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504发布日期:2018-07-20 21:5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作为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电器元件之一,其作用是保护配电网络和工业设备免受短路、过载和接地等故障的损坏。传统断路器的检测和保护功能多由电磁元件完成,其动作时间长、保护精度低、整定困难。随着技术进步,对于单台断路器要求其模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对于供电系统中的多台断路器要求能实现联网通信、集中监控等,即所谓的智能断路器是采用了智能控制器的断路器,其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断路器基础上充分应用微电子、微机监测、智能控制及网络通信等新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140894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的盖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内安装有用于状态指示的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与盖板上开设的显示安装孔对应安装,并且显示安装孔内还设有可拆卸的显示组件板,具有通用性能强、安装过程简便的效果。

但是这种控制器和一些断路器智能控制器一样,在装配时需要通过人工校准上盖和底座,最后通过螺钉使得上盖与底座固定,但是在安装螺钉时,由于上盖和底座不够稳定,导致安装完后的上盖和底座不紧密,电路板在底座与上盖之间可晃动,导致电路板在运输时发生碰撞,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不仅具有校准上盖和底座的效果,还使得上盖和底座固定后更加紧密,提高电路板在上盖和底座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有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设置有螺钉固定,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电磁铁,所述上盖上设有一一对应于电磁铁的铁块,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是否通电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上盖和底座时,通过控制装置使得电磁铁得电产生磁性,电磁铁对铁块有吸引力,使得上盖稳定在底座上,此时再通过螺钉固定上盖和底座时,上盖和底座闭合处更加稳定,螺钉固定后的上盖和底座更加紧密,电路板在底座与上盖之间更加稳定,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电路板在底座内移动发生碰撞或者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电磁铁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所述上盖设有插入至所述第一放置槽内的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上固设有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槽的设置不仅起到了隔绝电磁铁的效果,放置电磁铁对上电路板上元器件造成影响,还具有校准的效果,方便于上盖与底座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有弹簧,所述上盖上固设有对应于第二放置槽的第二延伸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得电时,铁块受到吸引力与电磁铁抵接,第二延伸杆向第二放置槽内移动并挤压弹簧,当需要打开上盖时,先控制电磁铁失电,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二延伸杆向远离第二放置槽的方向移动,上盖和底座之间有间隙,操作人员可根据上盖和底座之间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可取出上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导通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开关、耦接于检测开关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耦接于控制电路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使电磁铁通电的执行装置;当检测开关闭合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开关控制电磁铁得电还是失电,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开关为自锁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锁按钮在按下一次后可一直保持闭合状态,失电电磁铁持续得电,无需操作人员一直按住按钮,开启和关闭均只需要按一次自锁按钮,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进行警示的警示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开关闭合时,警示电路进行指示,提醒操作人员该底座上的电磁铁通电,且电磁铁对铁块具有吸引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警示电路包括有灯光指示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光指示器进行灯光警示,在操作时,通过人眼观察可分辨出电磁铁是否通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上设有内壁与底座外壁接触的限位外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上盖和底座校准和安装,在使用螺钉加固时具有限制上盖和底座相对水平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自锁按钮来控制电磁铁得失电,并通过电磁铁对铁块产生吸力,使得上盖和底座在通过螺钉固定时更加紧密,提高电路板在上盖和底座之间稳定性,同时第一放置槽、第一延伸杆、第二放置槽、第二延伸杆、插入杆和限位凹槽道的设置,均起到方便安转和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中的插入杆和限位凹槽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盖;2、底座;3、限位凸块;4、穿孔;5、插入杆;6、限位凹槽道;7、螺钉;8、第一放置槽;9、电磁铁;10、第一延伸杆;11、铁块;12、第二放置槽;13、弹簧;14、第二延伸杆;15、限位外沿;16、检测开关;17、控制电路;18、执行装置;19、自锁按钮;20、警示电路;21、灯光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有上盖1和底座2。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2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凸块3,底座2底端上开有位于限位凸块3正下方的穿孔4,上盖1一体生成有多根插入至穿孔4的插入杆5,插入杆5上开有与限位凸块3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道6,上盖1与底座2固定时,限位凸块3嵌入至限位凹槽道6内并阻止上盖1和底座2分离,起到初步限位的效果,防止上盖1滑离底座2。底座2与插入杆5之间通过多个螺钉7螺纹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底座2与上盖1固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底座2的两端均开有开口朝向上盖1的第一放置槽8,两个第一放置槽8内均固定有电磁铁9,上盖1上一体成型有可插入至第一放置槽8内的第一延伸杆10,第一延伸杆10的顶端固定有铁块11。底座2上开有呈对角设置的两个第二放置槽12,第二放置槽12的底端固定有弹簧13,上盖1上一体成型有可插入至第二放置槽12内的第二延伸杆14,当电磁铁9得电时,电磁铁9对铁块11产生吸引力,铁块11被吸附在电磁铁9上,增强底座2与上盖1之间的牢固性,此时的第二延伸杆14与弹簧13抵接并使得弹簧13发生形变,当电磁铁9失电时,第二延伸杆14受到弹簧13的弹力向上顶出,直至限位凸块3与限位凹槽道6的内壁抵接,此时的上盖1与底座2之间产生空隙,操作人员可根据查看上盖1和底座2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可取下上盖1。

如图1和图3所示,上盖1朝向底座2的一端上一体生成有内壁与底座2外壁接触的限位外沿15,起到限制上盖1与底座2发生相对水平移动的效果,便于上盖1与底座2的安装固定。

如图5所示,底座2上包括有用于控制电磁铁9是否通电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导通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开关16、耦接于检测开关16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17、耦接于控制电路17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使电磁铁9通电的执行装置18;当检测开关16闭合时,电磁铁9得电并产生磁性。

如图1和图5所示,检测开关16为位于底座2侧壁上的自锁按钮19,检测开关16为常开按钮开关SB,常开按钮开关SB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电阻R的另一端接接地端GND;当自锁按钮19被按下时,常开按钮开关SB闭合状态,检测开关16输出高电平检测信号,且采用自锁按钮19,操作人员无需一直按住按钮,检测开关16的断开和关闭均只需要按一次,方便操作。

控制电路17包括有信号为s9013NPN型的三极管Q,三极管Q的基极耦接于常开按钮开关SB与电阻R之间的连接点,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接地端GND,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电源VCC之间串联有继电器KM的线圈,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两端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当三极管Q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的基极与发射极导通,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

控制电路17还包括有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进行警示的警示电路20、警示电路20为位于底座2侧壁的灯光指示器21(见图1),警示电路20包括串联至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接地端GND之间的发光二极管LED1,当三极管Q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

执行装置18包括有电磁铁9以及串联在电磁铁9的供电回路上的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开关KM-1,当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时,常开触点开关KM-1闭合,电磁铁9得电并产生磁性。

工作过程如下:

将上盖1安置在底座2上,此时的第一延伸杆10、第二延伸杆14和插入杆5依次插入至第一放置槽8、第二放置槽12和穿孔4内,插入杆5上的限位凸块3位于限位凹槽道6内,此时的上盖1与底座2可在竖直方向上小幅度相对移动,按下自锁按钮19,电磁铁9得电产生磁性并使铁块11吸附在电磁铁9上,上盖1与底座2紧密抵接,此时再使用螺钉7来固定上盖1和底座2,由于电磁铁9对铁块11的吸引力,固定后的上盖1与底座2更加紧密,结构更加稳定,上盖1和底座2之间的电路板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