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压式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2448发布日期:2019-03-30 08:0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压式弹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侧压式弹片。



背景技术:

手机天线一般设置于后盖或机壳上,通常需要通过弹片组件将天线信号传导至手机主板上。目前的天线弹片一般焊接于手机主板的PCB一侧表面上与天线对接,所述天线弹片一般包括板状焊接部、自板状焊接部一端反向弯曲后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弹性接触臂,所述弹性接触臂与所述板状焊接部之间需留下一定的弹性变形空间。

目前手机超薄化设计是一种趋势,如果能够改变天线弹片与天线的在手机厚度方向的对接方式,改为侧向对接,则可以使天线弹片组件不成为超薄手机设计的绊脚石,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侧压式弹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压式弹片,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可以利用底板部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使所述接触部与延伸臂分别位于底板部两侧,从而实现对接端子从侧面压接,通过接触部保证弹性空间的同时,解决了电子设备设计中,厚度方向太薄而导致弹性力不足的问题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侧压式弹片,包括弹片主体,所述弹片主体由包覆部和滑槽组成,所述包覆部两侧均设有收容部且包覆部与收容部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收容部一端设有一号支撑部且另一端设有二号支撑部,所述一号支撑部和二号支撑部均位于底扳部上方,所述底扳部一侧内壁设有接触部且另一侧内壁设有延伸臂,所述一号支撑部一侧固定连接弹性臂且弹性臂贴合与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部与底扳部之间设有定位脚,所述滑槽设有多组,所述弹片主体为测压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支撑部与一号弹性臂之间设有二号缓冲支撑弹。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支撑部一侧设有二号弹性臂,所述二号弹性臂一侧固定连接导引部。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支撑部与二号弹性臂之间设有一号缓冲支撑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底板部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使所述接触部与延伸臂分别位于底板部两侧,从而实现对接端子从侧面压接,通过接触部保证弹性空间的同时,解决了电子设备设计中,厚度方向太薄而导致弹性力不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包覆部横向两侧上的收容部支撑滑槽,使接触部受压,支撑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支撑,使弹片收缩自如,一定程度上加强整体的运作,提高其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片设置为侧压式结构,使得弹片更好地适用于侧压场合,其安装定位及连接设计更为巧妙、合理,弹片整体结构稳固性佳,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弹片不易受损,确保了弹片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压式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压式弹片的底扳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槽;2、弹片主体;3、包覆部;4、接触部;5、定位脚;6、收容部;7、底扳部;8、延伸臂;9、导引部;10、一号弹性臂;11、一号缓冲支撑弹;12、侧板;13、二号弹性臂;14、一号支撑部;15、二号支撑部;16、二号缓冲支撑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侧压式弹片,包括弹片主体2,所述弹片主体2由包覆部3和滑槽1组成,所述包覆部3两侧均设有收容部6且包覆部3与收容部6之间设有滑槽1,所述收容部6一端设有一号支撑部14且另一端设有二号支撑部15,所述一号支撑部14和二号支撑部15均位于底扳部7上方,所述底扳部7一侧内壁设有接触部4且另一侧内壁设有延伸臂8,所述一号支撑部14一侧固定连接弹性臂10且弹性臂10贴合与侧板12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可以利用底板部7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使所述接触部4与延伸臂8分别位于底板部7两侧,从而实现对接端子从侧面压接,通过接触部保证弹性空间的同时,解决了电子设备设计中,厚度方向太薄而导致弹性力不足的问题。

其中,所述包覆部3与底扳部7之间设有定位脚5,所述滑槽1设有多组,所述弹片主体2为测压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弹片主体2设置为侧压式结构,使得弹片更好地适用于侧压场合,其安装定位及连接设计更为巧妙、合理,弹片整体结构稳固性佳,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弹片不易受损,确保了弹片使用质量。

其中,所述一号支撑部14与一号弹性臂10之间设有二号缓冲支撑弹16。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二号缓冲支撑弹16,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一号弹性臂10的破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二号支撑部15一侧设有二号弹性臂13,所述二号弹性臂13一侧固定连接导引部9。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导引部9便于对其进行定位,加强弹片主体2弹性的效果。

其中,所述二号支撑部15与二号弹性臂13之间设有一号缓冲支撑弹1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一号缓冲支撑弹11,进一步保护了二号弹性臂13的破损,一定程度上加强整体的运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侧压式弹片,包括滑槽1、弹片主体2、包覆部3、接触部4、定位脚5、收容部6、底扳部7、延伸臂8、导引部9、一号弹性臂10、一号缓冲支撑弹11、侧板12、二号弹性臂13、一号支撑部14、二号支撑部15、二号缓冲支撑弹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底扳部7一侧内壁设有接触部4且另一侧内壁设有延伸臂8,一号支撑部14一侧固定连接弹性臂10且弹性臂10贴合与侧板12上,可以利用底板部7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使所述接触部4与延伸臂8分别位于底板部7两侧,从而实现对接端子从侧面压接,通过接触部保证弹性空间的同时,解决了电子设备设计中,厚度方向太薄而导致弹性力不足的问题,包覆部3与底扳部7之间设有定位脚5,弹片主体2为测压式结构,使得弹片更好地适用于侧压场合,其安装定位及连接设计更为巧妙、合理,弹片整体结构稳固性佳,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弹片不易受损,确保了弹片使用质量,一号支撑部14与一号弹性臂10之间设有二号缓冲支撑弹16,二号支撑部15一侧设有二号弹性臂13,所述二号弹性臂13一侧固定连接导引部9,二号支撑部15与二号弹性臂13之间设有一号缓冲支撑弹11,包覆部3两侧均设有收容部6且包覆部3与收容部6之间设有滑槽1,收容部6一端设有一号支撑部14且另一端设有二号支撑部15,一号支撑部14和二号支撑部15均位于底扳部7上方,进一步保护了弹片主体2,一定程度上加强整体的运作,提高其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