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及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717发布日期:2018-06-01 21:02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及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控制柜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电气控制柜内部通常安装有多个电气元件,该多个电气元件相互配合可以使电气控制柜具有电源切换、频率调整和安全防护等功能。

目前大部分电气控制柜内部还设置有接线端子,通过该接线端子与多个电气元件中的电缆连接,进而可以将该多个电气元件安装在电气控制柜内部。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的效果图,电缆01的一端通常设置有线鼻子011,接线端子02中设置有与线鼻子011配合的固定螺栓021,在接线端子02与电缆01连接过程中,需要将线鼻子011压制在接线端子02中,并采用扳手或者其它固定工具固定接线端子02中的固定螺栓021,进而可以实现接线端子02与电缆01的连接。

但是,由于目前的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过程中,需要采用扳手或者其它固定工具,因此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及电气控制柜,可以解决现有的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过程较为复杂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

壳体和弹性元件;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缆开口,所述电缆开口的开口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长度方向不垂直,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

当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开口插入所述壳体内时,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被设置为抵接在所述电缆的一端上,以将所述电缆的一端压制在所述壳体内,使得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压紧片;

所述压紧片的一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紧片的另一面被设置为与所述电缆的一端抵接。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调节杆;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调节开口,所述调节开口的开口面与所述电缆开口的开口面相交,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被设置为穿过所述调节开口与所述压紧片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可选的,所述压紧片延伸到所述壳体外部。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形状匹配的盲槽,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盲槽中。

可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

可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包裹在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形状匹配,且与所述调节开口连通的盲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盲槽中。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与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连接的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紧片的一面通过丝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缆开口的开口面与所述调节开口的开口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裹在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为绝缘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导电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柜,包括多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为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及电气控制柜,该接线端子可以包括:壳体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当该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可以将电缆的一端从电缆开口插入壳体内,此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该电缆的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将该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内,使得电缆的一端与壳体电性连接,因此无需采用扳手或者其它固定工具,便可以实现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进而可以简化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的效果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提供的接线端子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线端子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接线端子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线端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请参考图2-1和图2-2,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提供的接线端子的截面图,该接线端子可以包括:

壳体10和弹性元件20。

该壳体10上设置有电缆开口11,该电缆开口11的开口面与弹性元件20的长度方向x不垂直,弹性元件2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

当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开口11插入壳体10内时,弹性元件20的另一端被设置为抵接在电缆的一端上,以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10内,使得电缆的一端与壳体20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开口插入壳体内后,弹性元件便可以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内,因此该电缆的一端可以不设置线鼻子,只需保证电缆的一端为导电体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当该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可以将电缆的一端从电缆开口插入壳体内,此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该电缆的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将该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内,使得电缆的一端与壳体电性连接,因此无需采用扳手或者其它固定工具,便可以实现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进而可以简化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过程。

可选的,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线端子的截面图,该接线端子还可以包括:压紧片30,该压紧片30的一面可以与弹性元件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该压紧片30的另一面可以与电缆的一端抵接,此时可以增大弹性元件20的另一端与电缆的一端抵接时的抵接面积,进而可以更加牢固的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10内。

可选的,如图3所示,壳体10的内侧设置有与弹性元件20的一端形状匹配的盲槽13,该弹性元件20的一端可以卡接在盲槽13中,进而实现了将弹性元件20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可选的,该弹性元件20可以为压缩弹簧。

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当接线端子未与电缆连接时,弹性元件20的另一端到壳体10的内侧的距离d0小于电缆的一端的直径,由于压紧片30设置在壳体10内,当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需要在壳体10内部调整弹性元件20,进而可以在电缆的一端插入壳体10后,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10内。为了可以更方便的调整弹性元件20,可以在壳体10外部对弹性元件20进行调整,实际应用的中在壳体10外部对弹性元件20进行调整的方式有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该接线端子还可以包括:调节杆40;壳体10上还可以设置有调节开口12,该调节开口12的开口面与电缆开口11的开口面相交,可选的,该电缆开口11的开口面与调节开口12的开口面可以垂直。该调节杆40的一端可以穿过调节开口11与压紧片30的一面固定连接,例如,该调节杆40的一端与压紧片30的一面可以通过丝扣固定连接,该调节杆40的另一端位于壳体20外。此时,可以通过拉动调节杆40的另一端,以实现在壳体10的外部对弹性元件20进行调节。

可选的,请参考图5,图5是图4提供的接线端子的截面图,该弹性元件20可以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可以包裹在调节杆40的外侧,该壳体10的内侧设置有与压缩弹簧的一端形状匹配,且与调节开口12连通的盲槽13,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卡接在盲槽13中,进而实现了将该压缩弹簧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

可选的,如图4或图5所示,该接线端子还可以包括:与调节杆40的另一端连接的凸起结构50,此时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弹性元件20进行调节。示例的,该凸起结构50可以焊接在调节杆40的另一端上。

对于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当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操作人员可以沿弹性元件20的压缩方向y拉动调节杆40的另一端,再将电缆的一端从电缆开口11插入壳体10内后,松开调节杆40的另一端,压紧片30可以与电缆的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20的作用下可以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10内,进而可以实现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当需要将电缆从接线端子中拔出时,操作人员可以沿弹性元件20的压缩方向y拉动调节杆40的另一端,此时压紧片30与电缆的一端的抵接关系解除,弹性元件20无法对电缆的一端的继续产生压制作用,进而可以直接将电缆从接线端子中拔出。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线端子的截面图,该压紧片30可以延伸到壳体10外部。此时,可以在壳体10的外部调整压紧片30的位置,以实现在壳体10的外部对弹性元件20进行调节。

对于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当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操作人员可以沿弹性元件20的压缩方向y拨动压紧片30中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再将电缆的一端从电缆开口11插入壳体10内后,松开压紧片30,压紧片30中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可以与电缆的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20的作用下可以将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10内,进而可以实现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当需要将电缆从接线端子中拔出时,操作人员可以沿弹性元件20的压缩方向y拨动压紧片30中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此时压紧片30中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与电缆的一端的抵接关系解除,弹性元件20无法对电缆的一端的继续产生压制作用,进而可以直接将电缆从接线端子中拔出。

实际应用中,上述接线端子中的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包裹在第二壳体外。通常情况下,该第一壳体为绝缘体,第二壳体为导电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当该接线端子与电缆连接时,可以将电缆的一端从电缆开口插入壳体内,此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该电缆的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将该电缆的一端压制在壳体内,使得电缆的一端与壳体电性连接,因此无需采用扳手或者其它固定工具,便可以实现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进而可以简化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控制柜,该电气控制柜可以包括多个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可以为图2-1、图3、图4或图6示出的接线端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