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221发布日期:2019-01-08 21:4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封装工序中,其最主要就是电池内部环境必须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空气不能进电池内部,因此需要对包裹着电芯的铝塑膜进行封装,起到阻隔空气的作用,铝塑膜的封装是通过热封技术来实现的。

然而现有的顶封装置,当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时,该机械手需要等完成封装后才能复位夹取下一个锂电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本实用新型当外部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时,通过升降托盘机构顶起托住锂电池,并开始封装工序,机械手则复位夹取下一个锂电池,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顶封上封头和设置于顶封上封头正下方的顶封下封头,所述顶封下封头的前端设置有升降托盘机构,所述顶封上封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所述顶封下封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所述顶封上封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顶封上封头下移的第一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与顶封上封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托盘机构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托盘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和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与托盘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顶封下封头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第二电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座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支座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顶封上封头和设置于顶封上封头正下方的顶封下封头,所述顶封下封头的前端设置有升降托盘机构,所述顶封上封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所述顶封下封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所述顶封上封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顶封上封头下移的第一驱动机构,当外部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时,通过升降托盘机构顶起托住锂电池,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顶封上封头下移,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配合将铝塑膜的顶部开口热封,与此同时,外部机械手则复位夹取下一个锂电池,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托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的顶封装置,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设置有顶封上封头2和设置于顶封上封头2正下方的顶封下封头3,所述顶封下封头3的前端设置有升降托盘机构4,所述顶封上封头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21,所述顶封下封头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板31,所述顶封上封头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顶封上封头2下移的第一驱动机构5。

本实施例当外部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时,通过升降托盘机构4顶起托住锂电池,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顶封上封头2下移,第一加热板21与第二加热板31配合将铝塑膜的顶部开口热封,与此同时,外部机械手则复位夹取下一个锂电池,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丝杆和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与顶封上封头2传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转动,与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的顶封上封头2下移,第一加热板21与第二加热板31配合将铝塑膜的顶部开口热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托盘机构4包括托盘41,所述托盘4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托盘41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42,当外部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时,第二驱动机构42驱动托盘41上升托住锂电池,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顶封上封头2下移进行热封,与此同时,外部机械手则复位夹取下一个锂电池,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2包括第二丝杆和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与托盘4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封下封头3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第二电机电连接,当外部机械手从上一工序将锂电池夹至顶封装置处,传感器感应到锂电池后,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驱动托盘41上升托住锂电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支座1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6,根据锂电池尺寸不同,可通过第三驱动机构6驱动支座1沿Y轴方向移动进行微调。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