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982发布日期:2019-11-27 18:4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对流散热的热量多少,取决于机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外,受风速的影响较大,风速越大,散热量就越多;相反,风速越小,散热量也越少。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传统的蓄电池组在使用时,蓄电池的电极与导线长时间接触,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易使电池因高温而损坏,蓄电池组内部导线过多,且不易接牢,使导线与蓄电池之间接触不良,导致蓄电池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蓄电池的电极长时间与导线接触产生高温,易使蓄电池损坏,以及蓄电池组内部导线过多,且不易接牢,使蓄电池组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内部设置有接电孔,且散热框的外壁设置有鳍片,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两侧均安装有风扇,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盒,所述散热盒与第二散热板之间通过外线管相连接,且散热盒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盒的内部安装有与散热框相匹配的框盖,所述框盖的底部设置有与接电孔相匹配的导电柱,且框盖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线管,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内部安装有卡线板,所述卡线板的内部开设有卡线槽,且卡线板的内部设置有插线板,所述插线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接孔,且插线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转接孔,所述风扇和蓄电池均与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线管的直径大于内线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箱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框盖的外部开设有散热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散热框、散热盒、外线管、通风孔和风扇,通过将散热框和框盖卡合固定,可使接电孔和导电柱接触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外部的鳍片上,在第一散热板的风扇作用下,会通过第二散热板内的外线管,对鳍片吹出气流,使鳍片的热量从散热孔流出,进而解决了蓄电池的电极长时间与导线接触产生高温,易使蓄电池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卡线板、卡线槽、第二转接孔、插线板和第一转接孔,内线管内的导线通过外线管进入第二散热板内,可将导线与卡线板上的卡线槽进行卡合固定,接着将导线的一端与插线板上第二转接孔固定连接,由于第二转接孔开设有多处,可同时安装大量导线,导线汇聚的总电流最终通过第一转接孔送入至外部,避免了蓄电池组内部导线过多,不易接牢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导线与电池之间接触不良,使蓄电池组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框盖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箱体、2-鳍片、3-散热框、4-接电孔、5-第一转接孔、6-箱盖、7-第二散热板、8-散热盒、9-通风孔、10-外线管、11-风扇、12-开关、13-第一散热板、14-框盖、15-内线管、16-导电柱、17-插线板、18-卡线板、19-卡线槽、20-第二转接孔、21-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牢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1,蓄电池21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框3,散热框3的内部设置有接电孔4,且散热框3的外壁设置有鳍片2,利用鳍片2可将散热框3上的热量快速散出,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箱盖6,箱盖6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散热板7,第二散热板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板13,第一散热板13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开关12,开关12的两侧均安装有风扇11,第二散热板7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盒8,散热盒8与第二散热板7之间通过外线管10相连接,且散热盒8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9,散热盒8的内部安装有与散热框3相匹配的框盖14,框盖14的底部设置有与接电孔4相匹配的导电柱16,风扇11吹出的气流,通过外线管10可将鳍片2上的热量从通风孔9中带出,进而降低接电孔4与导电柱16长时间接触产生的热量,且框盖14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线管15,第二散热板7的内部安装有卡线板18,卡线板18的内部开设有卡线槽19,且卡线板18的内部设置有插线板17,插线板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接孔20,且插线板17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转接孔5,内线管15内部的导线可与卡线槽19卡合固定,从而保持稳定,将导线的输出端插入第二转接孔20中,通过第一转接孔5可将导线汇聚的电流输出至外部,风扇11和蓄电池21均与开关12电性连接。

为了方便打开第一散热板13,对第二散热板7内的导线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散热板13与第二散热板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内线管15穿过外线管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线管10的直径大于内线管15的直径。

为了提升箱体1与箱盖6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体1与箱盖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风扇11和通风孔9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盖6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罩。

为了提升装置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框盖14的外部开设有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蓄电池组放在箱体1中,然后将框盖14与散热框3卡合固定,可使导电柱16插入接电孔4中,然后将框盖14上部的内线管15塞入外线管10中,内线管15内部的导线会从第二散热板7内部的外线管7端口露出,将导线穿过卡线板18,同时利用卡线槽19将导线固定稳定,接着将导线的输出端插入插线板17上的第二转接孔20中,电流会通过插线板17底部的第一转接孔5进行汇总输出,进而避免了蓄电池组内部导线过多,不易接牢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导线与电池之间的接触不良,使蓄电池组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然后将第一散热板13上的开关12与第一转接孔5相连,接着打开开关12启动风扇11,风扇11的吹出的气流,会沿着第二散热板13内部的外线管10向散热盒8流动,气流通过通风孔9,可将鳍片2上的热量带出,从而降低接电孔4和导电柱16长时间接触产生的温度,解决了蓄电池组的电极长时间与导线接触产生高温,易使蓄电池损坏的问题。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