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063发布日期:2019-01-08 21:4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玻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日趋消耗枯竭,常规能源的持续使用带来了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是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而双玻光伏组件是指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太阳能电池片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与普通光伏组件相比的优势在于寿命长发电量高、衰减小、阻隔性能好、美观能够完美的和建筑结合、更易回收、不易积雪积灰、不易发生隐裂。

现有技术中,常规双玻组件的结构从上往下依次是上钢化玻璃层、上封装胶膜、光伏电池片、下封装胶膜和下钢化玻璃层。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双玻组件透光性强,部分光线进入组件后在电池片间隙及组件边缘产生漏光,无法反射到电池片上,造成双玻组件光能利用率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下钢化玻璃层下表面设黑色涂层,以此来增强光线的发射,提高光能的转化效率。但是敷设黑色涂层的方式存在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对于光能的利用率高,散热性能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钢化玻璃层、上封装胶膜、光伏电池片层、下封装胶膜和下钢化玻璃层,所述下钢化玻璃层下表面设有氧化铝镀膜层,且所述氧化铝镀膜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为任一黑度。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铝镀膜层的厚度为5-30μm。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装胶膜和下封装胶膜均为PVB复合膜。

进一步的,所述PVB复合膜的厚度为0.5mm-1mm。

进一步的,所述上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光转化膜层,所述减反射光转化膜层中包含有光转化粒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下钢化玻璃层的下表面设有氧化铝镀膜层,且所述氧化铝镀膜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为任一黑度,因而减少了光线的浪费,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反射至光伏电池片的受光面上,提高了光伏电池片的光线利用率,有利于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提升;同时氧化铝镀膜层有效地加强了光伏组件散热、降温的性能,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钢化玻璃层,2-上封装胶膜,3-光伏电池片层,4-下封装胶膜,5-下钢化玻璃层,6-氧化铝镀膜层,7-减反射光转化膜层,8-着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双玻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钢化玻璃层1、上封装胶膜2、光伏电池片层3、下封装胶膜4和下钢化玻璃层5,所述下钢化玻璃层5下表面设有氧化铝镀膜层6,且所述氧化铝镀膜层6的外壁上设置有着色层8;所述着色层8为任一黑度;优选为趋近于1。本实用新型中下钢化玻璃层5上设有的氧化铝镀膜层6制备方法如下:将下钢化玻璃层5进行清洗后,预热,然后在下钢化玻璃层5外侧面镀上氧化铝镀膜液,表干,加热固化,即成。

具体的,所述氧化铝镀膜层6的厚度为5-30μm,生产实践表明,保证氧化铝镀膜层6的厚度在该范围内,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上封装胶膜2和下封装胶膜4均为PVB复合膜。传统使用的EVA胶膜是一种柔性的低软化点粘结材料,耐候性较差,长期户外使用材料容易分解发黄,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同时EVA胶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易升高,容易燃烧。此处采用PVB复合膜,提高了双玻光伏组件的耐候性,适用于恶劣环境,尤其是温差较大的环境。

具体的,所述PVB复合膜的厚度为0.5mm-1mm。

具体的,所述上钢化玻璃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光转化膜层7,所述减反射光转化膜层7中包含有光转化粒子,所述光转化粒子为有机光转化粒子,可将不易被组件吸收的红外光、紫外光转化成易被组件吸收的可见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