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00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互感器大多都是固定后不能调节角度,不方便实用,而根据角度又不方便安装,往往给使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感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底座、固定扣、螺丝孔、连接螺丝孔及穿孔,所述底座成圆饼状,所述固定扣设置在底座两侧,且与底座一体连接,所述螺丝孔设置在固定扣的中央位置,所述互感器安装在底座中央位置,所述穿孔设置在互感器的与底座连接处的上部,且贯穿互感器,所述连接螺丝孔设置在传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互感器包括凸触、环槽及伸缩槽,底座包括环凸触和凹槽,所述凸触设置在互感器的底部且成环状,所述伸缩槽分为四个,等间距的设置在凸触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凸触上面,所述环凸触设置在底座上,且半径比凸触的环状半径小,所述凹槽设置在环凸触底部,凸触利用金属的弹性可以向伸缩槽内挤压,从而扣在凹槽内,环凸触扣在环槽内,环凸触卡住凸触,从而将互感器固定在底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互感器的外壁以及底座均采用7000系列镁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触和凹槽以及环凸触和环槽的结构组合,利用金属的弹性,使凸触扣在凹槽内,环凸触嵌入环槽内,底座固定扣,互感器上的凸触可以在凹槽内旋转,可以自由调节角度,方便使用者操作,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互感器;2-底座;3-固定扣;4-螺丝孔;5-连接螺丝孔;6-穿孔;7-凸触;8-环槽;9-伸缩槽;10-环凸触;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互感器,包括互感器1、底座2、固定扣3、螺丝孔4、连接螺丝孔5及穿孔6,所述底座2成圆饼状,所述固定扣3设置在底座2两侧,且与底座2一体连接,所述螺丝孔4设置在固定扣3的中央位置,所述互感器1安装在底座2中央位置,所述穿孔6设置在互感器1的与底座2连接处的上部,且贯穿互感器1,所述连接螺丝孔5设置在穿孔6内。

所述互感器1包括凸触7、环槽8及伸缩槽9,底座2包括环凸触10和凹槽11,所述凸触10设置在互感器1的底部且成环状,所述伸缩槽9分为四个,等间距的设置在凸触7上,所述凹槽11设置在凸触7上面,所述环凸触7设置在底座2上,且半径比凸触10的环状半径小,所述凹槽11设置在环凸触10底部,凸触10利用金属的弹性可以向伸缩槽9内挤压,从而扣在凹槽11内,环凸触10扣在环槽8内,环凸触10卡住凸触7,从而将互感器1固定在底座2上。

所述互感器1的外壁以及底座2均采用7000系列镁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了,设置凸触和凹槽的结构组合,使凸触在凹槽内可以自由旋转,方便使用者自由调节互感器的角度,方便使用者操作,提高了工作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