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防呆的翘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462发布日期:2018-09-25 20:4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防呆的翘板开关。



背景技术:

翘板开关,是一款家用电路开关五金产品。翘板开关应用于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摩托车、等离子电视机、咖啡壶、排插、按摩机等常用的家用电器上。

翘板开关也称船形开关、跷板开关、IO开关、电源开关,其结构与钮子开关相同,只是把钮柄换成船形。船形开关常用作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关,其触点分为单刀单掷和双刀双掷等几种,有些开关还带有指示灯。

在现有的开关生产工艺中,一般都是先通过机械将开关涉及到的所有零部件生产出来,最后由人工进行对各零部件进行组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开关在结构设计方便比较复杂,而且因为开关体积较小的缘故,大大增加开关组装的难度,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增大了人工成本的同时,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按键防呆的翘板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引脚、弹簧片、拨块及按键,所述引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底部并与所述引脚相配合,所述拨块与所述外壳相铰接且所述拨块的底部与所述弹簧片相配合,所述按键适配安装在所述拨块的上端,所述外壳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孔且两侧的所述铰接孔的大小不同,所述拨块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孔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所述弹簧片包括接线端子及平行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及第三弹片,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引脚相配合,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接线端子穿过所述外壳的底部并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外壳底部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上端均设置有端子银钉,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末端均设置有动片银钉,所述端子银钉与所述动片银钉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所述按键的两端与所述外壳的左右侧壁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拨块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孔,所述按键通过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所述拨块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引脚、弹簧片、拨块及按键,所述引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底部并与所述引脚相配合,所述拨块与所述外壳相铰接且所述拨块的底部与所述弹簧片相配合,所述按键适配安装在所述拨块的上端,所述外壳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孔且两侧的所述铰接孔的大小不同,所述拨块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孔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块,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提高了组装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生产的人工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上端两侧设置的所述铰接孔的尺寸不同,两个不同尺寸的所述铰接孔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拨块两侧的所述连接块,限定了所述拨块的装配方向,当所述拨块反向装配时,因为所述铰接孔与所述连接块的尺寸不匹配,则所述拨块无法安装在所述外壳上,起到防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引脚2、弹簧片3、拨块4及按键5,所述引脚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下端,所述弹簧片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底部并与所述引脚2相配合,所述拨块4与所述外壳1相铰接且所述拨块4的底部与所述弹簧片3相配合,所述按键5适配安装在所述拨块4的上端,所述外壳1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孔11且两侧的所述铰接孔11的大小不同,所述拨块4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孔11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块41。此设计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简单,从而减小了组装的难度,使组装更加方便,可实现快捷组装;通过按压所述按键5从而驱动所述拨块4来按压所述弹簧片3,使所述弹簧片3与所述引脚2接触或断开,从而实现开关的闭合及断开;所述外壳1上端的两侧设置的所述铰接孔11的尺寸不同,其中一侧所述铰接孔11的大小为d=2.2cm,另一侧的所述铰接孔11的大小为d=3.5cm,两个不同尺寸的所述铰接孔11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拨块4两侧的所述连接块41,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块41的大小为d=2.0cm,另一侧的所述连接块41的大小为d=3.2cm,从而限定了所述拨块4的装配方向,当所述拨块4反向装配时,因为所述铰接孔11与所述连接块41的尺寸不匹配,则所述拨块4无法正常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起到防呆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脚2包括第一引脚21及第二引脚22,所述弹簧片3包括接线端子31及平行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31上的第一接触弹片32、第二接触弹片33及第三弹片34,所述第一接触弹片3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引脚21相配合,所述第二接触弹片33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引脚22相配合。此设计中,当所述拨块4按压所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32,使其与所述第一引脚21相接触时,开关处于第一挡位;当所述拨块4按压所述第二接触弹片33,使其与所述第二引脚22相接触时,开关处于第二挡位;当所述拨块4按压所述第三弹片34时,开关为断开状态,为第三挡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31上设置有限位块35,所述接线端子31穿过所述外壳1的底部并通过所述限位块35与所述外壳1底部相配合。此设计中,通过所述限位块35将所述弹簧片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21和所述第二引脚22的上端均设置有端子银钉6,所述第一接触弹片32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33的末端均设置有动片银钉7,所述端子银钉6与所述动片银钉7相对设置。此设计中,通过所述端子银钉6与所述动片银钉7来加强所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32和所述第一引脚21之间及所述第二接触弹片33和所述第二引脚22之间的接触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5的两端与所述外壳1的左右侧壁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上设置有卡块52,所述拨块4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51相适配的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52相适配的卡孔43,所述按键5通过所述连接杆51卡接在所述拨块4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及所述接线端子31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8,方便开关接线。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元件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