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577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瓶浸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绝缘瓷瓶涂覆RTV防污闪涂料,是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在输电线路中防止污闪发生的有效措施,由于大气环境污染,在瓷瓶上形成导电污秽层,遇到雾、露和毛毛雨的条件就会局部放电造成电弧闪络,严重影响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瓷瓶表面涂覆RTV防污闪涂料可有效防止污闪发生,近年来绝缘瓷瓶防污闪涂层工艺已发展到工厂化浸涂,就是将瓷瓶浸没在涂料里使瓷瓶均匀地涂上一层RTV涂层,浸涂的方法是机器带动瓷瓶浸到涂料里旋转使瓷瓶表面涂上一层涂料,流水线的设计与应用提升了RTV浸涂行业装备水平,机器人的应用更是给行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目前的浸涂技术是一台机器进行瓷瓶装瓶,另一台机器进行瓷瓶卸瓶,进行流水线作业,投入量大,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盘与瓷瓶装载机相结合的能够使流水线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从而减小投入量就可以自动完成装瓶和卸瓶功能的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包括转盘和瓷瓶装载机,所述瓷瓶装载机设于所述转盘侧面,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内设有涂层装置,所述转盘中心设有驱动轴,所述转盘上还设有多个工位牌,所述瓷瓶装载机包括加持机构和运动机构,加持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三支架板、支撑板、旋转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连接有夹臂,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连接有副指,所述第三支架板上连接有剪指,所述夹臂和所述剪指均由开合液压缸驱动,所述副指由副指伸缩气缸驱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升降液压缸,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连接所述剪指,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升降液压缸,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连接所述夹臂,运动机构包括伺服旋转机构和伺服位移机构,所述伺服旋转机构设于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下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伺服位移机构。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夹臂为一对,每个所述夹臂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夹臂另一端通过夹臂开合齿轮啮合,其中一个所述夹臂开合齿轮连接所述开合液压缸,其中一个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副指。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U型开口数量为10个,所述工位牌数量为10个,所述涂层装置数量为10个,1号工位牌为加工起点。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瓷瓶装载机的位置与所述转盘上1号工位牌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工位牌的位置与所述U型开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旋转机构使所述瓷瓶装载机完成180°左右往复旋转。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伺服位移机构使所述瓷瓶装载机左右移动。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所述瓷瓶装载机均连接有自动控制系统。

在上述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逆时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与瓷瓶装载机相结合使用,使瓷瓶装载处既是浸涂加工起点也是终点,既可以保证瓷瓶经过转盘的浸涂效果,又可以减少瓷瓶装载机的投入量,节约设备。

2、本实用新型在转盘上设有工位牌,便于观察各个工位的加工情况,当出现故障,便于更有针对性的维修和记录。

3、本实用新型将瓷瓶装瓶和卸瓶完全由瓷瓶装载机自动完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程序化作业的一致性有利于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瓷瓶装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瓷瓶装载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夹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转盘、2.瓷瓶装载机、3.U型开口、4.涂层装置、5.驱动轴、6.工位牌、7.支架、8.第一支架板、9.第二支架板、10.第三支架板、11.支撑板、12.底板、13.旋转板、14.夹臂、15.副指、16.开合液压缸、17.副指伸缩气缸、18.剪指、19.第一升降液压缸、20.第二升降液压缸、21.伺服旋转机构、22.伺服位移机构、23.丝杆、24.瓷瓶、25.夹臂开合齿轮、2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起点终点重合的RTV浸涂环形加工装置,包括转盘1和瓷瓶装载机2,瓷瓶装载机2设于转盘1侧面,转盘1上设有多个U型开口3,U型开口3内设有涂层装置4,转盘1中心设有驱动轴5,转盘1上还设有多个工位牌6,瓷瓶装载机2包括加持机构和运动机构,加持机构包括支架7,支架7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架板8、第二支架板9、第三支架板10、支撑板11、旋转板13和底板12,第一支架板8上连接有夹臂14,第二支架板9上连接有副指15,第三支架板10上连接有剪指18,夹臂14和剪指18均由开合液压缸16驱动,副指15由副指伸缩气缸17驱动,支撑板11上设有第一升降液压缸19,第一升降液压缸19连接剪指18,底板12上设有第二升降液压缸20,第二升降液压缸20连接夹臂14,运动机构包括伺服旋转机构21和伺服位移机构22,伺服旋转机构21设于旋转板13与底板12之间,底板12下连接有丝杆23,丝杆23另一端连接伺服位移机构22。

夹臂14为一对,每个夹臂14一端设有凹槽26,夹臂14另一端通过夹臂开合齿轮25啮合,其中一个夹臂开合齿轮25连接开合液压缸16,其中一个凹槽26内设有副指15,U型开口3数量为10个,工位牌6数量为10个,涂层装置4数量为10个,1号工位牌为加工起点,瓷瓶装载机2的位置与转盘1上1号工位牌的位置相对应,工位牌6的位置与U型开口3的位置相对应,伺服旋转机构21使瓷瓶装载机2完成180°左右往复旋转,伺服位移机构22使瓷瓶装载机2左右移动,转盘1、瓷瓶装载机2均连接有自动控制系统,转盘1逆时针转动。

具体工作过程为:瓷瓶装载机2右侧设有传送小车(图中未画出),左侧为转盘1,传送小车传送瓷瓶24至瓷瓶装载机2处,第一升降液压缸19驱动剪指18降低,第二升降液压缸20驱动夹臂14降低,开合液压缸16驱动剪指18夹持住瓷瓶24顶部的连接杆下部,开合液压缸16驱动夹臂14夹持住瓷瓶24连接杆上部,副指15回曲将瓷瓶24扶正,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分别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上升,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左移动,伺服旋转机构21驱动瓷瓶装载机2逆时针旋转90°,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右移动,伺服旋转机构21驱动瓷瓶装载机2逆时针旋转90°,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分别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降低,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左移动至转盘1的1号工位下,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升高,使瓷瓶24顶部的连接杆固定于转盘1的1号工位上的涂层装置4内,瓷瓶24随着转盘1转动一周后,1号工位的瓷瓶24再次回到装瓶位置,开合液压缸16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夹持住瓷瓶24顶部的连接杆,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下降,将瓷瓶24由涂层装置4上卸下,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右移动,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升高,伺服旋转机构21驱动瓷瓶装载机2顺时针转90°,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左移动,伺服旋转机构21驱动瓷瓶装载机2顺时针旋转90°,伺服位移机构22驱动瓷瓶装载机2向右移动至传送小车位置处,第一升降液压缸19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0驱动剪指18和夹臂14下降,将瓷瓶卸下。

本实施例通过转盘与瓷瓶装载机相结合使用,使瓷瓶装载处既是浸涂加工起点也是终点,既可以保证瓷瓶经过转盘的浸涂效果,又可以减少瓷瓶装载机的投入量,节约设备,在转盘上设有工位牌,便于观察各个工位的加工情况,当出现故障,便于更有针对性的维修和记录,将瓷瓶装瓶和卸瓶完全由瓷瓶装载机自动完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程序化作业的一致性有利于质量控制。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