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72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电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绝缘电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形电感因为性能的优势利用的范围很广,环形电感在一些使用的地方需要外壳,但是现有技术中,外壳均采用PBT或者尼龙类的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制成的外壳一般均需要开模,导致外壳的厚度很厚、很大,并且开模并不是可以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开模,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壳厚度薄、不需要开模的绝缘电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感,包括磁芯、绕组、第一环形绝缘壳与第二环形绝缘壳,所述绕组缠绕于所述磁芯上,所述磁芯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内,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内凸起的厚度均为0.1cm,所述磁芯下部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多个引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内凸起外表面均设置有导热硅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材质均为聚酯薄膜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磁芯为圆形或者多边对称形。

作为优选,所述绕组的绕线为漆包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感,包括磁芯、绕组、第一环形绝缘壳与第二环形绝缘壳,所述绕组缠绕于所述磁芯上,所述磁芯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内,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外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内凸起的厚度均为0.1cm,所述磁芯下部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多个引脚;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绝缘壳可以有效的起到绝缘和隔离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的厚度大大缩小,制造成本减少,不需要开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形绝缘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环形绝缘壳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磁芯1,绕组2,第一环形绝缘壳3,第一环形外凸起31,第一环形内凸起32,第二环形绝缘壳4,第二环形外凸起41,第二环形内凸起42,绝缘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感,包括磁芯1、绕组2、第一环形绝缘壳3与第二环形绝缘壳4,所述绕组2缠绕于所述磁芯1上,所述磁芯1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内,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外凸起31,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凸起32,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的外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外凸起41,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的内部沿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内凸起42,所述第一环形外凸起31、所述第一环形内凸起32、所述第二环形外凸起41、所述第二环形内凸起42的厚度均为0.1cm,所述磁芯1下部安装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上设置有多个引脚6;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绝缘壳可以有效的起到绝缘和隔离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的厚度大大缩小,制造成本减少,可直接压制而成,不需要开模。

所述第一环形外凸起31、所述第一环形内凸起32、所述第二环形外凸起41、所述第二环形内凸起42外表面均设置有导热硅胶片,可以快速将本实用新型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失,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活动连接,可以快速安装与拆卸,当本实用新型内部产生问题时,方便维修。

所述第一环形绝缘壳3与所述第二环形绝缘壳4的材质均为聚酯薄膜制成,这种材料散热性能好,可延展性好,并且制成的外壳厚度薄,可直接压制而成,不需要开模就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外壳。

所述磁芯1为圆形,所述绕组2的绕线为漆包线,漏磁少,可以有效的防止线圈之间的短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