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516发布日期:2018-09-25 20:4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电路控制系统的器件,起到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在继电器中通常在继电器支架内的引线脚进行焊锡操作,锡膏可能会留置于除了焊锡引线脚以外的部位,在支架封胶后看不见里面的焊锡情况,如果锡膏流出固定的焊锡位置,可能会造成其他位置的相关线路短路,连接出现不良状况,致使整体支架报废,后期弥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从而实现焊锡准确到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包括继电器支架、设于继电器支架内的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内对称设有焊锡引线脚,所述焊锡引线脚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焊接部、设于焊接部一侧的架空部、设于焊接部另一侧的折弯部,所述架空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应间隔设置,所述焊接部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折弯部延伸向主板体下方。

具体的,所述继电器支架为板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继电器支架的侧边开设有定位孔。

具体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与主板体间隔设置的第一分支板体和第二分支板体。

具体的,所述第一分支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具体的,所述架空部的端部与所述主板体之间架空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悬空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主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悬空部与主板体之间架空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主板体之间架空设置,有利于与其他框架相对应适配;焊接部底部设置凹槽,使得焊接部内焊锡过程中锡膏留置凹槽内,防止多余锡膏益流至其他部位,避免造成其他线路短路问题;整体结构主板体与分支板体连接稳定,线路连通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继电器支架、11定位孔、2主板体、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第一分支板体、24第二分支板体、3焊接部、31架空部、32折弯部、33凹槽、4悬空部、41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焊锡稳定的继电器支架结构,包括继电器支架1、设于继电器支架1内的若干连接板;

继电器支架1为板型结构,继电器支架1的侧边开设有定位孔11。

连接板包括主板体2,主板体2内对称设有焊锡引线脚,焊锡引线脚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2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22;

连接板还包括与主板体2间隔设置的第一分支板体23、第二分支板体24,第一分支板体23与第一支架21通过焊线连接,第二分支板体24与第二支架22通过焊线连接。

第一支架21包括焊接部3、设于焊接部3一侧的架空部31、设于焊接部3另一侧的折弯部32,折弯部32位于与第一分支板体23的焊线连接处,架空部31与第二支架22相对应间隔设置;

焊接部3的底部设有凹槽33,折弯部32延伸向主板体2下方。

架空部31的端部与主板体2之间架空设置。

第二支架22包括悬空部4和固定部41,固定部41与主板体2固定连接,悬空部4与主板体2之间架空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时,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主板体2之间架空设置,有利于与其他框架相对应适配;焊接部3底部设置凹槽33,使得焊接部3内焊锡过程中锡膏留置凹槽33内,防止多余锡膏益流至其他部位,避免造成其他线路短路问题;整体结构主板体2与分支板体连接稳定,线路连通顺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