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保护开关领域,尤其涉及断电复位保护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断电复位温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上,如空调、洗衣机、电吹风、暖风机等等,现有技术中其工作远离大多如国家局于2013年10月30日公告的一份名为“过热断电复位保护器”、申请号为“20132025454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该案中将一由弹片控制的开关和一热敏电阻并联接在电器的工作电路之前,当电器过热时,弹片控制开关断开,使得热敏电阻“挡在”工作电路之前,工作电路不工作,待弹片控制开关复位后,工作电路可重新工作。
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该设备中弹片和热敏电阻相距较远,且与动触片的连接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得工作电路在故障未除或是未断电的情况下仍可重新工作,给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即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使用时可通过热敏电阻阻止弹片在未断电的情况下自行冷却的断电复位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电路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动触片、定触片、发热片和一对接线板,一对所述接线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且分别与动触片、定触片固定相连,所述发热片固定连接在壳体中、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动触片和定触片上;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弹片和连杆,所述弹片的外缘固定连接在壳体中、且位于发热片的一侧,所述连杆滑动连接在壳体内、且其底端抵在弹片的中心,所述动触片连接在连杆的上方。
所述电路组件沿弹片对称的设有一对,使得所述弹片位于两发热片之间。
所述动触片通过从动块连接在连杆的上方,所述从动块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连杆的顶端、且从动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电路组件中的两动触片上。
所述动触片、定触片、发热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定触片位于动触片和发热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一旦被保护的电器温度过高,弹片将产生向上突跳,从而通过连杆向上顶起动触片,使其与定触片分离;此后,受发热片的持续作用影响,被保护的电器中将始终无电流通过,且弹片将始终处于受热上拱状态,直至使用人员对电器断电,弹片冷却复位后被保护电器才可重新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作电路在故障未除或是未断电的情况下仍可自动重新工作的问题,从整体上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本案中电路组件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5的立体图;
图中1是壳体,2是电路组件,21是动触片,22是定触片,23是发热片,24是连接板,3是控制组件,31是弹片,32是连杆,33是从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包括壳体1、电路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电路组件2包括动触片21、定触片22、发热片23(为PTC热敏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即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和一对接线板24,一对所述接线板24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且分别与动触片21、定触片22固定相连,所述发热片23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实际使用时可将其镶入壳体中)、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动触片和定触片上;这样,当动触片和定触片相搭接时,发热片将被短路,温控器后的工作电路将可正常工作;当动触片和定触片分离时,发热片将通电并持续产生作用,从而使得温控器后的工作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实际仍有电流,但由于发热片阻值较大,因此使得后续电路的电流小到可以忽略),起到对后续工作电路的断电保护作用;
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弹片31(采用业内常见的双金属片)和连杆32,所述弹片31的外缘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且位于发热片23的一侧(这样,发热片在通电后将持续发热,并高效的传递至弹片上,以避免其自然冷却复位),所述连杆32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其底端抵在弹片31的中心,所述动触片21连接在连杆3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一旦被保护的电器温度过高,弹片将产生向上突跳,从而通过连杆向上顶起动触片,使其与定触片分离;此后,受发热片的持续作用影响,被保护的电器中将始终无电流通过,且弹片将始终处于受热上拱状态,直至使用人员对电器断电,弹片冷却复位后被保护电器才可重新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作电路在故障未除或是未断电的情况下仍可自动重新工作的问题,从整体上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所述电路组件2沿弹片31对称的设有一对,使得所述弹片31位于两发热片23之间。从而通过“双电极”的设计使得电路组件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使得两发热片从两侧发热,进一步避免了弹片在故障未除或未断电时的自然冷却复位。
所述动触片21通过从动块33连接在连杆32的上方,所述从动块33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连杆32的顶端、且从动块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电路组件中的两动触片21上。这样,可使得连杆及弹片上的受力更为平衡,从而有效提升了控制组件的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所述动触片、定触片、发热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定触片位于动触片和发热片之间。从而使其结构更为稳定、合理,更易于加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