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和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185发布日期:2019-04-20 03:1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和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和电源。



背景技术:

高频开关电源这块的电子产品中,所有使用到的变压器骨架,在结构设计这块没有一款是能够完全规避安规问题,都是在后期变压器制作绕线过程中进行物理隔离,来增加安全距离。

相关技术中,最普遍增加安全距离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变压器骨架一次侧绕组与二次侧绕组交叉接触位置套铁氟龙套管隔离或者贴反折胶带隔离,另一种是在紧靠变压器骨架线槽的至少一边加挡墙胶带来增加安全距离,胶带的宽度按不同安规要求来选择。

以上两种物理隔离方式都能有效规避安规问题,但整个过程投入的人力、材料成本较高且制程上存在的隐患很大,譬如经常有起隔离绝缘作用的胶带偏移,粘贴不到位,导致变压器制程结构不符合安规标准要求。风险高,易造成客诉率增加,影响企业形象,造成利益受损。而最主要的弊端是这种方式只能处于半自动化生产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也可以进行全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安规挡边,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绕线柱轴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安规挡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安规挡边还设置于所述绕线柱的第一侧的外周,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安规挡边设置有多个第二过线槽,每个所述第二过线槽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过线槽,所述绕线柱上适于绕设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具有一次侧绕组通过的且位于最边缘的第二过线槽的外边缘为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外边缘不超过所述二次侧绕组靠近该第二过线槽的绕线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骨架,通过设置第一安规挡边,能够实现变压器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也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并且,该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简单、工序简洁,从而可以节约制造成本,同时,该变压器能够满足国内、外的安规要求,可以扩大变压器的应用范围,从而可以使变压器的通用性、实用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线槽与对应连通的所述第一过线槽垂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过线槽的轴向外端设置有倒圆角或切C角,和/或所述第二过线槽的轴向内端设置有倒圆角或切C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绕线柱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宽度为A且满足关系式:0.2mm≤A≤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绕线柱的轴向,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厚度为B且满足关系式:0.2mm≤B≤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绕线柱的轴向,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厚度为B,所述第一安规挡边设置有多个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二过线槽的深度为C,所述绕线柱的壁厚D,其中,C≥0.5mm且B+D-C≥0.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压器骨架还包括:第二安规挡边,所述第二安规挡边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安规挡边还设置于所述绕线柱的第二侧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挂线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挂线凸点与所述第二安规挡边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挂线凸点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脱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规挡边设置有第三过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绕线柱为矩形,所述绕线柱的内部中空,所述绕线柱的壁厚D满足关系式:D≥0.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引脚区域,所述第一安规挡边包括:本体和引出部,所述引出部从所述本体向所述引脚区域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绕线柱、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安规挡边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压器骨架为立式变压器骨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安规挡边位于所述绕线柱的轴向下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压器骨架为卧式变压器骨架,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安规挡边设置有多个第二过线槽,每个所述第二过线槽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二安规挡边设置有第三过线槽,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第四过线槽,每个所述第三过线槽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所述第四过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包括:所述的变压器骨架;一次侧绕组,所述一次侧绕组绕设在所述变压器骨架上;一次侧胶带,所述一次侧胶带绕设在所述一次侧绕组上;二次侧绕组,所述二次侧绕组绕设在所述一次侧胶带上;二次侧胶带,所述二次侧胶带绕设在所述二次侧绕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规挡边的厚度为B,所述一次侧绕组的厚度为E,其中B≥E。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压器骨架还包括第二安规档边,所述第二安规挡边的厚度为B,所述一次侧绕组的厚度为E,其中B≥E。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包括所述的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剖视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示意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示意图;

图6是变压器骨架、一次侧胶带和一次侧绕组的装配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产变压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形成有夹角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变压器骨架10;

绕线柱1;第一侧板21;引脚区域211;

第二侧板22;第一安规挡边31;本体311;引出部312;

第二安规挡边32;第一过线槽41;渐缩段411;等宽段412;斜面413;

第二过线槽42;第一外边缘421;挂线凸点5;防脱槽51;第三过线槽6;

变压器20;

一次侧绕组202;一次侧胶带203;二次侧绕组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1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10包括:绕线柱1、两个侧板和至少一个安规挡边,两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至少一个安规挡边包括第一安规挡边31,其中,绕线柱1、两个侧板和至少一个安规挡边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绕线柱1、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一安规挡边31是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可以使得变压器骨架10结构强度高,可以防止变压器骨架10出现开裂情况,而且一体成型的变压骨架10可以省略安规挡边的安装过程,省掉了半自动化人工加挡墙胶带的过程,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的实施。

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连接于绕线柱1轴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轴向即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一安规挡边31设置于第一侧板21的内侧,第一安规挡边31还设置于绕线柱1的第一侧的外周,第一侧板21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41,第一安规挡边31设置有多个第二过线槽42,每个第二过线槽42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过线槽41。如图2所示,绕线柱1轴向的第一侧即绕线柱1的下侧,绕线柱1轴向的第二侧即绕线柱1的上侧。其中,第一过线槽41和与其连通的第二过线槽42可以在第一侧板21和第一安规挡边31处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线槽。

绕线柱1上适于绕设有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其中,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过线槽41和第二过线槽42内,这样能够将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隔开,可以更好地符合安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一次侧绕组202可以包括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反馈线圈和屏蔽线圈,所述二次侧绕组204包括变压器的次级线圈。

如图12所示,第一过线槽41和第二过线槽4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有斜面413。斜面413的设置可以增大第一过线槽41或第二过线槽42的深度,从而可以增加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之间的距离,一次侧绕组202可以贴靠着斜面413绕设,二次侧绕组204可以从斜面413的上方越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骨架10的绕线难度,可以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绕线。

第一过线槽41内的斜面413和第二过线槽42内的斜面413位于同一斜面413内。如此设置的斜面413可以有利于一次侧绕组202在槽内绕设,可以进一步地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绕线。

并且,通过把第一安规挡边31一体成型地设置在绕线柱1上,能够省去加挡墙胶带、绕组反折胶带、套铁氟龙套管等方式来隔离增加安全距离,可以有效解决安规距离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省去半自动化人工加挡墙的步骤,从而可以实现变压器20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

并且,通过全自动化生产变压器20,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也能够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从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同时,该变压器20能够满足国内、外的安规要求,可以扩大变压器20的应用范围,从而可以使变压器20的通用性、实用性更好。

如图11所示,第一过线槽41构造有从槽口到槽底宽度渐缩的渐缩段411。渐缩段411可以有利于引线的深入,可以避免引线与其他结构接触,例如,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还有,第一过线槽41还包括:等宽段412,等宽段412连接于渐缩段411和第一过线槽41的槽底之间。等宽段412可以用于容纳引线,可以保证引线在其内部的稳定性,其中,等宽段412的宽度小于等于渐缩段411的最小宽度。如此设置的第一过线槽41整体结构稳定,设计线条流畅。

可选地,第一过线槽41构造为V形。如此设置的第一过线槽41结构简单,布线可靠。

具有一次侧绕组202通过的且位于最边缘的第二过线槽42的外边缘为第一外边缘421,第二过线槽42的第一外边缘421不超过二次侧绕组204靠近该第二过线槽42的绕线中心。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安规挡边31具有多个第二过线槽42,在实际制作中,可能有多余的第二过线槽42没有一次侧绕组202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一次侧绕组202通过的且位于最边缘的第二过线槽42”指的是在具有一次侧绕组202通过的第二过线槽42中,位于第一安规挡边31最左边或最右边的过线槽。另外,第一外边缘421偏离变压器骨架10的绕线柱1窗口中心距离最大不可超出二次侧绕组204线径的二分之一处。或者说,绕线柱1中心到位于最外侧的第二过线槽42的外边缘的连线在第一侧板21上的投影为L4,绕线柱1中心到二次侧绕组204靠近最外侧第二过线槽42的绕线中心的连线在第一侧板21上的投影为L5,其中,L5>L4。其中,第一过线槽41的边缘与第二过线槽42的边缘平齐。

由此,这样能够保证第一过线槽41和第二过线槽42边缘在变压器骨架10的绕线柱1窗口内,从而可以保证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不会形成接触式夹角。其中,主要是如此设置的第二过线槽42可以在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之间形成不同层面的空间不接触式的交叉隔离,举例来说,就是貌似“立交桥”架空的模式。

例如,如图9所示,位于最左侧的第二过线槽42的左边缘为第一外边缘421,二次侧绕组204靠近该第二过线槽42的绕线中心为o,第一外边缘421位于二次侧绕组204的绕线中心o的右侧,在向左的方向上,第一外边缘421不超过二次侧绕组204的绕线中心o。相同地,位于最右侧的第二过线槽42和二次侧绕组204具有同样的关系。

相反地,如图8所示,位于最左边和最右边的第二过线槽42边缘,偏离变压器骨架10的绕线柱1窗口中心距离超出了二次侧绕组204线径的二分之一处,这样导致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会形成有夹角。其中,这里的夹角指的是形成同一空间接触式夹角。

其中,第二过线槽42与对应连通的第一过线槽41垂直连通。垂直连通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一过线槽41和第二过线槽42内的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绕设更加顺利自然,可以有利于绕组的自动化绕设。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安规挡边31的宽度方向与绕线柱1的轴向同向,第一安规挡边31的宽度为A且满足关系式:0.2mm≤A≤3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具有合适的安全距离,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满足安规的要求,进而可以保证变压器20的工作可靠性。其中,绕线柱1的轴向方向是指图3中的上下方向,第一安规挡边31的宽度具体按不同产品安规要求,灵活设计。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绕线柱1的轴向,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为B,而且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满足关系式:0.2mm≤B≤2mm。如此设置可以确保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与一次侧绕组202齐平,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具体按不同产品安规要求,灵活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为B,过线槽4深度以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B为基准,最浅上浮0.5mm,最深以保证变压器骨架10绕线柱1主体有0.4mm的最薄壁厚为准,因此,过线槽4的深度可以为C,绕线柱1的壁厚D,其中C≥0.5mm,而且B+D-C≥0.4mm,这样设置能够保证一次侧绕组202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在过线槽4内不上浮,一次侧绕组202可以深深埋入在过线槽4内,从而可以使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形成空间隔离式交叉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过线槽41的轴向外端设置有倒圆角或者切C角,倒圆角或者切C角的表面较平缓,能够使第一过线槽41轴向外端的拐角处不锋利,当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与倒圆角或者切C角接触时,可以防止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与倒圆角或者切C角接触受到损坏,从而可以保证安规距离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过线槽42的轴向内端设置有倒圆角或者切C角,倒圆角或者切C角的表面较平缓,能够使第二过线槽42的两端的拐角处不锋利,当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与倒圆角或者切C角接触时,可以防止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与倒圆角或者切C角接触受到损坏,从而可以保证安规距离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2所示,变压器骨架10还包括:第二安规挡边32,第二安规挡边32设置于第二侧板22的内侧,第二安规挡边32还设置于绕线柱1的第二侧的外周。其中,第二安规挡边32和第一安规挡边31关于绕线柱1相对设置,两者宽度相同,两者厚度还可以相同。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二侧板22上还可以设置有挂线凸点5,挂线凸点5能够作为屏蔽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挂线位,可以取代屏蔽埋线半自动化方式,从而可以实现机器自动化挂线的目的。

并且,挂线凸点5与第二安规挡边32之间留有间隙。例如,挂线凸点5的位置与第二安规挡边32上下方向的距离为0.2mm至0.8mm,这样可以把挂线凸点5设置在合适工作位置,从而可以保证挂线凸点5的工作性能,另外还可以防止挂线凸点5上的引线与绕线柱1上的绕组相接触造成短路现象。

其中,第二安规挡边32设置有第三过线槽6,第三过线槽6可以供绕组通过以挂设在挂线凸点5处,如此设置的第三过线槽6可以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绕线。

还有,挂线凸点设置有防脱结构,防脱结构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脱槽51。防脱结构可以增强挂线凸点的挂线能力,可以避免挂线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绕线柱1的截面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只要能与矩形起到相同作用就可以,而且绕线柱1的内部中空,如此设置能够方便磁芯装配在绕线柱1内部,从而可以保证实现变压器骨架10的工作特性。并且,绕线柱1的最小壁厚D满足关系式:D≥0.4mm,这样能够使绕线柱1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可以使绕线柱1满足工作需求,从而可以保证绕线柱1的工作可靠性。

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21设置有引脚区域211,第一安规挡边31包括:本体311和引出部312,引出部312从本体311向引脚区域211延伸。换言之,第一安规挡边31设置有朝向引脚区域211延伸的部分,即引出部312,引出部31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有利于绕组的绕设,可以增加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而且引出部312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第一侧板21的结构强度,可以提高变速器骨架10的整体强度,可以延长变速器骨架1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变压器骨架10可以为立式变压器骨架10,第一侧板21和第一安规挡边31位于位于绕线柱1轴向下侧,也就是说,位于绕线柱1轴向上侧的第二安规挡边32和第二侧板22上没有开设过线槽,如此设置能够将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或者出线端分开。

可选地,变压器骨架10可以为卧式变压器骨架10,位于绕线柱1轴向两侧的安规挡边3和侧板2上开设有过线槽4,也就是说,不仅第一侧板21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41,第一安规挡边31设置有多个第二过线槽42,每个第二过线槽42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过线槽41,第二安规挡边32还设置有第三过线槽6,第二侧板22还设置有第四过线槽,每个第三过线槽6均对应有与其连通的第四过线槽。这样设置可以使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或者出线端更好地装配在过线槽4内,从而可以更好地将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进线端或者出线端分隔开,进而可以保证使用安全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20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10、一次侧胶带203、一次侧绕组202、二次侧胶带和二次侧绕组204,一次侧绕组202绕设在变压器骨架10上,也可以理解为,一次侧绕组202绕设在变压器骨架10上的绕线柱1上,一次侧胶带203绕设在一次侧绕组202上,二次侧绕组204绕设在一次侧胶带203上,二次侧胶带绕设在二次侧绕组204,其中,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的绕线分别通过过线槽4伸出,这样设置的一次侧胶带203和二次侧胶带,能够更好地将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隔离开,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变压器20符合安规要求。其中,一次侧绕组202可以是漆包线,二次侧绕组204可以是三层绝缘线,这样设置可以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从而可以提升变压器20的工作安全性。

还有,一次侧绕组202可以为多个,例如,一次侧绕组202可以为两个,这样在绕线柱1上绕设一个一次侧绕组202后,可以绕设一个一次侧胶带203,然后再绕设另一个一次侧绕组202,再绕设另一个一次侧胶带203,再在一次侧胶带203上绕设二次侧绕组204。

其中,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为B,一次侧绕组202的厚度为E,其中B≥E。如此设置的第一安规挡边31和一次侧绕组202可以使得变压器符合安规要求,可以有利于变压器的生产制造。

同样地,第二安规挡边32的厚度为B,一次侧绕组202的厚度为E,其中B≥E。如此设置的第二安规挡边32和一次侧绕组202可以使得变压器符合安规要求,可以有利于变压器的生产制造。

可选地,位于第一安规挡边31和第二安规挡边32之间的一次侧胶带203的轴向长度为L1,绕线柱1的轴向长度为L2,其中,0.5mm≤L1-L2≤2mm,该一次侧胶带203绕设在两个一次侧绕组202之间,从而可以起到隔离两个一次侧绕组202的作用,可以放置两个一次侧绕组202之间导电,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变压器20的工作安全性。

进一步地,绕线柱1的轴向长度为L2,第一安规挡边31和第二安规挡边32的宽度为A,位于一次侧绕组202和二次侧绕组204之间的一次侧胶带203的轴向长度为L3,其中,0.5mm≤L3-L2-2A≤2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一次侧胶带203超出安规挡边3外0.5mm至2mm,可以保证二次侧绕组204不会掉到一次侧绕组202里,也就是说,二次侧绕组204不会与一次侧绕组202相互接触,从而可以满足安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变压器。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产变压器2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侧绕组202绕设在绕线柱1上,一次侧绕组202的厚度不超过第一安规挡边31的厚度,一次侧胶带203绕设在一次侧绕组202上,S2、二次侧绕组204绕设在一次侧胶带203上,S3、二次侧胶带绕设在二次侧绕组204上。如此设置的变压器20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可以有效隔离一次侧绕组202与二次侧绕组204,从而可以完美的规避安规问题。

进一步地,生产变压器20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S1中,将埋线挂在第二侧板22上的挂线凸点5内,这样可以取代屏蔽埋线半自动化方式,从而可以实现机器自动化挂线的目的。

还有,在实际生产中,变压器20一般包括多个一次侧绕组202,所以步骤S1还包括:在一次侧胶带203的基础上,再绕设至少一组的一次侧绕组202和一次侧胶带203。其中,例如,在一次侧胶带203的基础上,再绕设一组的一次侧绕组202和一次侧胶带203。也就是说,在一次侧胶带203的基础上,先绕设一个一次侧绕组202,然后再绕设一个一次侧胶带203,再进行步骤S2。

一次侧胶带203一次侧胶带203综上所述,如下表-1中可以得出结论,经过改善后的变压器骨架20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节省近一半人工,可以减少工时,也可以节省人工工资,从而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并且,从原来的10000Pcs/天提升到20000Pcs/天,能够提升效率50%,从而可以提升产能效率,同时,经过改善后的变压器骨架20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使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效率高,从而可以提升产品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