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止多片熔体相互缠绕的熔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518发布日期:2018-07-20 21:5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器,尤其是指熔体位置可固定的熔断器结构。



背景技术:

熔断器为常用的电气元器件,在电路中起到保护作用。一般熔断器的结构,包括熔断器外壳,在熔断器内设置有熔体和填充有灭弧材料,熔体一般为条状结构,其两端固定在熔断器外壳端璧内一侧上。通常做法是将熔体先固定在熔断器外壳中,然后封装,封装好后,再在通过一端的充填口向熔断器外壳内充填灭弧材料。由于熔体为长条状结构,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熔断器外壳端璧一侧。因此,在填充时,灭弧材料会挤压熔体使其靠近熔断器外壳内壁。在熔体发热时,很容易因为熔体发热导致熔断器外壳爆裂,对于电压较高,管壳细长的熔断器更容易出现炸裂严重不良现象。或者多根熔体相互缠绕,造成熔断困难,降低了熔断器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多片熔体相互缠绕的熔断器,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且安全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多片熔体相互缠绕的熔断器,包括熔断器外壳、熔体、灭弧材料、封闭熔断器外壳两端的内帽和外帽及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至少有两根,在相邻两所述熔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所述熔体的卡子。

所述卡子为单个的U型结构或多个连续的U型结构,每个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与其相邻的熔体连接。

每个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熔体穿过的与所述熔体外形相匹配的透孔。

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在熔体长度方向中部位置设置固定熔体的卡子,通过卡子使熔体在其长度方向的固定位置由原来的两个变为三个,防止熔体彼此之间的缠绕,也防止了熔体向倾斜靠近熔断器外壳,避免因熔体与熔断器外壳靠近引起熔断器炸裂的不良现象,提高了熔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熔断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熔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熔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卡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示进行具体说明。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包括熔断器外壳、熔体、内帽、外帽、触刀,其中:

熔断器外壳1,为长条状结构,其材质可以是陶瓷管,可以为玻璃纤维管或三聚氰胺布管等绝缘管。在熔断器外壳的两端套设有内帽2,在内帽2的外部套设有外帽3,在外帽3上设置有触刀4。在内帽端面上开设有供熔体从熔断器外壳中穿出的透孔。熔体5穿过熔断器外壳两端及内帽后与设置在外帽上的触刀连接。在熔断器外壳中填充有灭弧材料。

熔体5,至少有两根,在本实施例中以两根为例。其为长条状片式结构。在熔体本体的两长侧边上间隔一定距离开设有对称的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在每组对称的弧形边所在的熔体上开设有透孔。每组弧形边及透孔结构可以在电路过载时,作为熔体的薄弱位置,可以首先熔断。在熔体两端设置有折边线,熔体两端沿着折边线整齐的折弯。然后通过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外帽上并与触刀连接。在两根熔体中部位置之间,即沿熔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熔体的卡子6,卡子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卡子结构如图3,其外形呈U型,其两端分别与靠近其一侧的熔体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胶粘或其他方式。卡子的结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U型结构,在U型结构的两端设置有供熔体刚好穿过的通孔。其也可以是连续的U型槽结构,通过一个卡子即可固定多根熔体。

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通过卡子将熔体在中部进行固定,使熔体不会相互缠绕,使熔体不会向熔断器外壳靠近,避免了熔断器外壳炸裂的危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