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下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190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浮动式下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浮动式下压治具,尤指可提高服帖性的浮动式下压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半导体的封装因应电子装置微型化,封装的面积愈发缩小,但金属接脚的接点却越来越多,需要更精细的金属接脚才能在电子装置逐渐缩小的面积上封装,产业界产生了现在半导体封装的球栅阵列封装(Ball Grid Array,以下简称BGA)技术,BGA技术是利用锡球矩阵的方式布满多个锡球并固定该些锡球,该些锡球连接电路板,以该些锡球取代传统的金属导线架做接脚,不只减少了接脚所需要的面积,也因减少了接脚的长度而提供更快速的效能。

现有制造BGA锡球接脚的办法,主要有使用锡膏印刷以及直接植球技术,其中主流的植球技术有持取放置式植球技术(Pick and Place)以及印刷式植球技术这两种主流技术,其中,请参阅图13,印刷式植球技术是以一装满多个欲焊接锡球92的球盒90平贴于一印刷板91且该球盒90上设一开口93,该印刷板91下方有一欲焊上去的BGA器件94,该印刷板91上有多个落球孔95并对应该BGA器件94上的焊接点96,当该球盒90里的该些锡球92从该球盒90上的开口93落入该印刷板91上的该些落球孔95,并完成植球流程。

然而,该印刷式植球技术中,若球盒90或印刷板91是不平整的状态,或球盒90并没有平贴住该印刷板91,该球盒90和该印刷板91之间就会产生空隙,锡球92有可能从空隙漏出或于该球盒90和该印刷板91之间遭到辗压,漏出的该些锡球92若散落各处,或者该些遭辗压的锡球92破损或碎裂,可能会造成机台损坏、电器短路、成品不良等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该球盒90和该印刷板91之间的空隙用喷气的方式,防止该些锡球92掉出去,但这种方法容易有锡球氧化的风险,所述锡球92由该球盒90和该印刷板91之间漏出为目前印刷式植球技术中有待改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下压治具,藉以改善球盒与印刷板之间产生空隙,造成锡球容易经由空隙漏出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空隙喷气而造成锡球易氧化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下压治具,其包含: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包含一固定体及多个轨道,该些轨道设于该固定体上;

一活动座,该活动座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固定座,该活动座包含一座体、一板体、多个轨条、至少一个下压件及一组接部,该座体设于该固定座下方,该板体设于该座体上,该些轨条设于该板体上并对应该些轨道,该些轨条可于该些轨道上往上下移动,所述下压件设于该座体上,该组接部设于该板体上并邻近该板体的底部;

一球盒,该球盒可旋转地设于该活动座,该球盒包含一支架及一盒体,该支架可旋转地设于该活动座,该盒体可旋转地设于该支架,该盒体具有一贯孔,该贯孔贯穿该盒体。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以该些下压件施以一下压力将该球盒贴于一印刷板上,并且该浮动式下压治具可配合该印刷板的倾斜角度,使该球盒可以做左右旋转,或前后旋转,达到该球盒平贴任何倾斜角度的该印刷板,而若该印刷板不平整,该些下压件向下施加的力也可以使该印刷板平整,使该球盒与该印刷板之间不会产生空隙,该球盒内的锡球不会外漏,另外,因该浮动式下压治具不会使该球盒与该印刷板之间产生空隙,不用喷气的方式防止该些锡球外漏,减少锡球氧化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后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球盒的另一种态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3为现有印刷式植球技术的局部放大剖面侧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固定座 11 固定体

12 轨道 20 活动座

21a 座体 22a 板体

23 轨条 25a 组接部

30 球盒 31a 支架

32a 盒体 33 贯孔

34 架体 35 凸杆

36 限位盖 37 支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到图3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由图式可知,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包含一固定座10、一活动座20及一球盒30。

该固定座10包含一固定体11及多个轨道12,该些轨道12设于该固定体11上。

如图1、图3与图4所示,该活动座20是沿上下来回移动地设于该固定座10,该活动座20包含一座体21a、一板体22a、多个轨条23、至少一个下压件24a及一组接部25a,该座体21a设于该固定座10下方,该板体22a设于该座体21a上,该些轨条23a设于该板体22a上并对应该些轨道12,该些轨条23a可于该些轨道12上做上下来回移动,所述下压件24a设于该座体21a上并抵住该座体21a,该组接部25a设于该板体22a上并邻近该板体22a的底部,其中,所述下压件24a为弹簧,该固定座10包含多个上容槽13,该活动座20的该座体21a形成多个对应该些上容槽13的下容槽26,每一下压件24a设于一上容槽13及一下容槽26之间,并以该下压件24a的两端伸入并抵住该上容槽13及该下容槽26。

如图1与图4所示,该球盒30可旋转地设于该活动座20,该球盒30包含一支架31a及一盒体32a,该支架31a可旋转地设于该活动座20,该盒体32a可旋转地设于该支架31a,该盒体32a具有一贯孔33,该贯孔33贯穿该盒体32a,其中,该活动座20的组接部25a具有一旋转口27,该支架31a包含一具有35的架体34、一限位盖36及两个支撑单元37,该架体34是以该凸杆35穿过该旋转口27并与该限位盖36组接,该架体34可以该凸杆35为轴心做左右旋转,该些支撑单元37形成于该架体34的两端并垂直该凸杆35的轴心,该盒体32a设于该支架31a的两个支撑单元37,该盒体32a可做以该二支撑单元为轴心的前后旋转。

其中,该盒体32a与该支架31a的架体34之间呈现一间距,该盒体32a内形成两个支撑的肋部38,所述两个肋部38为交叉呈十字型。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是以该固定座10固定于一机台(图未显示)上,并在该浮动式下压治具的该球盒30内装有多个锡球,当该机台带动该浮动式下压治具使该球盒30底端碰触到一平整的印刷板40时,该些下压件24a施以一弹性力将该座体21a向下压并使该座体21a可向下位移,该座体21带动该支架31a连动该盒体32a向下压,如图5所示,该印刷板40放置倾斜呈现向后倾斜,该盒体32a可配合该印刷板40的向后倾斜的状态,以该盒体32a做项后旋转,即做相对于该架体34的旋转,进而使该盒体32a底部能平贴该印刷板40,其中,该盒体32a与该支架31a的架体34之间有间距,因此当该盒体32a于旋转的过程中不碰撞上该支架31a。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使该球盒30底端碰触到一平整的印刷板40时,如图6所示,该印刷板40放置倾斜呈现向右倾斜,该球盒30配合该印刷板40的向右倾斜的状态,该支架31a旋转,以该架体34的该凸杆35做向右旋转,即做相对于该板体22的旋转,进而使该盒体32a底部能平贴该印刷板40。

另外,若是该印刷板40呈现更为复杂的倾斜,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一样通过该球盒30来配合该印刷板40倾斜的状态,该球盒30先以该盒体32a做前后旋转,再以该架体34的该凸杆35做左右旋转,则可克服该印刷板40不同的倾斜状态。

另外,若是有该印刷板40不平整、有翘曲变形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以该些下压件24施以一弹性力将该球盒30向下压,可施以一下压力使该印刷板40不平整的部分被该球盒30的底部压平,确保该球盒30底部与该印刷板40之间不出现空隙。

如图7与图8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固定座10包含一驱动件14,该驱动件14包含一马达15及一螺杆16,该马达15设于该固定体11上,该螺杆16螺设于该马达15并连接所述下压件24b,该马达15可控制该螺杆16旋转使所述下压件24b做上下移动,则所述下压件24b即能使该座体21b做上下移动,该活动座20包含二加强肋28,该二加强肋28设于该板体22b上并于该二加强肋28的底部连接该组接部25b,该组接部25b为呈现一中空的四边形的组接单元29,该支架31b可旋转地设于该组接部25b上,该支架31b为呈现一中空的四边形的形状并位于该组接部25b的内侧,该支架31b可以做左右旋转,该盒体32b可旋转地设于该支架31b,该盒体32b可以做前后旋转。

上述中,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将一应力感知计50安装于该座体21b与该板体22b之间,该应力感知计50电性连接该驱动件14,当该驱动件14驱动该下压件24b往下压该座体21b,该座体21b将该板体22b向下压,当该板体22b抵住该印刷板(图未示)后,该板体22b无法继续下压,而该座体21b持续下压,该座体21b及该板体22b抵靠该应力感知计50,该应力感知计50能感测该座体21b与该板体22b之间的应力,该应力感知计50会将感知的应力转换成电流输送回该驱动件14,当感知的应力过大,该驱动件14接收到该应力感知计50回传的电流信息,该驱动件14控制该马达15改变该螺杆16的旋转方向,调整该座体21b的高度及控制该下压件24下压的力道。

如图9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下压件24c为气囊,所述下压件24c抵住该座体21c的顶部及该固定体11的底部,所述下压件24c利用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让该座体21c向下压并使该座体21c可做上下位移。

如图10与图11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座体21d的另一种态样,所述下压件24d为具有重量的物件,该座体21d的顶部形成一凸杆211,所述下压件24d可套设于该凸杆211上,并抵靠该座体21d,所述下压件24利用重量,使该座体21d向下压并使该座体21d可做上下位移。

另外,如图12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的球盒30的另一种态样,该支架31c包含一组接杆311、一球体312及一限位杆313,该组接杆311可以旋转地设于该组接部(图未示),该球体312设于该组接杆311的一端,该限位杆313设于该球体312上并朝前延伸,该盒体32c具有一与该球体312对应的球座321,该球座321于对应该限位杆313的位置形成一上下延伸的凹槽322,该限位杆313于该凹槽322的内侧,则该盒体32c可做左右的旋转以及前后的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浮动式下压治具以该些下压件24a、24b、24c、24d施以一弹性力将该球盒30向下压,可施以一下压力将该球盒30平贴于该印刷板40上,而该浮动式下压治具可配合该印刷板40的倾斜角度,使该球盒30可以做前后旋转,或做左右旋转,可达到该球盒30可平贴任何倾斜角度的该印刷板40,而若该印刷板不平整,该些下压件24a、24b、24c、24d施加的弹性力也可以使该印刷板平整,使该球盒30与该印刷板40之间不会产生空隙,另外,该浮动式下压治具避免了该球盒30与该印刷板40之间产生空隙的问题,因此不必使用喷气的方式防止所述锡球外漏,由此减少锡球氧化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