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094发布日期:2019-01-18 19: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保护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门组件。



背景技术:

保护门组件,是指在诸如电压突然升到250V以上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时等情况下会自动断电的插座。保护门组件的接线庄头外侧装有绝缘物,使用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把插头插进去;插头拔出来后,绝缘体自动复位,即使手指不小心伸进了插座孔也不会触电。

目前,市场上的保护门组件,其组合插孔防触电需求的保护门开启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用户手感差,且大多数的保护门都是通过二极保护门和三极保护门两个保护门组合运动实现的,生产中模具较多,造成模具费用高,且注塑零部件多,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门组件,设计合理,采用一体式保护门同时对二极插销孔和三极插销孔进行保护,将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一体成型为一体式保护门,减少生产中的模具,零部件较少,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门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弹性件以及一体式保护门,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包括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所述一体式保护门一体成型,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二极插销孔和具有零线孔与火线孔的三极插销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活动腔,所述一体式保护门通过所述弹性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内;

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底面设置限位挡筋,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包括平衡推移部和摆动抵挡部;

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具有将所述二极插销孔和所述三极插销孔的所述零线孔和所述火线孔全部遮挡的初始状态,和所述平衡推移部受力平衡而推移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平衡推移部受力不均,使所述摆动抵挡部与所述限位挡筋配合的遮蔽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开设有贯通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嵌设段和位于所述嵌设段两端的穿设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嵌设段;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相互扣合且形成所述活动腔,所述二极插销孔和所述三极插销孔贯通于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

所述上盖设置有弹簧固定柱或固定柱限位槽,相对应的,所述下盖设置有固定柱限位槽或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穿过所述穿设部与所述固定柱限位槽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下盖设置有二极下盖挡筋,所述上盖设置有二极上盖挡筋;

所述二极下盖挡筋包括第一摆动挡筋和第二摆动挡筋,所述二极上盖挡筋包括第三摆动挡筋和第四摆动挡筋;

所述二极插销孔包括第一极孔和第二极孔,所述第一摆动挡筋和所述第三摆动挡筋均位于所述第一极孔远离所述第二极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摆动挡筋和所述第四摆动挡筋均位于所述第二极孔远离所述第一极孔的一侧;

所述一体式保护门朝向第一侧摆动时,所述第一摆动挡筋和所述第四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所述摆动抵挡部配合限位,所述一体式保护门朝向第二侧摆动时,所述第二摆动挡筋和所述第三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所述摆动抵挡部配合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下盖设置有三极下盖挡筋,所述上盖设置有三极上盖挡筋;

所述三极下盖挡筋包括第五摆动挡筋和第六摆动挡筋,所述三极上盖挡筋包括第七摆动挡筋和第八摆动挡筋;所述第五摆动挡筋和所述第七摆动挡筋均位于所述零线孔远离所述火线孔的一侧,所述第六摆动挡筋和所述第八摆动挡筋均位于所述火线孔远离所述零线孔的一侧;

所述一体式保护门朝向第一侧摆动时,所述第五摆动挡筋和所述第八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所述摆动抵挡部配合限位,所述一体式保护门朝向第二侧摆动时,所述第六摆动挡筋和所述第七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所述摆动抵挡部配合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摆动抵挡部的下边沿与所述下盖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挡筋的上边沿与所述下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保护门包括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上盖配合,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一平衡部、第二平衡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衡部和所述第二平衡部之间的滑动圆弧部,所述滑动圆弧部与所述下盖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衡部与所述第二平衡部相对于所述滑动圆弧部为聚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保护门还包括端壁,所述端壁设置有滑动凸体,所述滑动凸体为球状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滑动凸体与所述挡板的内表面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下盖包括第一扣合部,所述上盖包括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或者多个卡槽,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有多个卡槽或者多个卡扣,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扣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推移部为倾斜面且包括二极插头推移部和三极插头推移部,所述二极插头推移部的数量为两个且朝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三极插头推移部的数量为两个且朝向第二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保护门组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集成为一体式保护门,减少零部件,装配方便,生产模具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一体式保护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一体式保护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剖视图;

图8为保护门组件左摆二极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保护门组件左摆三极状态的剖视图。

图标:100-保护门组件;10-壳体组件;103-二极插销孔;106-三极插销孔;11-下盖;112-固定柱限位槽;115-二极下盖挡筋;116-第一扣合部;118-三极下盖挡筋;15-上盖;152-弹簧固定柱;155-二极上盖挡筋;156-第二扣合部;157-三极上盖挡筋;20-一体式保护门;21-固定槽;213-嵌设段;215-穿设部;225-二极插头推移部;228-三极插头推移部;24-摆动抵挡部;25-第一表面;26-第二表面;263-第一平衡部;265-第二平衡部;267-滑动圆弧部;27-滑动凸体;3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的爆炸图,请参照图1所示。

保护门组件100包括壳体组件10、一体式保护门20以及弹性件30,壳体组件10包括下盖11和上盖15,下盖11和上盖15配合且形成活动腔,壳体组件10开设有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一体式保护门20设置于活动腔内,在初始状态时,一体式保护门20能够遮挡下盖11上的插销孔,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一体式保护门20包括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保护门20。

针对同时具有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的插座,常规是分别通过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的组合运动,来实现安全保护的目的,由于现有的结构复杂,生产过程中模具多,装配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是将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级保护门结构集成为一体式结构,减少模具的种类,装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对该保护门组件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

该保护门组件100开设有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三极插销孔106包括了零线孔、火线孔以及地线孔,一体式保护门20通过弹性件30可滑动的设置于壳体组件10的活动腔内,初始状态下,一体式保护门20将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的零线孔和火线孔全部遮挡,使用者从外部是不能直接将金属棒或金属片插入到下盖11的插销孔内,实现了使用安全的目的。

一体式保护门20通过弹性件30设置在活动腔内,对一体式保护门20施加外力,使得一体式保护门20能够实现水平滑动或者倾斜翻转运动,当去除外力后,弹性件30作用将一体式保护门20弹性复位,使得保护门组件100处于初始状态。

具体的,壳体组件10包括下盖11和上盖15,下盖11和上盖15能够相互扣合,从而形成上述的活动腔,上述的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贯通于下盖11和上盖15,且下盖11与上盖15上的插销孔位置一一对应。

图3为壳体组件10中上盖15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壳体组件10中下盖1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

上盖15靠近下盖1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固定柱152,弹簧固定柱152凸出于上盖15的内表面,下盖11设置有固定柱限位槽112,固定柱限位槽112可以为贯通的通孔,也可以为下盖11靠近上盖15一侧开设的沉孔,弹簧固定柱152与固定柱限位槽112位置对应,弹簧固定柱152能够插设于固定柱限位槽112内,用于将弹性件30进行限位压缩,当一体式保护门20带动弹性件30运动时,弹簧固定柱152挤压限制弹性件30,使弹性件30产生弹性恢复力,当外力去除后,弹性件30作用,带动一体式保护门20恢复初始状态。

可选的,还可以是上盖15设置固定柱限位槽112,下盖11靠近上盖15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固定柱152,具体设置不做限定,只要通过弹簧固定柱152与固定柱限位槽112配合,能够将弹性件30进行限位压缩即可。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中一体式保护门20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中一体式保护门2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和图6所示。

一体式保护门20开设有贯通的固定槽21,固定槽21用于固定弹性件30,同时,能够使壳体组件10中的弹簧固定柱152穿过。具体的,固定槽21包括嵌设段213和穿设部215,穿设部215位于嵌设段213的两端,嵌设段213的宽度尺寸大于穿设部215的宽度尺寸,优选地,穿设部215相对于嵌设段213对称,弹性件30设置于嵌设段213。

壳体组件10内的弹簧固定柱152数量为两个,一体式保护门20开设的固定槽21中穿设部215数量也为两个,弹簧固定柱152一一对应的穿过穿设部215后,与固定柱限位槽112配合。

可选的,一体式保护门20包括平衡推移部和摆动抵挡部24,当插销头电极同时抵触平衡推移部,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均衡,按压插头,能够使一体式保护门20水平推移,从而打开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使得一体式保护门20具有导通状态,该状态是由于平衡推移部与插销头电极受力平衡而推移运动。

当插销头电极或者金属棒等抵触平衡推移部,平衡推移部与插销头电极受力不均,一体式保护门20翻转倾斜,其摆动抵挡部24正好与壳体组件10上设置的限位挡筋配合,对一体式保护门20进行限位,使得下盖11上开设的二极插销孔103和三极插销孔106处于遮蔽状态。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初始状态的剖视图,请参照图7所示。

具体的,一体式保护门20包括背对的第一表面25和第二表面26,第一表面25和上盖15对应,第二表面26与下盖11对应,第二表面26包括第一平衡部263、第二平衡部265以及滑动圆弧部267,滑动圆弧部267位于第一平衡部263和第二平衡部265之间,第一平衡部263和第二平衡部265相对于滑动圆弧部267为聚拢状,滑动圆弧部267与下盖11配合,使得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不均时,能够绕滑动圆弧部267倾斜翻转。

可选的,第一平衡部263和第二平衡部265均为平面,使得第二表面26的横截面为V字形结构,第一平衡部263和第二平衡部265还可以为圆弧面,使得第二表面26的横截面为劣圆弧状,只要满足,一体式保护门20在平衡状态时,滑动圆弧部267与下盖11配合,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不均时,其以滑动圆弧部267为轴翻转。

可以的,第一表面25也为弯折面,使得一体式保护门20中间部位的厚度尺寸大于两侧的厚度尺寸,第一方面是便于一体式保护门20水平推移,第二方面是当一体式保护门20倾斜摆动时便于抵挡限位。

可选的,平衡推移部为倾斜面且包括二极插头推移部225和三极插头推移部228,二极插头推移部225与二极插销孔103的位置相对应,由于二极插销孔103包括正负极,故二极插头推移部225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均朝向第一方向倾斜,三极插头推移部228与三极插销孔106的零线孔和火线孔位置相对应,故三极插头推移部228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均朝向第二方向倾斜,此处的第二方向是指的大致方位,由于三极插销孔106中的零线孔和火线孔不平行,三极插头推移部228与相应的零线孔或者火线孔对应,且倾斜方向朝向同一侧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图5所示为一体式保护门20的俯视图,二极插头推移部225朝向右侧倾斜,三极插头推移部228朝向左侧倾斜。

当插销头电极同时抵触二极插头推移部225,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均衡,推动一体式保护门20水平向左推移,从而将二极插销孔103导通;当插销头电极同时抵触三极插头推移部228,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均衡,推动一体式保护门20水平向右推移,从而将三极插销孔106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抵挡部24位于一体式保护门20横向的两侧,请参照图5所示,具体指一体式保护门20横向两侧的侧边。侧边与壳体组件10的限位挡筋配合。

可选的,一体式保护门20还包括端壁,请参照图5和图6所示,端壁是指一体式保护门20纵向的两端,在端壁上设置有滑动凸体27,该滑动凸体27为球状体,当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均衡水平推移时,滑动凸体27与壳体组件10内挡板的内表面配合,将面接触变为点接触或者线接触,减少摩擦。

可以理解的是,滑动凸体27可以设置在两端的端壁,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两个,具体不做限制,方便推移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上盖15设置有二极上盖挡筋155,下盖11设置有二极下盖挡筋115,其中,二极上盖挡筋155位于上盖15靠近下盖11的一侧,二极下盖挡筋115位于下盖11靠近上盖15的一侧,通过二极上盖挡筋155和二极下盖挡筋115配合,更好的将一体式保护门20倾斜限位。

具体的,二极下盖挡筋115包括第一摆动挡筋和第二摆动挡筋,二极上盖挡筋155包括第三摆动挡筋和第四摆动挡筋。

二极插销孔103包括第一极孔和第二极孔,当上盖15和下盖11配合状态下,第一摆动挡筋和第三摆动挡筋均位于第一极孔的外侧,即位于第一极孔远离第二极孔的一侧,第二摆动挡筋和第四摆动挡筋均位于第二极孔的外侧,即位于第二极孔远离第一极孔的一侧。

图8为保护门组件100处于左摆二极状态的剖视图,即一体式保护门20向左侧倾斜摆动,插销头电极插入二极插头推移部225,当一体式保护门20朝向左侧倾斜摆动时,第一摆动挡筋和第四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一体式保护门20的摆动抵挡部24配合限位,当一体式保护门20朝向右侧倾斜摆动时,第二摆动挡筋和第三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一体式保护门20的摆动抵挡部24配合限位。

具体的,上盖15设置有三极上盖挡筋157,下盖11设置有三极下盖挡筋118,其中,三极上盖挡筋157凸设于上盖15靠近下盖11的一侧,三极下盖挡筋118凸设于下盖11靠近上盖15的一侧,通过三极上盖挡筋157和三极下盖挡筋118配合,更好的将一体式保护门20倾斜限位。

三极下盖挡筋118包括第五摆动挡筋和第六摆动挡筋,三极上盖挡筋157包括第七摆动挡筋和第八摆动挡筋,当上盖15和下盖11配合状态下,第五摆动挡筋和第七摆动挡筋均位于零线孔远离火线孔的一侧,第六摆动挡筋和第八摆动挡筋均位于火线孔远离零线孔的一侧。

图9为保护门组件100处于左摆三极状态的剖视图,即一体式保护门20向左侧倾斜摆动,插销头电极插入三极插头推移部228,当一体式保护门20朝向左侧倾斜摆动时,第五摆动挡筋和第八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一体式保护门20的摆动抵挡部24配合限位,一体式保护门20朝向右侧倾斜摆动时,第六摆动挡筋和第七摆动挡筋能够同时与一体式保护门20的摆动抵挡部24配合限位。

当一体式保护门20处于初始状态时,滑动圆弧部267与下盖11配合,一体式保护门20受力均衡可以水平向两侧推移,故壳体组件10内设置的限位挡筋不应抵挡一体式保护门20,即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抵挡部24的下边沿与下盖11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限位挡筋的上边沿与下盖11之间的垂直距离。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下盖11包括第一扣合部116,上盖15包括第二扣合部156,第一扣合部116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相对应的,第二扣合部156设置有多个卡扣,卡扣能够相应的插入卡槽,使得下盖11与上盖15扣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扣合部116还可以设置多个卡扣,相对应的,第二扣合部156设置有多个卡槽,具体不做限制。

可选的,弹性件30为弹簧,具体为压簧。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装配过程为:将上盖15顶面朝下平放,将一体式保护门20正面朝下安装于上盖15,使弹簧固定柱152穿过一体式保护门20的固定槽21,将弹性件30安装于固定槽21内,将下盖11底面朝上与上盖15扣合,同时,弹簧固定柱152插入固定柱限位槽112,起到弹簧固定柱152两端平衡受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组件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二极保护门结构和三极保护门结构一体成型为一体式保护门20,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简单,较好改善了现有插座中保护门开启过程中出现的卡顿、手感差的问题,模具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