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座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166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座插接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座插接件。



背景技术:

接插件是用于将两段电源线或者数据线连接在一起以进行电力或者电子数据传输的元件,其结构是一段线路设置公座,与之相接的另一段线路设置母座,将公座插入到母座之中,实现两段线路的连接。

以往的电池座的端子弹性较弱,长时间与电池压接后容易被压溃,且弹性很难恢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与之搭配的基座结构也限制了端子弹性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端子的弹性更好且不易被压溃、基座结构与端子配合完美、使用寿命长的电池座插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座插接件,包括基座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平面上成型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基座的上平面之间成型有斜面;所述基座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四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的下端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形成一个T型孔;所述第一矩形孔贯穿到的基座的前侧平面上,使得在基座的前侧平面上形成了三个等距分布的分隔块,所述分隔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基座的底面前端还开设有第二矩形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孔的数量为2~8个。

优选地,所述端子上成型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成型有移动片,所述移动片的另一端成型有折弯片,所述折弯片的上表面上成型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成型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弯折成U字型;所述弹力片的另一端成型有卡紧片,所述卡紧片的另一端成型有下沉片,所述下沉片的另一端成型有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中部开设有腰型孔。

优选地,所述端子上的连接片和弹力片插入在第一矩形孔中,所述端子上的卡紧片的两侧插入在两个第二矩形孔中,从而将端子嵌入在基座中。

优选地,所述接线片与基座上的第二矩形槽的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端子上的折弯片的圆心在未被压弯时,与基座后侧平面之间的距离a为4.3~4.5mm。

优选地,所述端子上的折弯片的圆心在被压弯后,向前移动的水平距离b为0.45~0.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往的电池座的端子弹性较弱,长时间与电池压接后容易被压溃,且弹性很难回弹,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与之搭配的基座结构也限制了端子弹性的发挥。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基座和端子的结构,使得端子的弹性更好且不易被压溃,基座结构与端子配合完美,能帮助端子恢复弹力,从而实现与电池的紧密接触,使用寿命长,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矩形槽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后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与基座连接处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电池座插接件,包括基座1和端子2;基座1的上平面上成型有台阶面13,台阶面13与基座1的上平面之间成型有斜面15;基座1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四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11,第一矩形孔11的下端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12,第一矩形孔11和第二矩形孔12形成一个T型孔;第一矩形孔11贯穿到的基座1的前侧平面上,使得在基座1的前侧平面上形成了三个等距分布的分隔块16,分隔块16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矩形槽14;基座1的底面前端还开设有第二矩形槽17;端子2上成型有连接片21,连接片21的一端成型有移动片22,移动片22的另一端成型有折弯片23,折弯片23的上表面上成型有加强筋28,在加强强度防止压溃的基础上,能和电池接触片更好的搭接;连接片21的另一端成型有弹力片24,弹力片24弯折成U字型;弹力片24的另一端成型有卡紧片25,卡紧片25的另一端成型有下沉片29,下沉片29的另一端成型有接线片26,接线片26的中部开设有腰型孔27;端子2上的连接片21和弹力片24插入在第一矩形孔11中,端子2上的卡紧片25的两侧插入在两个第二矩形孔12中,从而将端子2嵌入在基座1中;接线片26与基座1上的第二矩形槽17的表面相接触;当端子2与电池接触片压接时,端子2会利用本身的弹力下弯一定角度和距离,端子2未压弯时,端子2上的折弯片23的圆心与基座1后侧平面之间的距离a为4.4mm;端子2压弯后,端子2上的折弯片23的圆心向前移动的水平距离b为0.5mm。

以往的电池座的端子弹性较弱,长时间与电池压接后容易被压溃,且弹性很难恢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与之搭配的基座结构也限制了端子弹性的发挥。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基座和端子的结构,使得端子的弹性更好且不易被压溃,基座结构与端子配合完美,能帮助端子恢复弹力,从而实现与电池的紧密接触,使用寿命长,适合大面积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