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34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线,具体是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data cable),其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现在,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市面上的数据线均不带PTC保护电路,充电过程中,当电路出现故障,高电流不仅损坏设备本身,还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等人身及财产安全事故。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包括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插接件;所述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插接件是由外壳连接件、PCB板、PTC热敏电阻、电阻元件组成;其中PCB板插接固定于外壳连接件上,在PCB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引脚,一端通过外壳连接件与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数据线本体与设备相连;在PCB板电路中串联有PTC热敏电阻和电阻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连接件采用连接片与绝缘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板的两引脚之间印刷有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元件和PTC热敏电阻通过串联方式内置于PCB电路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数据线插头一端内置PTC保护电路实现过电流保护;当电路出现故障,电流大大超过额定电流时,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陡然发热,呈高阻态,使电路处于相对断开状态,从而保护电路不受破坏;当故障排除后,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亦自动回复至低阻态,电路恢复正常工作;从而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高电流损坏设备本身或爆炸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连接件、2-PCB板、3-电阻元件、4-PTC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包括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插接件;所述过电流保护的数据线插接件是由外壳连接件1、PCB板2、电阻元件3、PTC热敏电阻4组成;其中PCB板2插接固定于外壳连接件1上,在PCB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引脚,一端通过外壳连接件1与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数据线本体与设备相连;在PCB板2电路中串联有电阻元件3和PTC热敏电阻4;其中PTC热敏电阻4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一旦超过一定的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几乎是呈阶跃式的增高.P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变化可以由流过PTC热敏电阻的电流来获得,也可以由外界输入热量或者这二者的叠加来获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外壳连接件1采用连接片与绝缘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所述PCB板2的两引脚之间印刷有电路。

所述电阻元件3和PTC热敏电阻4通过串联方式内置于PCB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数据线插接件一端内置PTC保护电路;当电路处于正常状态时,通过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处于常态,阻值很小,不会影响被保护电路的正常工作;当电路出现故障,电流大大超过额定电流时,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陡然发热,呈高阻态,使电路处于相对断开状态,从而保护电路不受破坏;当故障排除后,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亦自动回复至低阻态,电路恢复正常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