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20237发布日期:2018-08-21 17:22阅读:20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接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汽车用夹层钢化玻璃,是将加热线或者天线位于多层玻璃之间,加热或外部电联是通过玻璃两端的连接端子连接车内线束,所以这种加热线或者天线在连接线路时,需要能够足够薄的连接器放置于夹层玻璃之间。同时,由于夹层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所以不仅需要夹层内的连接器足够薄,还需要耐高温。目前多采用纯铜来作为连接端子的导体材料,但这类连接端子因其工况特殊性,需要保证汽车玻璃、焊锡以及连接端子三者的膨胀系数基本一致,如不一致,汽车玻璃就会极易损坏,使用寿命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采用纯铜来制作连接端子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焊锡必须是专用焊锡才行,多采用含铟焊锡,其市场价大概在4000~5000元一公斤,这样的话就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铜的强度还是较低,易损坏,导致产品使用寿命降低。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其能够在相同电性能的情况下具有较之传统铜制连接端子更高的强度,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的加工方法,其加工简单,经过多次电镀即可达到产品要求,保证生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用于电联汽车玻璃加热线与车载设备,连接端子具有三个连接端头,一个连接端头与车载设备相连,为电路连接端,另两个连接端头与汽车玻璃加热线相连,分别为第一天线连接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其中,所述连接端子采用不锈钢制成,其表面从内至外分别电镀有镍层、铜层以及银层。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镍层的厚度为1.5~2.5μm。

进一步地,所述铜层的厚度为5~7μm。

进一步地,所述银层的厚度不小于2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天线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的端头处涂覆有无铅焊锡层,用于焊锡连接所述汽车玻璃加热线。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的加工方法,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如上所述,生产时,首先采用不锈钢将其弯曲构成连接端子的主体并形成三个连接端头,再对所述不锈钢构成的主体进行至少三次电镀,依序分别为电镀镍、电镀铜最终再电镀银,在不锈钢构成的主体的表面从内至外分别形成镍层、铜层以及银层。

进一步地,所述镍层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铜层的厚度为5~7μm,所述银层的厚度不小于2μ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其整体结构简单,在生产时采用了不锈钢作为产品基材,再在其上依序进行三次不同材料的电镀,从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由内向外的镍层、铜层以及银层,如此在保证其电性能较传统连接端子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连接端子的自身强度。

另外,所采用的焊锡可用市面上的常用焊锡来代替,采用的是锡、银、铜合金,其成本大概在300元一公斤,较之传统的铜连接端子及焊锡能够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单在焊锡这块,可较传统端子节省约近十倍的成本。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重点显示不锈钢及三层电镀层间的层状结构。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路连接端;2、第一天线连接端;3、第二天线连接端;4、无铅焊锡层;

5、最内层的不锈钢主体,6、镍层,7、铜层,8、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用于电联汽车玻璃加热线与车载设备,如图1所示,连接端子具有三个连接端头,一个连接端头与车载设备相连,为电路连接端1,另两个连接端头与汽车玻璃加热线相连,分别为第一天线连接端2与第二天线连接端3,所述第一天线连接端2和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3的端头处涂覆有无铅焊锡层4,用于焊锡连接所述汽车玻璃加热线。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端子采用不锈钢制成,构成其内部的不锈钢主体5,其表面从内至外分别电镀有镍层6、铜层7以及银层8。

进一步地,所述镍层6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铜层7的厚度为5~7μm,所述银层8的厚度不小于2μ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的加工方法,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如实施例1所述,生产时,首先采用不锈钢材料将其弯曲构成连接端子的主体并形成三个连接端头,但不锈钢是不沾锡的,应该需对不锈钢进行电镀处理。本实施例可再对不锈钢构成的主体5进行至少三次电镀,依序分别为电镀镍、电镀铜最终再电镀银,在不锈钢构成的不锈钢主体5的表面从内至外分别形成镍层6、铜层7以及银层8。

进一步地,所述镍层6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铜层7的厚度为5~7μm,所述银层8的厚度不小于2μm。

上述镍层6、铜层7以及银层8的厚度可依生产要求进行一定调整,但为了其电镀层的可靠性及折弯后的耐受强度,可控制在上述参数范围。

所采用的焊锡可用市面上的常用焊锡来代替,采用的是锡、银、铜合金,其成本大概在300元一公斤,较之传统的铜连接端子及焊锡能够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单在焊锡这块,可较传统端子节省约近十倍的成本。

综上可知,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玻璃加热线连接端子,其整体结构简单,在生产时采用了不锈钢作为产品基材,再在其上依序进行三次不同材料的电镀,从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由内向外的镍层、铜层以及银层,如此在保证其电性能较传统连接端子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连接端子的自身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