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77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产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其高效、节能的优点早已被人们熟知,然而传统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三相高压线圈引线引出线分别在器身两个或三个方向引出,三相引线要到同一开关,其中一相或两相引线必须绕过其它线圈,增加了引线长度、绝缘固定及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解决变压器高压线圈引线布局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包括由三个矩形单框拼合形成的立体卷铁心,及A相、B相、C相线圈,所述立体卷铁心包括三个铁心柱以及上铁轭、下铁轭,所述立体卷铁心的上铁轭、下铁轭分别为三角形结构,所述A相、B相、C相线圈对应设置于三个铁心柱上,每相线圈均包括内部的低压线圈和外部高压线圈,A相、B相、C相的高压线圈通过引出线共同连接于一分接开关,所述分接开关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外侧,且处于A相和C相线圈之间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上。

进一步,所述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位置处于A相和C相线圈之间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上。

进一步,所述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位置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内。

进一步,所述A相、C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位置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外。

进一步,所述矩形单框由若干根整条硅钢片或非晶合合金带材连续绕制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高压线圈B相引出线位置及A、C相间距离,使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输出端和分接头集中在A-C相间距的中间,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直接从A、C相中间穿出并引向分接开关,同时A相和C相的分接引出线位置直接面对分接开关,这样使得引线长度大为缩短,所需引线夹持件很少,并且极大的减小了引线对地放电点,提高变压器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包括由三个矩形单框拼合形成的立体卷铁心1,及A相、B相、C相线圈,所述立体卷铁心1包括三个铁心柱以及上铁轭、下铁轭,所述立体卷铁心1的上铁轭、下铁轭分别为三角形结构,所述A相、B相、C相线圈2对应设置于三个铁心柱上,每相线圈2均包括内部的低压线圈和外部高压线圈,A相、B相、C相的高压线圈通过引出线3共同连接于一分接开关4,所述分接开关4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外侧,且处于A相和C相线圈之间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上。

所述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3位置处于A相和C相线圈之间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上。

所述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3位置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内。

所述A相、C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3位置位于上铁轭的三角形结构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高压线圈B相引出线位置及A、C相间距离,使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3输出端和分接头集中在A-C相间距的中间,B相高压线圈的引出线3直接从A、C相中间穿出并引向分接开关,同时A相和C相的分接引出线3位置直接面对分接开关4,这样使得引线长度大为缩短,所需引线夹持件很少,并且极大的减小了引线对地放电点,提高变压器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矩形单框由若干根整条硅钢片或非晶合合金带材连续绕制完成。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