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189发布日期:2018-06-20 00: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芯绕线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绕制线圈的直径越大,漆包线经也越大,需要配套的储线环刚性就越大。现有的储线环开口装置由于自身结构刚性的原因,只能打开刚性较低的储线环进行线圈脱模,而对于一些刚性较大的储线环,需要在储线环上设置一个缺口,在缺口处设置一个缺口连接块(导致储线环结构复杂),当线圈绕制完毕需要脱模时,需要借助工具敲开储线环上的缺口连接块进行线圈脱模,脱模后再把缺口连接块安装回缺口处,费时费力,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开口结构不能打开刚性较大的储线环,刚性较大的储线环需要另设缺口来进行线圈脱模,导致储线环结构复杂,线圈脱模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其中,包括:

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轴套;

设置在轴套的轴孔内的转轴,所述转轴可相对于轴套旋转和沿轴套轴向方向前后移动;

转轴通过连接偏心轴套,线环承托轮套接在偏心轴套上,线环承托轮对储线环进行承托:转动转轴,带动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使转轴沿轴套轴向方向移动,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转轴移动复位和旋转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

所述的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其中,还包括套在轴套外表面上的旋转套,在旋转套的表面铰接一个手柄,手柄带动旋转套相对于轴套旋转;手柄铰接在旋转套表面的一侧与连杆(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可以采用直杆或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在轴套的侧面设置有沿轴向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整个轴套;在转轴的侧面设置有凸出于转轴表面的凸块;在旋转套的侧面设置有一端开放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整个旋转套,所述凹槽的开放端靠近转轴与连杆连接的一端;在转轴的另一端设置一个偏心轴套,线环承托轮套接在偏心轴套上,所述线环承托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储线环表面的凸槽配合的安装卡槽,储线环与线环承托轮卡接,线环承托轮在转轴的带动下相对于储线环转动;凸块穿过滑槽凸出于滑槽表面:初始状态下,凸块位于凹槽内,沿轴套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使旋转套相对于轴套旋转,因此时凸块位于凹槽内,所以转轴被旋转套带动相对于轴套旋转,线环承托轮旋转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手柄,使连杆沿轴套轴向方向移动,带动转轴沿滑槽移动,凸块离开凹槽,线环承托轮随转轴移动,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手柄复位,使转轴移动复位,此时转轴位于凹槽内,沿轴套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复位,旋转套带动转轴旋转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

所述的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其中,在旋转套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手柄一端铰接在安装凹槽内:沿旋转套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旋转套相对于轴套旋转,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

所述的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其中,在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其中,在转轴的另一端套接一个套筒,线环承托轮设置在套筒的端部,在转轴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导槽,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与安装导槽对应设置的安装导孔,通过调节套筒在转轴上的套接深度,从而调整线环承托轮与其他支撑轮位于同一个支撑面,调整完毕后,将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导孔和安装导槽将套筒固定在转轴的另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通过设置手柄通过连杆连接转轴,转轴与储线环连接,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再转动手柄,使连杆带动转轴移动,从而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转动手柄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本储线环的开口结构不受储线环刚性的限制,可以对任何刚性的储线环进行开口,使储线环开口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储线环的开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采用曲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采用直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储线环的开口结构,包括:

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轴套100;

设置在轴套100的轴孔内的转轴300,所述转轴300可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和沿轴套100轴向方向前后移动;

转轴300与储线环连接:转动转轴300,带动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使转轴300沿轴套100轴向方向移动,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转轴300移动复位,转轴300旋转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

具体地,带动转轴300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和沿轴套100轴向方向前后移动可以通过各种动力结构实现,只要能带动储线环打开开口,实现线圈脱模,以及不妨碍线圈绕线的动力结构都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如可以采用电机带动转轴300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和沿轴套100轴向方向前后移动。

为了方便安装,使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以及降低设备成本,所述储线环的开口结构还包括套在轴套100外表面上的旋转套200,所述旋转套200可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在旋转套200的表面铰接一个手柄210,手柄210带动旋转套200相对于轴套100旋转;手柄210铰接在旋转套200表面的一侧与连杆40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400的另一端与转轴300一端固定连接;在轴套100的侧面设置有沿轴向方向的滑槽110,所述滑槽110贯穿整个轴套100;在转轴300的侧面设置有凸出于转轴300表面的凸块310;在旋转套200的侧面设置有一端开放的凹槽220,所述凹槽220贯穿整个旋转套200,所述凹槽220的开放端靠近转轴300与连杆400连接的一端;在转轴300的另一端设置一个偏心轴套,线环承托轮(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与储线环接触的过程中被损坏,所述线环承托轮采用硬质塑料或耐磨金属制成,如耐磨铜材)套接在偏心轴套上,所述线环承托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储线环表面的凸槽配合的安装卡槽,储线环与线环承托轮卡接,线环承托轮在转轴300的带动下相对于储线环转动;凸块310穿过滑槽110凸出于滑槽110表面:初始状态下,凸块310位于凹槽220内,沿轴套100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210,使旋转套200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因此时凸块310位于凹槽220内,所以转轴300被旋转套200带动相对于轴套100旋转,线环承托轮旋转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手柄210,使连杆400沿轴套100轴向方向移动,带动转轴300沿滑槽110移动,凸块310离开凹槽220,线环承托轮随转轴300移动,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手柄210复位,使转轴300移动复位,此时转轴300位于凹槽220内,沿轴套100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210复位,旋转套200带动转轴300旋转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

具体地,为了使结构简单,所述连杆400可以采用直杆(如图3所示)。但是,如果连杆400采用直杆时会存在一个问题:当手柄210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时,直杆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于手柄210(如图3中虚线三角形所示),使手柄210有顺时针旋转复位的趋势,为了防止线圈在脱模的过程中手柄210旋转复位,本技术方案如下设置:所述连杆400采用曲杆(如图2所示),当连杆400采用曲杆时,曲杆产生的反作用力会被抵消(反作用力的抵消如图2中虚线倒三角形所示),达到止回的效果。

为了方便安装,在旋转套200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211,手柄210一端铰接在安装凹槽211内:沿旋转套200的圆周方向推动手柄210,旋转套200相对于轴套100旋转,带动转轴300转动,从而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

为了方便安装,在转轴30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320,所述连杆400的另一端与安装块320固定连接。

在线圈绕线时,线环承托轮作为储线环的其中一个支撑轮与其他支撑轮配合对储线环实现支撑,为了方便根据实际位置调整线环承托轮的前后位置使其与其他支撑轮位于同一个支撑面,在转轴300的另一端套接一个套筒,线环承托轮设置在套筒的端部,在转轴300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导槽,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与安装导槽对应设置的安装导孔,通过调节套筒在转轴300上的套接深度,从而调整线环承托轮与其他支撑轮位于同一个支撑面,调整完毕后,将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导孔和安装导槽将套筒固定在转轴300的另一端上。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手柄通过连杆连接转轴,转轴与储线环连接,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使储线环的断裂处稍微抬高形成开口,再转动手柄,使连杆带动转轴移动,从而使储线环的开口处水平错开一个缺口,方便线圈脱模,线圈脱模完毕后,转动手柄复位,使储线环的断裂处复位,完成线圈脱模;本储线环的开口结构不受储线环刚性的限制,可以对任何刚性的储线环进行开口,使储线环开口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