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2633发布日期:2019-09-29 16: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断路器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方案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手柄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手柄上套滑块,然后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滑块运动,最后实现手柄的运动。现有的方案虽然能够实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手柄运动。但是在手柄上套滑块,这样就会使得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会使整个断路器的高度较高,空间占用较大。而且结构复杂,安装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个断路器的高度较高,空间占用较大,而且结构复杂,安装极为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断路器本体、手柄、轴承、轴和电动操作机构连杆;在所述电动操作机构连杆的一端形成有弯折角度,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连杆形成有弯折角度的一端;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断路器本体之上,所述轴安装于所述手柄之上;所述轴承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内圆通孔,所述轴穿过所述内圆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轴承为万向关节轴承;所述万向关节轴承包括座圈和安装于座圈之内的可相对于所述座圈转动的轴圈;所述轴穿过所述轴圈的内圆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链接装置包括有压板和多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压板5为环形;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分别压在所述座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多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连杆之上;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压板和所述电动操作机构连杆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铆钉;多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均匀安装于所述压板四周,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连杆之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链接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装置;在所述轴的上部外表面位置形成有内圆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穿过所述内圆通孔,将所述轴承的上部位置卡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开口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取消了在手柄上套滑块,然后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滑块运动,最后实现手柄的运动的设计,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整个断路器的高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手柄上的轴穿过电动操作机构连杆上的轴承实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手柄,结构非常的简单,同时占用的空间不大,安装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断路器本体;2、手柄;3、轴承;4、轴;5、压板;6、第一固定装置;7、第二固定装置;8、电动操作机构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手柄与电动操作机构链接装置,包括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在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的左部端头位置形成有弯折。优选的,为向下7°的弯折。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的左部端头的中心位置形成有第一内圆通孔,在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的左部端头的中心位置的周围,均匀分布有多组第二内圆通孔。压板5的中心位置形成有第三内圆通孔,在压板5 的中心位置周围均匀分布有多组第四内圆通孔。轴承3安装于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的左部端头,轴承3穿过第一内圆通孔。轴承3的外表面贴合于第一内圆通孔的内表面。多组第一固定装置6穿过多组第二内圆通孔,再穿过多组第四内圆通孔,将压板5和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固定在一起,轴承3安装于压板5 和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之间。

优选的,轴承3为万向关节轴承。万向关节轴承包括座圈和安装于座圈之内的可相对于座圈转动的轴圈。压板5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压板5为环形。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压在座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压板的下表面与轴承3座圈的上表面相接触,下压板的上表面与轴承3座圈的下表面相接触。多组第一固定装置6穿过多组第二内圆通孔,再穿过多组第四内圆通孔,将压板5和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固定在一起,并把万向关节轴承固定在压板5和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之间。优选的,第一固定装置6为铆钉。

手柄2安装于断路器本体1之上,手柄2的上部形成有凸台,在凸台的上表面位置形成有圆形凹槽。轴4为圆柱形,轴4压制安装在圆形凹槽内,轴4 和手柄2为一体的装置。轴承3的中心位置形成有第五内圆通孔,轴4的上表面穿过第三内圆通孔和第五内圆通孔。轴4和轴承3配合安装,轴4的外表面接触于第三内圆通孔的内表面和第五内圆通孔的内表面。

在轴4的上部外表面的位置形成有第六内圆通孔。第二固定装置7穿过第六内圆通孔,将轴承3的上部位置卡住。优选的,第二固定装置7为开口销。因为轴4固定安装在手柄2之上,轴承3安装于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的左部,进而实现了电动操作机构与断路器手柄的链接。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固定装置6为铆钉,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固定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动操作机构连杆8为为向下7°的弯折,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弯折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固定装置7为开口销,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固定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轴承3为万向关节轴承,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柱形、圆形”等词语,并不是精确的“圆柱形、圆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柱形”的状态,或是其他形状。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