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318发布日期:2018-08-29 00:5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插线板。



背景技术:

插线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之一,市面上的绝大多是插线板在使用时都不甚方便,尤其是视障者使用时、使用环境过于黑暗时、用户不方便或懒于注视插线板的插孔时,想要把插头准确又方便的插入插孔十分困难,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插线板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线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线板的三个插孔不便于插头插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线板,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一排第一插孔和一排第二插孔,各所述第一插孔和各所述第二插孔均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所述第二插孔均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的中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各所述第二插孔均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二插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组成单相三孔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一排与所述第一插孔平行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和所述第一插孔对称分设于所述第二插孔两侧,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插孔分别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合第三插孔均为圆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两条与所述外壳长度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分别设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端设有将所述火线、所述零线以及所述地线接入所述外壳的中空柱头,所述中空柱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靠近所述中空柱头的一侧设有控制所述插线板电路通断的电源键,所述电源键为下沉式电源键。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键为圆形结构,所述电源键的外缘设有用于提示所述插线板电源通断状态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与所述中空柱头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壳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分别接入所述火线、所述零线以及所述地线的火线接条、零线接条以及地线接条,所述火线接条和所述零线接条对应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所述地线接条对应所述第二插孔,所述外壳内设有集成电路板,所述火线接条、所述零线接条以及所述地线接条均设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所述火线接条向所述零线接条方向凸伸形成多条火线接条分路,各所述火线接条分路均设有第一火线接头和第二火线接头,沿垂直于所述零线接条向所述火线接条方向凸伸形成多条零线接条分路,各所述零线接条分路均设有第一零线接头和第二零线接头,各所述第一火线接头和各所述第二零线接头分别对应接入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火线接头和所述第一零线接头分别对应接入所述第三插孔,所述地线接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孔一一对应的地线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口,所述外壳上设有对应于所述USB接口的长条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线板,各第一插孔和各第二插孔均为等间距均布,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插孔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第二插孔与地线连接,使插线板可以接入单相三孔电源,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插入插孔,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增大了插线板的使用范围,也提高了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内部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外壳;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13-第三插孔;14-凹槽;15-电源键;151-LED灯;16-固定件;2-中空柱头;3-火线接条;31-火线接条分路;311-第一火线接头;312-第二火线接头;4-地线接条;41-地线接头;5-零线接条;51-零线接条分路;511-第一零线接头;512-第二零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进行说明。一种插线板,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有一排第一插孔11和一排第二插孔12,各第一插孔11和各第二插孔12均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插孔1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第二插孔12均处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的中间,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各第二插孔12均与地线连接,第二插孔12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组成单相三孔电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与现有技术相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并且等间距均布,使随意插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插孔11均可通电,提高了插线板的实用性,同时对视障者使用、使用环境过于黑暗以及用户不方便或懒于注视插线板等条件下,都可较为方便的完成通电,设置第二插孔12连接地线,第二插孔12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的中间,组成等腰三角形,形成单相三孔电源,提高插线板的使用范围,插孔尺寸与八字扁脚插孔的外接圆的尺寸相同,适合各种插头。内部火线与零线交替排布的构造,也实现了在一排均匀间隔的插孔间连接相邻任意两个就能联通电路的构想。对传统“随眼”的插线板使用方式做出改变,插入“随手”,使得插线板真正变得“无障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上还设有一排与第一插孔11平行的第三插孔13,第三插孔13和第一插孔11对称分设于第二插孔12两侧,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插孔13分别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接,设置对应于第一插孔11的第三插孔13,增加了外壳1上可插入通电的插口,使用者可以随意插入相邻的第一插孔11和第三插孔13即可通电,并且第一插孔11或者第三插孔13均可使用接入地线的第二插孔12来通入单相三孔电源,从插线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可插入三孔插头,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通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为圆孔,外壳1上设有两条与外壳1长度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凹槽14,第一插孔11和第三插孔13分别设于凹槽14中,采用凹槽14加圆孔的设计,使得插入插头变得更简易,解放了人的双眼,仅凭手上的触感也可以轻松地将插头插入。使用者在接电时,可以根据触感,判断插头进入凹槽14内,进而左右滑动即可很方便的插入第一插孔11或者第三插孔13中,对于视障者、工作环境光线较暗的使用人员非常实用,节约较多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侧端设有将火线、零线以及地线接入插线板的中空柱头2,中空柱头2与外壳1固定连接,插线板需要接入火线、地线、零线三根线来使插线板带电,将火线、地线、零线三根线接入插线板时,汇聚至中空柱头2上,进而在与插线板的内部相连,可以有效的固定火线、地线、零线,减少触电危险,同时使插线板的外观精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靠近中空柱头2的一侧设有控制插线板电路通断的电源键15,电源键15为下沉式电源键15,在插线板上设置电源键15可以随时控制插线板的通断,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手控制,增强了插线板的安全性能,同时将电源键15设为下沉式电源键15,使用者可以在黑暗等视觉条件不佳的环境下,通过触感快速判断电源键15的位置,进而控制插线板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源键15为圆形结构,电源键15的外缘设有用于提示插线板电源通断状态的LED灯151,在电源键15周围设置LED灯151达到提示使用者插线板是否处于通电或者断开的状态,这对于视障者来说效果也很明显,凭借光感即可判断出插线板电路的通断状态,同时外观精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上与中空柱头2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插线板的固定件16,固定件16上设有通孔,设置固定件16可以将插线板固定、防止由于误碰产生危险,在固定件16上设有通孔,可以很方便的挂在墙上、固定在桌面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内设有分别接入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的火线接条3、零线接条5以及地线接条4,火线接条3和零线接条5对应第一插孔11和第三插孔13,地线接条4对应第二插孔12,外壳1内设有集成电路板,火线接条3、零线接条5以及地线接条4均设于集成电路板上,分别设置火线接条3、零线接头、地线接条4且分别对应所需接入火线、零线、地线的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第三插孔13,使线路布局清晰,安装方便,火线接条3和零线接条5与地线接条4有交叉的位置均采用上下布置,地线接条4在下,火线接条3和零线接条5在上,跨过地线接条4,集成电路板上设有过载保护、短接保护、抗电涌等常见电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沿垂直于火线接条3向零线接条5方向凸伸形成多条火线接条分路31,各火线接条分路31均设有第一火线接头311和第二火线接头312,沿垂直于零线接条5向火线接条3方向凸伸形成多条零线接条分路51,各零线接条分路51均设有第一零线接头511和第二零线接头512,各第一火线接头311和各第二零线接头512分别对应接入第一插孔11,第二火线接头312和第一零线接头511分别对应接入第三插孔13,地线接条4上设有多个与第二插孔12一一对应的地线接头41,火线接条3上设置火线接条分路31、零线接条5上设置零线接条分路51以满足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插孔11和第三插孔13均可以通电,并且火线接条分路31和零线接条分路51从地线接条4上部跨过,保证无接触。在火线接条分路31上设置第一火线接头311和第二火线接头312、零线接条分路51上设置第一零线接头511和第二零线接头512、地线接条4上设置地线接头41,方便通电时外接插头与火线和零线稳定相连,避免由于触碰、接触而造成插头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集成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口,外壳1上设有对应于USB接口的长条通孔,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用于转换电压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输入220V电压,电源模块转换输出适用于USB接口的电压值,USB接口设于集成电路板上,外壳上设置与USB接通的长条通孔,使用者无需再找专用充电器进行USB传输,只需将充电线插入插线板即可,使充电简便化、舒适化,也扩大了插线板的使用范围。

通过上述的多个实施例,巧妙利用触觉引导,实现了解放双眼的构想,使得用户范围更加扩大,使插线板的用户不再局限于正常人,社会上的视障人士、夜盲人群甚至因疾病导致持握不稳的人群都可以方便的使用该产品,为残障人士带来了福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