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99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屏中没有背光结构,所以有机发光显示屏在受到撞击时更易破碎。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屏为避免外力导致产品破碎,一般在有机发光显示屏的阵列基板下面贴附一层缓冲材泡棉增强有机发光显示屏的抗冲击缓冲性能。

但目前所采用的贴附泡棉设计,需经过生产、裁切、贴附等工艺,因此导致成本较高,并且在泡棉的贴附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以及造成玻璃划伤等不良,最终影响有机发光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不影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抗冲击缓冲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方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涂覆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的凸起部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面积小于近邻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形状为梯形柱或球冠状。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的凸起部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相邻两所述发光元件的间隙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相邻凸起部接触设置,且相邻所述凸起部的接触处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相邻所述凸起部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一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进一步的,沿所述发光单元排布方向,所述间隙的长度大于2/3倍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包含导电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塑料、橡胶或UV胶。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网格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包括遮光材料;所述遮光材料包含黑色染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柔性衬底。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性衬底的弹性模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过在基板远离发光元件一侧涂覆缓冲材料,由于缓冲材料是涂覆在基板远离发光元件一侧,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贴附泡棉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的问题。由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收到外界作用力的冲击时会产生形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上层会受到压应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下层会受到拉应力,外界作用力较大时会产生裂纹,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涂覆的缓冲材料进行特定形状的加工处理,使材料成型后的缓冲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具有凹凸结构,且设置凹凸结构的凸起部远离基板一侧的截面面积小于近邻基板一侧的截面面积,利用缓冲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的凹凸结构可以将将原先集中在外力作用点的反作用力,分散在外力作用点周围比较大的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外力作用点受力集中导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断裂的问题,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抗冲击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于弯折状态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位于基板11上方的多个发光元件12以及涂覆在基板11远离发光元件12一侧的缓冲层13;缓冲层13远离基板11的一侧具有凹凸结构131。凹凸结构131的凸起部1311远离基板11一侧的截面面积小于近邻基板11一侧的截面面积。由于缓冲材料是涂覆在基板远离发光元件一侧,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贴附泡棉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的问题。此外,参见图1,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受到外力F的作用时,缓冲层13会产生反作用力F1和F2,由于凹凸结构131的凸起部1311远离基板11一侧的截面面积小于近邻基板11一侧的截面面积,使反作用力F1和反作用力F2向远离外力F的方向倾斜,能够将原先集中在外力F作用点的反作用力,分散在外力F作用点周围比较大的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外力F作用点受力集中导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断裂的问题。此外,由于缓冲层13远离基板11的一侧具有凹凸结构131,还可以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受力后的中性面下移,相应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受力后的中性面下方膜层受到的拉应力减小,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对拉应力的耐受程度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凹凸结构使机发光显示面板受力后的中性面下移,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受的拉应力,从而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抗冲击缓冲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凹凸结构131的凸起部1311的侧边与垂直于基板11方向之间的角度越大(即图1中的角度θ越大),反作用力的倾斜程度越大,因此反作用力的作用面积越大,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外力F进行分散转移,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抗冲击缓冲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层凹凸结构131的形成可以是先形成一层平坦的缓冲材料,然后在该平坦的缓冲材料上方形成多个凸起部1311;还可以是先形成一层平坦的缓冲材料然后通过刻蚀或者压印等工艺形成多个凹坑1312,相邻凹坑1312之间为凸起部131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1311的形状可以是类似于图1中的梯形柱或者如图2所示的球冠状。

可选的,参见图1-图2,在缓冲层13上设置凹坑1312时,可以设置缓冲层13的凹凸结构131中相邻凸起部1311邻近基板11的一侧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由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12对外界水汽等的影响比较敏感,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该间隙(例如图1-图2中的凹坑)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与一发光元件12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交叠,对作用在发光元件12处的外力进行分解吸收,提升发光元件12处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发光元件12处出现裂纹而导致外界水汽等的侵入。

可选的,沿发光单元12排布方向,可以设置相邻凸起部1311邻近基板11的一侧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长度L1大于2/3倍的发光元件的长度L2。图1-图2中示例性设置L1等于L2。相邻凸起部1311邻近基板11的一侧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长度L1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产品抗外界冲击能力的需求具体设置,避免间隙长度过短而无法实现对施加在整个发光元件上的外力的缓冲。

可选的,参见图1-图2,每一柱状凸起部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与相邻两发光元件12的间隙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交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相邻发光元件12之间的间隙处一般设置有像素限定层,将每一柱状凸起1311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与相邻两发光元件12的间隙在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交叠,即每一柱状凸起1311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4的正下方,从而使作用在发光元件12处的外力有效转移至发光元件12外围的像素限定层处,避免外力对发光元件12的损伤。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凹凸结构131中的相邻凸起部1311接触设置,且相邻凸起部1311的接触处呈弧形。由于尖锐的接触角会导致该处的应力集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相邻凸起部1311的接触处呈弧形,避免由于凸起部1311的接触处应力积累而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

可选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缓冲层可以包含导电粒子。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生产制造、测试、搬运以及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引入静电,这些静电积累过多会放电,产生瞬时的大电流,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元器件局部损坏、击穿或者影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层包含有导电粒子,因此可以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

可选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材料包括塑料(例如亚克力)、橡胶或UV胶。使用上述材质制备的缓冲层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缓冲变形能力,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

可选的,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网格状。如图4所示,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131规则排列,使整个有机显示面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受力均匀,并且该种结构制备工艺简单,容易量产,生产成本低。

可选的,缓冲层还可以包括遮光材料,遮光材料包含黑色染料。涂覆有该缓冲层可以对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背部起到良好的遮光作用,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背部的器件对成像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基板可以包括刚性衬底,若要实现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可以设置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层的凹凸结构还可以限制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弯曲程度,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由于弯曲过度发生显示异常的现象。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于弯折状态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当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弯曲至预定程度时,缓冲层凹凸结构的相邻凸起部1311会彼此抵住而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无法进一步弯曲,因此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由于过度弯曲超出其内部膜层所能承受的弯曲程度时,造成显示异常的问题。可选的,还可以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缓冲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柔性衬底的弹性模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限定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弯曲程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