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905发布日期:2018-06-08 19:3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总线与支线之间、被阻断及孤立不通电路中的重要桥梁。在保证设备的持续可靠运转中,对于连接器,首要的要求是连接关系稳定,不易脱离;同时这些插头插座(或公端母端)通常要使用比较长的时间,又要求连接器要结实耐用,防水防尘,适合各种室外恶劣环境的需要。

通常,对插式连接器包括公端25及母端26,两者对插后实现内部胶芯的连通,常规的胶芯一般包括内胶芯、外胶芯,端子插入内胶芯中的插孔内,内、外胶芯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对应每一个插孔、外胶芯上还设有绝缘层28,在绝缘层的外围还会设置导向层27,以便于公、母端的对插,如图6所示。同样的结构,当运用到控制器中时,就存在着不可行性,从安装的角度来说,板端(即位于控制器内的连接端),由于控制器内空间有限,现有的板端连接器无法容纳进去,从使用角度来说,由于控制器内导通的一般为低电流低电压,在5A~10A之间,250W左右,而现有的连接器适用于20A~30A,450W左右的电路,因此在连接器的结构上会考虑各线芯之间相互独立性(需要设置独立的绝缘层),避免干扰,对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就不需要注重这些,可简化结构,以此降低成本,缩小体积。

因此,需要一款适用于控制器使用的连接器,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通过结构的改良,缩小体积,可安装于控制器内,适于低电流低电压缆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包括板端和线端,所述板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胶芯,所述胶芯包括与线端对插的前端胶芯和与控制器内导线插接的后端胶芯,所述后端胶芯呈一柱状,其中间开设有若干个与导线端子匹配的插孔,所述前端胶芯底部对应每一个所述插孔设有通孔,所述前端胶芯的前端为容纳线端胶芯插入的空腔,所述前端胶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线端壳体的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胶芯与后端胶芯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端胶芯外缘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该凸起匹配的滑道及固定孔,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孔卡合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端胶芯与前端胶芯的连接端面上设有防呆柱,所述前端胶芯底部设有与该防呆柱配合的防呆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缘面上设有限位台阶,将外壳内分隔为前腔室与后腔室,所述前端胶芯底部外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抵于所述后腔室侧的所述限位台阶上,前端胶芯前端位于前腔室内,所述后端胶芯位于后腔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端的壳体外套设有一锁扣套筒,所述线端的壳体上设有与该锁扣套筒连接的弹性卡扣组合,所述锁扣套筒上设有与弹性卡扣组合配合的扣槽,所述前端胶芯外缘面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组合连接的滑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卡扣组合为双层弹性扣,上层弹性扣与所述锁扣套筒的扣槽配合,下层弹性扣与所述前端胶芯的滑扣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胶芯靠近所述线端插入侧的外缘面上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内凹槽上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密封环上设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型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胶芯包括前端胶芯和后端胶芯,后端胶芯呈一柱状,其中间开设有与导线端子匹配的插孔,前端胶芯的前端为容纳线端胶芯插入的空腔,前端胶芯与外壳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线端壳体的滑槽,由于采用紧凑的结构布局,以及在胶芯内省去了单独的绝缘层(以在柱状胶芯上开设插孔代替),适合小电流小电压端子的使用,在确保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结构,缩小体积,实现在控制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连接器板端;

2.采用套筒式的锁扣结构,线端壳体上设置弹性卡扣组合,利用双层的卡扣分别与锁扣套筒及板端外壳连接,代替以往螺纹式的连接结构,体积更小,且锁紧与解锁更方便,适于控制器连接器的快速插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板端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线端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板端与线端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端;2、线端;3、外壳;4、前端胶芯;5、后端胶芯;6、导线端子;7、插孔;8、线端胶芯;9、壳体;10、滑槽;11、凸起;12、滑道;13、固定孔;14、防呆柱;15、防呆孔;16、凸台;17、锁扣套筒;18、上层弹性扣;19、下层弹性扣;20、滑扣;21、内凹槽;22、密封环;23、凸条;24、条型孔;25、公端;26、母端;27、导向层;2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5所示,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包括板端1和线端2,所述板端1包括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胶芯,所述胶芯包括与线端2对插的前端胶芯4和与控制器内导线插接的后端胶芯5,所述后端胶芯5呈一柱状,其中间开设有三个与导线端子6匹配的插孔7,所述前端胶芯4底部对应每一个所述插孔7设有通孔,所述前端胶芯4的前端为容纳线端胶芯8插入的空腔,所述前端胶芯4与所述外壳3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线端壳体9的滑槽10。

所述前端胶芯4与后端胶芯5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接,如图3所示,所述后端胶芯5外缘面上设有凸起11,所述外壳3上设有与该凸起11匹配的滑道12及固定孔13,所述凸起11与所述固定孔13卡合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后端胶芯5与前端胶芯4的连接端面上设有防呆柱14,所述前端胶芯4底部设有与该防呆柱14配合的防呆孔15。所述外壳3内缘面上设有限位台阶,将外壳3内分隔为前腔室与后腔室,所述前端胶芯4底部外缘设有凸台16,所述凸台16抵于所述后腔室侧的所述限位台阶上,前端胶芯4前端位于前腔室内,所述后端胶芯5位于后腔室内。

如图4所示,所述线端2的壳体9外套设有一锁扣套筒17,所述线端2的壳体9上设有与该锁扣套筒17连接的弹性卡扣组合,所述锁扣套筒17上设有与弹性卡扣组合配合的扣槽,所述前端胶芯4外缘面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组合连接的滑扣20。

所述弹性卡扣组合为双层弹性扣,上层弹性扣18与所述锁扣套筒17的扣槽配合,下层弹性扣19与所述前端胶芯4的滑扣20配合。在锁合时,锁扣套筒17向板端1侧移动,上层弹性扣18先与锁扣套筒17的扣槽配合,锁扣套筒17继续向前移动,带动线端2的壳体9一起向前移动,直至线端2的壳体9与板端1的外壳3插接,板端1上的滑扣20与下层弹性扣19卡合,完成线端2与板端1的插接及壳体9与外壳3的锁合;解锁时,锁扣套筒17向后(线端侧)移动,先使线端壳体9与板端外壳3脱离,再拔出线端,分离线端2与板端1的插接。此锁扣与解锁过程简单,无需借助专用工具,快速插接,适应控制器的使用特性。

如图2、3所示,所述前端胶芯4靠近所述线端2插入侧的外缘面上设有内凹槽21,所述内凹槽21内设有密封环22,所述内凹槽21上设有若干个凸条23,所述密封环22上设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型孔24。与以往O型圈式的密封结构相比,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