压套管与低压线圈在变压器内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箱体,2铁芯,3高压线圈,4低压线圈,5连接件,51搭接面,52螺纹孔,53镀锡层,54镀银层,6低压套管,7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双分裂变压器引线结构,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铁芯2、设置在两铁芯之间的高压线圈3以及低压线圈4,所述低压线圈4一端设置于所述高压线圈3内,另一端设置于高压线圈3外通过连接件5与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的低压套管6连接,本案中通过连接件5将低压线圈4与低压套管6连接,能够使低压线圈4与低压套管6在加工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顺利的连接,本案中加工误差在100mm内都能满足顺利连接的要求,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精度要求,同时,也避免了,无法顺利连接时,需要重新将变压器器身本体从箱体1内吊出整改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与低压线圈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低压套管6端部的导电杆7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5为软连接件,软连接可以使其左右移动更为顺利,并且不容易因为左右移动而损坏。

所述连接件5为铜带软连接,所述铜带由多张薄铜片叠加形成,具有质量好,导电性强,承受电流大,电阻值小,经久耐用等特点。

所述连接件5的两端设有搭接面51,所述搭接面51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杆7下方的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52,通过螺栓连接便于连接件5的安装与拆卸。

所述搭接面51的表面设有镀锡层53,通过设置镀锡,可以通过镀锡层53与低压线圈4进行焊接,同时镀锡具有耐蚀能力,能够延长连接件5的使用寿命。

所述搭接面51的表面设有镀银层54,镀银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焊接性能,可以提高连接件5的导电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