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77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用互感器领域,特别涉及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用于作故障检测和系统保护及相与相、相与地电压监测的配网自动化用互感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也只是刚刚起步阶段,再加上我国配电网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性点不接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高,使得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不能直接引用外国已经成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要提高10kV线路配网自动化水平,互感器必须具有监测线路相序和零序的电压量值,具备这种功能的传统电磁电压互感器,体积大,质量重,每台都在170kg以上,不利于安装和检修。开发体积小、功能全的柱上电子式互感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本互感器无磁饱和,无谐振,彻底杜绝了因过电压和铁磁谐振造成互感器损坏的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包括A相绝缘壳体、B相绝缘壳体和C相绝缘壳体。

其技术要点在于:

A相绝缘壳体内设置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A相绝缘壳体顶部的A相螺钉连接。

B相绝缘壳体内设置电阻R8和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7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B相绝缘壳体顶部的B相螺钉连接。

C相绝缘壳体内设置电阻R10和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9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C相绝缘壳体顶部的C相螺钉连接。

电阻R5的下端通过导线和电阻R1的上端相连,电阻R1的上端通过导线和a接线端连接,电阻R1的下端通过导线和n接线端连接。

电阻R6、电阻R8和电阻R10的上端均与电阻R2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2的下端通过导线与dn接线端连接,电阻R2的上端通过导线与da接线端连接。

电阻R7的下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3的上端连接,电阻R3的上端同时通过导线与b接线端连接,电阻R3的下端通过导线与n接线端连接。

电阻R9的下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4的上端连接,电阻R4的上端同时通过导线与c接线端连接,电阻R4的下端通过导线与n接线端连接。

额定一次电压为10/√3 kV。额定二次输出为相序和零序。模拟量为3.25/√3 v、6.5/3 v。

额定电压比:相电压:(10kV/√3)/(3.25V/√3)。

零序:(10kV/√3)/(6.5V/3),准确级(含15m电缆): 相电压:0.5级。局部放电:10pC,14.4kV。实现方式:电阻分压。负载阻抗:>5兆欧。零序电压:1级。

其优点在于:

本互感器无磁饱和,无谐振,彻底杜绝了因过电压和铁磁谐振造成互感器损坏的问题。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便于户外柱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外壳1、联接嵌件2、总装壳体3、A相螺钉4、A相绝缘壳体5、安装孔6、二次接线端7。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包括A相绝缘壳体5、B相绝缘壳体和C相绝缘壳体。

A相绝缘壳体5内设置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A相绝缘壳体5顶部的A相螺钉4连接。

B相绝缘壳体内设置电阻R8和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7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B相绝缘壳体顶部的B相螺钉连接。

C相绝缘壳体内设置电阻R10和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9的上端并联以后和位于C相绝缘壳体顶部的C相螺钉连接。

电阻R5的下端通过导线和电阻R1的上端相连,电阻R1的上端通过导线和a接线端连接,电阻R1的下端通过导线和n接线端连接。

电阻R6、电阻R8和电阻R10的上端均与电阻R2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2的下端通过导线与dn接线端连接,电阻R2的上端通过导线与da接线端连接。

电阻R7的下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3的上端连接,电阻R3的上端同时通过导线与b接线端连接,电阻R3的下端通过导线与n接线端连接。

电阻R9的下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4的上端连接,电阻R4的上端同时通过导线与c接线端连接,电阻R4的下端通过导线与n接线端连接。

与a、b、c各自对应的n接线端以及dn接线端在互感器内部连接在一起。

A相绝缘壳体5、B相绝缘壳体和C相绝缘壳体分别通过各自底部的联接嵌件2与底部绝缘壳体共同形成总装壳体3,总装壳体3外有外壳1。底部绝缘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6。总装壳体3可为混合环氧树脂壳体。

a、b、c、n、da、dn接线端均为二次接线端7。

电阻R1、R2、R3和R4可均设置在底部绝缘壳体内,电阻R1、R3和R4阻值均为19.5千欧,R2阻值为22.3千欧,电阻R6至R10阻值均为60兆欧。

二次接线端7设置在底部绝缘壳体侧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