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844发布日期:2018-09-25 20:3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电信行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为便利和更好生活体验,电线电缆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被广泛应用。电线电缆能否正常工作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体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夏天的时候,由于气温炎热,温度过高常常导致电线电缆发生短路、着火等事故,暴晒的电线电缆会加速电线电缆护套老化,影响电线电缆使用寿命,电线电缆在搬运或者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来机械撞击,一般的电线电缆就很难保证其外护套层的完整性,进而影响电线电缆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具有防暴晒,耐撞击,散热性好的电线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线电缆,包括电缆线芯、填充层、外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电缆线芯由多根导电芯体绞合而成,所述导电芯体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部的内绝缘层,所述电缆线芯外设有外绝缘层,所述电缆线芯与外绝缘层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外绝缘层外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设有防晒隔热体,所述防晒隔热体包括环形体和凸体,所述环形体和凸体一体成型,所述凸体中心对称设于环形体上,所述环形体上靠近凸体处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环形体外设有中心对称的扇形体,所述扇形体表面设有若干阶梯孔,所述扇形体与环形体之间设有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与凸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冲体、环形体和扇形体三者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所述扇形体与凸体匹配接触形成环形结构,所述螺丝从阶梯孔进入穿过缓冲体最后螺接于环形体上,所述扇形体正对环形体间隙处表面固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密封散热孔,所述凸体上设有出气连通孔,所述出气连通孔一端连通间隙,另一端通向凸体外。

所述球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扇形体由防晒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阶梯孔位于扇形体对称中心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电线电缆,防晒隔热体和扇形体具有双层防晒隔热效果,避免了电线电缆加速老化,防止电线电缆温度过高造成短路等事故,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当电线电缆长时间工作时,能够把电线电缆的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电线电缆外部的热量不会流入电线电缆内,散热性好,从而避免了温度对电线电缆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环形体外设有扇形体,扇形体与环形体之间设有缓冲体,能够防止外部冲击力对电线电缆的内部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线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包括电缆线芯、填充层1、外绝缘层2和屏蔽层3,所述电缆线芯由多根导电芯体4绞合而成,所述导电芯体4包括导体5和包裹在导体外部的内绝缘层6,所述电缆线芯外设有外绝缘层2,所述电缆线芯与外绝缘层2之间设有填充层1,所述外绝缘层2外包裹有屏蔽层3,所述屏蔽层3外设有防晒隔热体7,所述防晒隔热体7包括环形体8和凸体9,所述环形体8和凸体9一体成型,所述凸体9中心对称设于环形体8上,所述环形体8上靠近凸体9处设有若干散热孔10,所述环形体8外设有中心对称的扇形体11,所述扇形体11表面设有若干阶梯孔12,所述扇形体11与环形体8之间设有缓冲体13,所述缓冲体13与凸体9之间留有间隙14,所述缓冲体13、环形体8和扇形体11三者通过螺丝15连接在一起,所述扇形体11与凸体9匹配接触形成环形结构,所述螺丝15从阶梯孔12进入穿过缓冲体13最后螺接于环形体8上,所述扇形体11正对环形体8间隙处表面固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另一端连接有球体17,所述球体17密封散热孔10,所述凸体9上设有出气连通孔18,所述出气连通孔18一端连通间隙14,另一端通向凸体9外。

所述球体17由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扇形体11由防晒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阶梯孔12位于扇形体11对称中心上。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线电缆,设有扇形体11和防晒隔热体7,防晒隔热体7和扇形体11具有双层防晒隔热效果,防止在露天环境下被暴晒从而加速电线电缆老化,提高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暴晒使电线电缆温度升高可能造成短路、着火等事故发生。同时环形体8上设有若干散热孔10,电线电缆长时间工作时能够把里面的热量从散热孔10顶开球体17进入间隙14进入出气连通孔18排出电线电缆外,由于散热孔10被弹簧16连接的球体17密封,热量只会从电线电缆里面向外面排出而不会从外面进入电线电缆里面,因而散热性好。环形体8外设有扇形体11,扇形体11与环形体8之间设有缓冲体13,能够防止外部冲击力对电线电缆的内部损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线电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