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3808发布日期:2019-05-07 20:3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插座。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插座是继电器的外部附件,是将外部导线与继电器连接的电器元件,将电源线和负载线预先接上继电器插座,然后将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插座上,从而便于继电器拆装。目前,继电器插座的结构如下:包括基座,基座上开设有若干插孔,插孔内设置插脚,插脚一端与继电器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器导线连接。

公告号为CN2074262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插座,包括底板、基座、导电组件,基座设置在底板上,且底板与基座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导电组件的容置腔,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片、设置在导电片上的接线端子,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罩盖在接线端子上的防护翻盖,该防护翻盖上对应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的正上方处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的防护翻盖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基座上对应各转轴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各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卡接槽,转轴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防护翻盖与支撑板的铰接配合。

上述继电器插座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继电器安装在插座上后没有受到锁定,而电器设备工作时常常会产生震动,因此继电器与插座之间连接容易松动甚至继电器脱离,进而导致电器故障,造成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损失,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插座,继电器插在基座上后受到固定臂的锁定,进而无法与基座分离,连接牢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插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壁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基座于缺口一端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伸入缺口且固定连接有与铰接轴铰接的铰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扣住继电器的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继电器安装在基座上后,转动固定臂,固定块可以扣住继电器上端面,从而使得继电器无法沿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继电器与基座连接松动而发生故障的麻烦,连接牢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部呈弯钩状且开口处为拆卸口,所述拆卸口与铰接轴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转动固定臂至与基座垂直且固定块位于基座底部的状态,此时拆卸口朝向基座内侧,然后用食指抵住转动板中部,大拇指对固定块施加以作用力,通过杠杆原理,铰接部便能受到背离基座的作用力,进而使得铰接部与铰接轴分离。因此固定臂可以拆下更换且拆装快速便捷,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臂,可以固定不同高度的继电器,适用范围广,无需更换整个插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底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朝向基座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铰接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铰接轴轴心线的最大间距大于限位条和铰接轴轴心线的最小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卸继电器时,转动固定臂直至固定块与继电器分离,随后固定臂会因自身重力继续转动直至凸块与限位条紧贴,进而使得固定臂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固定臂相对于垂直于基座的状态转动角度为20-35度,因此继电器再安装时无需转动固定臂过大的角度,省时省力。若想继续转动而将固定臂拆下,需要人手对固定臂施加以作用力,使限位条朝限位槽底壁弯折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部外侧和转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铰接部和转动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固定臂长期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轴分设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缺口两个内壁,所述铰接部中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铰接轴之间的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铰接部的结构强度,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远离铰接部的一端相对固定块凸出而形成按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继电器时增大人手和固定臂的接触面积,转动固定臂的过程中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背离转动板且朝向铰接部的边沿处设置为圆角,所述固定块和转动板交界处设置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避免在扣住继电器时对继电器造成磨损;另一方面避免扣住继电器时卡住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于缺口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臂两侧的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转动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定位槽的定位块,所述转动板中部设置有长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能够对固定臂横向移动进行限位,保证其固定效果;定位块卡入定位槽后固定臂便难以与定位板分离,进而保证固定臂固定继电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远离缺口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和挡板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保证继电器不会错位,进而便于精准快速插入;限位板、定位板、挡板和固定块共同起到限位作用,对继电器六个方向均进行限位,使继电器受到的固定效果大大加强;拔出过程中不会因人手对继电器施加以侧向作用力而导致继电器引脚弯折甚至断裂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穿设有多个插脚,所述插脚包括一体连接的夹紧部、插片、连接脚,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供夹紧部卡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贯穿设置有供插片卡入的插孔,所述插片一侧向外凸出而形成倒钩,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供倒钩卡入且与插孔连通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片插入插孔的过程中倒钩发生形变而缩回,直至倒钩移动至固定槽处而弹出,进而钩住固定槽内壁,使得插脚和基座难以分离,连接牢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臂的设置,继电器和基座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不容易发生松动;

2.通过拆卸口的设置,固定臂可以拆下更换,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继电器,适用范围广,无需更换整个插座;

3.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保证固定臂的固定效果;

4.通过限位板和挡板的设置,继电器受到限位导向作用,安装快速且不容易出现引脚断裂的麻烦;

5.通过倒钩的设置,插脚和基座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不容易相对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固定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固定臂转动至凸块与限位条紧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固定臂转动至可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插孔、容纳槽;

图8是实施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插孔、固定槽;

图9是图8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缺口;12、铰接轴;13、容纳槽;14、插孔;15、固定槽;16、限位槽;17、限位条;2、固定臂;21、转动板;211、凹槽;212、按压部;213、长条孔;22、铰接部;221、拆卸口;222、加强板;223、加强块;224、凸块;23、固定块;231、圆角;24、定位块;3、插脚;31、夹紧部;32、插片;321、倒钩;33、连接脚;4、定位板;41、定位槽;5、限位板;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继电器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以及与基座1铰接的固定臂2,基座1穿设有多个插脚3,插脚3一端可与继电器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器导线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基座1一端从顶部至底部贯穿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缺口11,缺口11两个相对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铰接轴12,两个铰接轴12之间具有间隙且同轴。固定臂2包括转动板21,转动板21一端伸入缺口11且固定连接与铰接轴12铰接的铰接部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3。当固定臂2转动至与基座1垂直且固定块23位于基座1上侧的状态时,固定块23和基座1之间的距离等于继电器的高度,因此继电器安装在基座1上后,转动固定臂2,固定块23可以扣住继电器上端面,从而使得继电器无法沿背离基座1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继电器与基座1分离的麻烦,连接牢靠。

如图2、图3所示,为了提高铰接部22的结构强度,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铰接部22中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铰接柱之间的加强板222,加强板222的厚度等于两个铰接柱的间距,铰接部22部外侧与转动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块223。转动板21远离铰接部22的一端相对定位块24凸出形成按压部212,因此需要拆卸继电器时,工作人员对按压部212施加以作用力,便能将固定臂2转下,增大接触面积,省时省力。定位块24背离转动板21且朝向铰接部22的边沿处设置为圆角231,转动板21与固定块23朝向铰接部22一侧的交界处设置有凹槽211,一方面避免在扣住继电器时对继电器造成磨损;另一方面避免扣住继电器时卡住的麻烦。

如图2所示,基座1于缺口11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臂2两侧的定位板4,当固定臂2转动至固定继电器的状态时,即固定臂2垂直于基座1时,两个定位板4与转动板21两侧紧贴,进而限制转动板21横向移动,提高固定臂2扣合稳定性。基座1背离缺口11的一端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呈矩形的限位板5,限位板5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与基座1两侧固定连接,挡板6低于限位板5。限位板5和定位板4之间的距离等于继电器的长度,两个挡板6之间的距离等于继电器的宽度。因此当继电器插入基座1过程中,限位板5和挡板6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保证继电器不会相对插脚3错位,进而便于精准快速插入;限位板5、定位板4、挡板6和固定块23共同起到限位作用,对继电器六个方向均进行限位,使继电器受到的固定效果大大加强;拔出过程中不会因人手对继电器施加以侧向作用力而导致继电器引脚弯折甚至断裂的麻烦。

如图3、图4所示,两个定位板4相向一端设置有定位槽41,定位槽41朝向基座1内侧的一侧与外界连通。转动板21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定位槽41的定位块24,当固定臂2转动至扣住继电器的状态时,定位块24将两个定位板4撑开直至定位块24卡入定位槽41,此时固定块23扣住继电器上端,而定位块24受到定位槽41内壁的限位而难以朝背离继电器的方向转动,保证固定臂2的固定效果。定位块24截面呈三角形且底边与转动板21紧贴,另外两边中较长的一边朝向定位槽41,因此便于定位块24卡入定位槽41、转动板21中部宽于两端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长条孔213,使得转动板21中部具有可形变能力加强。定位块24固定连接于转动板21中部两侧,进而避免固定臂2、定位块24破裂的麻烦。

如图2、图3所示,缺口11朝向限位板5的一侧连通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朝向基座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7,限位条17朝向缺口11的侧面与缺口11底壁齐平。铰接部22的宽度等于缺口11宽度,铰接轴12轴心线至限位条17的最小距离等于铰接部22半径,因此固定臂2转动过程中限位条17始终与铰接部22外侧紧贴。限位条17与限位槽16底壁之间具有间隙,铰接部22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块224。需要拆卸继电器时,转动固定臂2直至固定块23与继电器分离,随后固定臂2会因自身重力继续转动直至凸块224与限位条17紧贴,进而使得固定臂2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固定臂2相对于垂直于基座1的状态转动角度为20-35度,因此继电器再安装时无需转动固定臂2过大的角度,省时省力。若想继续转动而将固定臂2拆下,需要人手对固定臂2施加以作用力,使限位条17朝限位槽16底壁弯折即可。

如图2、图5所示,由于不同型号规格的继电器高度往往不同,而固定臂2仅能对应适配其中一种,为此,铰接部22呈弯钩状且开口处为拆卸口221,使得固定臂2能够拆下更换。固定臂2扣住继电器时拆卸口221朝向基座1外侧,且固定臂2受继电器限位而无法朝基座1内侧移动,因此固定臂2扣住继电器无法相对基座1分离,固定效果好。需要拆卸固定臂2时,转动固定臂2至与基座1垂直且固定块23位于基座1底部的状态,此时拆卸口221朝向基座1内侧,然后用食指抵住转动板21中部,大拇指对固定块23施加以作用力,通过杠杆原理,铰接部22便能受到背离基座1的作用力,进而使得铰接部22与铰接轴12分离,拆卸快速便捷,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臂2可以实现固定不同高度继电器的作用,无需更换整个插座。同时固定臂2出现弯折、断裂等质量问题时也可以拆下更换。拆卸口221与铰接轴12过盈配合,即拆卸口221宽度小于铰接轴12直径,固定臂2平时转动过程中不容易相对铰接轴12分离,而需要拆卸时大拇指对固定块23施加以一定作用力即可。

如图6、图7所示,插脚3包括与继电器引脚插接的夹紧部31、与电器导线连接的连接脚33,夹紧部31和连接脚33之间一体连接有插片32。夹紧部31包括两个对称的V形夹紧片,基座1设置有供夹紧部31卡入的容纳槽13,继电器放置在基座1上时引脚插入两个夹紧片之间,进而受到夹紧效果,安装牢固且拆装便捷。容纳槽13底部贯穿设置有供插片32卡入的插孔14,插片32一侧一体连接有往外凸出的倒钩321。

如图8、图9所示,基座1底部设置有供倒钩321卡入的固定槽15,固定槽15与插孔14连通。基座1和插脚3装配时,将插脚3从容纳槽13处插入,插片32插入插孔14的过程中倒钩321发生形变而缩回,直至倒钩321移动至固定槽15处而弹出,进而钩住固定槽15内壁,使得插脚3和基座1难以分离,连接牢靠。

工作过程:

安装继电器时,先将继电器引脚插入插脚3直至完全连接,继电器与基座1紧贴,再转动固定臂2直至定位块24卡入定位槽41,固定块23扣住继电器上端。

需要拆卸固定臂2时,先转动固定臂2至与基座1垂直且固定块23位于基座1底部的状态,然后用食指抵住转动板21中部,大拇指对固定块23施加以作用力,通过杠杆原理,铰接部22便能受到背离基座1的作用力,进而使得铰接部22与铰接轴12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