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487发布日期:2018-09-25 20:4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断路器技术领,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高压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 真空断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将断路器用于切断或连通连路,它与开关相比,内部设置了防短路和限流装置,安全性较高,因此在楼宇电路和各种电气设备中应用广泛,断路器在电路中除起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欠压和漏电保护等。传统的真空断路器,其出线端子是固定的,当安装在特殊位置时,外接线不易固定在出线端子上。同时,目前市场上的真空断路器当工作电流通较大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发热量,主要是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当然固封极柱也会产生发热量。由于断路器一般为片状结构,断路器侧面面积较大,且一般利用断路器侧面连接,不能很好的利用断路器侧面进行散热,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所,则无法满足工作环境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出线端子可以旋转,以方便外接线对接的高压真空断路器,以及如何解决断路器的散热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所述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有底盘车、操作机构箱和固封极柱,所述操作机构箱设置于底盘车上,在所述操作机构箱上设有多个固封极柱,在所述固封极柱的上下两端分别相应连接有上接线触臂和下接线触臂,所述固封极柱包括有真空灭弧室及其外部的陶瓷壳体,在所述陶瓷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上接线触臂和下接线触臂相对面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嵌入所述陶瓷壳体中,并沿径向成辐射状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接线触臂的下端面以及下接线触臂的上端面相接触;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有静触臂和动触臂,所述动触臂与动导电杆连接,所述动导电杆的下端穿过真空灭弧室并位于操作机构箱的内部,在所述操作机构箱内设置有旋转套,所述动导电杆下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套中,在所述旋转套表面还固定有连杆机构,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可带动所述动导电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所述固封极柱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凸轮,在所述操作机构箱中与所述固封极柱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凸轮相配合的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凸轮与环形滑槽的配合,可使所述固封极柱可以在所述操作机构箱表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下端面设有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内还设置有轴承,所述动导电杆的下端贯穿所述轴承,并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箱内部,所述动导电杆可在所述轴承内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采用陶瓷加工成条状结构,并分别在所述散热片的外壁上分别涂覆有硅脂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下端面设置有2~4个凸轮,在所述凸轮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缘橡胶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的外侧面还设有呈环形状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中设有多个紧固件,所述固封极柱通过连接板及紧固件固定于操作机构箱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由于在所述固封极柱下端面设有多个凸轮,在所述操作机构箱中与所述固封极柱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凸轮相配合的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凸轮与环形滑槽的配合,可使所述固封极柱可以在所述操作机构箱表面转动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安装,方便外接线与出线触臂对接。同时,由于在所述陶瓷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上接线触臂和下接线触臂相对面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嵌入所述陶瓷壳体中,并沿径向成辐射状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接线触臂的下端面以及下接线触臂的上端面相接触;通过所设置的散热片将上接线触臂、下接线触臂和固封极柱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上接线触臂、下接线触臂和固封极柱三者之间的散热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等特点,可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盘车、2-操作机构箱、3-固封极柱、31-真空灭弧室、32-陶瓷壳体、33-第一散热片、34-第二散热片、4-上接线触臂、5-静触臂、6-动触臂、7-下接线触臂、8-动导电杆、9-旋转套、10-连杆机构、11-连接板、12-凸轮、1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所述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有底盘车1、操作机构箱2和固封极柱3,所述操作机构箱2设置于底盘车1上,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上设有多个固封极柱3,在所述固封极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相应连接有上接线触臂4和下接线触臂7,所述固封极柱3包括有真空灭弧室31及其外部的陶瓷壳体32,在所述陶瓷壳体32的外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散热片33,在所述上接线触臂4和下接线触臂7相对面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片34,所述第二散热片34嵌入所述陶瓷壳体32中,并沿径向成辐射状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34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接线触臂4的下端面以及下接线触臂7的上端面相接触;在所述真空灭弧室31内设有静触臂5和动触臂6,所述动触臂6与动导电杆8连接,所述动导电杆8的下端穿过真空灭弧室31并位于操作机构箱2的内部,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内设置有旋转套9,所述动导电杆8下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套9中,在所述旋转套9表面还固定有连杆机构10,通过所述连杆机构10可带动所述动导电杆8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所述固封极柱3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凸轮12,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中与所述固封极柱3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凸轮12相配合的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凸轮12与环形滑槽的配合,可使所述固封极柱3可以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表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3下端面设有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内还设置有轴承,所述动导电杆8的下端贯穿所述轴承,并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箱2内部,所述动导电杆8可在所述轴承内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33和第二散热片34采用陶瓷加工成条状结构,并分别在所述散热片的外壁上分别涂覆有硅脂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3下端面设置有2~4个凸轮12,在所述凸轮12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缘橡胶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中在所述固封极柱3的外侧面还设有呈环形状的连接板11,在所述连接板11中设有多个紧固件13,所述固封极柱3通过连接板11及紧固件13固定于操作机构箱2上。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由于在所述固封极柱3下端面设有多个凸轮12,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中与所述固封极柱3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凸轮12相配合的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凸轮12与环形滑槽的配合,可使所述固封极柱3可以在所述操作机构箱2表面转动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安装,也方便外接线与出线触臂对接。同时,由于在在所述陶瓷壳体32的外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散热片33,在所述上接线触臂4和下接线触臂7相对面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片34,所述第二散热片34嵌入所述陶瓷壳体32中,并沿径向成辐射状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34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接线触臂4的下端面以及下接线触臂7的上端面相接触;通过所设置的散热片将上接线触臂4、下接线触臂7和固封极柱3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上接线触臂4、下接线触臂7和固封极柱3三者之间的散热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等特点,可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