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懒人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17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懒人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用户拔出插头的懒人插座。



背景技术:

插头和插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很多时候插座太紧或插座的位置不好,使人们拔插头的时候很困难,并且,总是用力拔插头的话,也会影响插头本身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用户拔插头的工具,以提高插座本身的安全系数,延长插座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懒人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懒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安装架和弹出机构;

所述安装盒为具有水平隔层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层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安装架固定在安装盒上,安装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至少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围绕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

所述弹出机构安装在安装盒中,弹出机构包括撞击柱、弹簧、凸块和弹性支架;

所述撞击柱由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同轴连接而成,位于上部的第一圆柱体相比于位于下部的第二圆柱体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一圆柱体相对于第二圆柱体形成凸台,撞击柱依次垂直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第一圆柱体安装在第二通孔中并凸出于第二通孔,第二圆柱体安装在第一通孔中;

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圆柱体上,弹簧的顶端抵靠着凸台,弹簧的底端抵靠在隔层上;

所述凸块的左侧固定在第一圆柱体的侧壁上,凸块的顶面为水平夹角呈0-10°且朝右上方倾斜的平面,凸块右侧设有与平面相接且朝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斜面,凸块底面为与第一斜面相接且朝右上方倾斜的第二斜面;

所述弹性支架由均为弧形的卡钩和触杆呈夹角连接而成,所述卡钩和触杆的底部相连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设有宽度小于第二圆柱体直径的缺口,卡钩相比于触杆曲率半径较小,卡钩和触杆之间横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盒的前后内侧壁,卡钩的顶部设有钩体,触杆的顶部安装在第三通孔中并凸出于第三通孔;

自然状态时,在限位柱的限制下,连接部的底端靠在第二圆柱体的右侧,卡钩保持在凸块的下方,钩体靠着第二斜面;

垂直按压撞击柱时,弹簧受到压缩,凸块向下挤压卡钩,钩体顺着第二斜面运动至平面上,卡钩钩住凸块;

垂直按压触杆时,触杆朝第二圆柱体方向挤压,连接部的缺口朝第二圆柱体推送,触杆产生远离第二圆柱体方向的反弹力,卡钩脱离平面并解除对凸块的限制,弹簧和撞击柱恢复到自然状态。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接处形成朝右凸起的尖端,垂直按压触杆时,所述尖端朝右方抵压卡钩,卡钩脱离平面。

所述钩体上部设有与第二斜面相适配的第三斜面,钩体下部设有与平面相适配的第四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大于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60°,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0°。

所述缺口为V型,缺口朝连接部底端方向宽度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在不影响插座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插座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在自然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在按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在释放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架的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该懒人插座包括安装盒1、安装架2和弹出机构3。安装盒1为具有水平隔层4的中空结构,此处设计成长方体结构,隔层4上设有第一通孔5。安装架2固定在安装盒1上,安装架2上设有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和至少两个插孔8,插孔8围绕第二通孔6设置,这样使得插头在插拔过程中能够和弹出机构3互相配合,第二通孔6与第一通孔5同轴设置,用于后续的弹出机构3的安装。此外,安装架2中还安装了现有插座中均设有的电器元件,不属于本文技术重点,故不再赘述。

弹出机构3安装在安装盒1中,具体包括撞击柱9、弹簧10、凸块11和弹性支架12,接下来参照图3-5进行进一步描述。

撞击柱9由第一圆柱体13和第二圆柱体14同轴连接而成,位于上部的第一圆柱体13相比于位于下部的第二圆柱体14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一圆柱体13相对于第二圆柱体14形成凸台15,撞击柱9依次垂直穿过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5,第一圆柱体13安装在第二通孔6中并凸出于第二通孔6,第二圆柱体14安装在第一通孔5中。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5均为圆孔形,其直径设计成分别与第一圆柱体13和第二圆柱体14相同,使得撞击柱9能够在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5中垂直运动,并且不容易产生偏移。为了进一步防止撞击柱9产生旋转偏移,可以增加一些限位装置,如在第二通孔6或第一通孔5中设计限位卡块,在第一圆柱体13或第二圆柱体14的侧壁上设计与限位卡块相配合的滑槽。

弹簧10套设在第二圆柱体14上,弹簧10的顶端抵靠着凸台15,底端抵靠在隔层4上,通过按压撞击柱9,能够对弹簧10产生压迫。

凸块11的左侧固定在第一圆柱体13的侧壁上,凸块11顶面为水平夹角呈0-10°且朝右上方倾斜的平面16,该平面16也可设计成水平面,略微倾斜的设计是为了能更方便与弹性支架12进行配合。凸块11右侧设有与平面16相接且朝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斜面17,凸块11底面为与第一斜面17相接且朝右上方倾斜的第二斜面18,第一斜面17和第二斜面18相接处形成朝右凸起的尖端25。整个凸块11的外形犹如在一个三角体的斜面上叠加了一个四棱锥,其中第一斜面17的斜率可设计成大于第二斜面18,这样在释放时能够使弹性支架12更容易脱离凸块11,优选地,第一斜面17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为60°,第二斜面18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为30°。

弹性支架12由均为弧形的卡钩19和触杆20呈夹角连接而成,夹角为锐角,卡钩19和触杆20的底部相连形成连接部21,连接部21的底端设有宽度略小于第二圆柱体14直径的缺口22,卡钩19相比于触杆20曲率半径较小。卡钩19和触杆20之间横设有限位柱23,限位柱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盒1的前后内侧壁,使得弹性支架12的位置保持与撞击柱9相邻。卡钩19的顶部设有钩体24,钩体24上部设有与第二斜面18相适配的第三斜面26,钩体24下部设有与平面16相适配的第四斜面27,使得在按压状态时,钩体24能够轻易勾住凸块11,在释放状态时,钩体24能够轻易脱离。触杆20位于卡钩19的右侧,触杆20的顶部安装在第三通孔7中并凸出于第三通孔7,形成垂直的按钮结构。

如图3所示的自然状态,即插座中没有插头插入时,在限位柱23的限制下,连接部21的底端靠在第二圆柱体14的右侧,卡钩19保持在凸块11的下方,钩体24靠着第二斜面18。

如图4所示的按压状态,即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垂直按压撞击柱9,凸台15朝下运动,弹簧10受到压缩,凸块11向下挤压卡钩19,钩体24顺着第二斜面18运动至平面16上,卡钩19钩住凸块11,使弹簧10保持在压缩状态。

如图5所示的释放状态,即需要拔出插头时,垂直按压触杆20,触杆20朝撞击柱9的方向进行挤压,连接部21的缺口22朝第二圆柱体14推送,由于缺口22的宽度略小于第二圆柱体14的直径,缺口22不会卡在第二圆柱体14上,而是由于自身的弹力作用,缺口22会产生一定的扩张,使触杆20产生远离第二圆柱体14方向的反弹力,同时尖端25朝右方抵压卡钩19,使卡钩19脱离平面16并解除对凸块11的限制,弹簧10和撞击柱9恢复到自然状态,撞击柱9从第二通孔6中顶出,撞击插头,使得插头能够轻易拔出。其中,如图6所示,缺口22可优选地设为V型,并且朝连接部21底端方向宽度逐渐增大,这样在朝第二圆柱体14推进时,更容易产生反方向的弹力。此处,在缺口22处也可设计诸如弹力绳等弹力装置,使弹性支架12能够有效反弹。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