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2632发布日期:2019-09-29 16: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走线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是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从而实现将工件割开。由于激光切割机自身线路的复杂性,因此激光切割机通常会在其线缆和切割头的外部加设一个专门的走线装置,以便于调整线缆和切割头的走线方向。

然而,由于现有的走线装置通常采用一体化结构的设置方式,当走线装置内部的切割头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操作人员不能对切割头进行单独维修或更换,而只能对切割头、线缆以及走线装置进行整体更换,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对走线装置内部的切割头进行及时更换或维修,致使激光切割机的维护成本大幅度地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切割头的维护便捷性的走线装置。

一种走线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容切割头及一端与所述切割头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远离所述切割头的一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槽口;及

第一防护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槽口处以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一防护件和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缺口,所述切割头能够通过所述缺口露出于所述壳体及所述第一防护件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件和所述壳体在开设所述缺口形成的截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并向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的一侧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用于套设于滑动座上,所述切割头滑动设于所述滑动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用于收容所述切割头,所述第二放置区用于收容气路元器件,所述线缆远离所述切割头的一端能够伸进所述第二放置区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线缆的拖链,所述拖链从所述壳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拖链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从壳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用于供所述拖链的穿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设于所述第二槽口处以部分封闭所述第二槽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并用于供所述线缆穿过并连接激光切割机的通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槽口相邻或相对的一侧;及

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于所述第一防护件背离所述第一槽口的一侧。

上述走线装置,在现有一体化结构的走线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将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第一防护件两个部分,当将第一防护件从壳体的第一槽口处拆离后,操作人员即可通过壳体的第一槽口对壳体内部的切割头进行维修与更换,极大地方便了切割头的后期维护,大大降低了切割头的维护成本;此外,第一防护件和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的缺口,切割头能够通过缺口露出于壳体及第一防护件外,从而使得操作人员不用将第一防护件从壳体的第一槽口处拆离即可通过该缺口实时观察切割头的工作情况,并且直接通过缺口对壳体内部的切割头进行维修与更换,进一步地提升了切割头的维护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走线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走线装置与切割头、滑动座及气路元器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走线装置与切割头、滑动座及气路元器件组装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的走线装置10包括壳体100和第一防护件200,壳体100的内部用于收容切割头20及一端与切割头20连接的线缆,线缆远离切割头20的一端能够延伸至壳体100外。壳体100的一侧还设有与壳体100的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槽口110。第一防护件200可拆卸地设于第一槽口110处以打开或封闭第一槽口110。第一防护件200和壳体100的底部设有与壳体100的内部连通的缺口210,切割头20能够通过缺口210露出于壳体100及第一防护件200外。

上述走线装置10,在现有一体化结构的走线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将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壳体100和第一防护件200两个部分,当将第一防护件200从壳体100的第一槽口110处拆离后,操作人员即可通过壳体100的第一槽口110对壳体100内部的切割头20进行维修与更换,极大地方便了切割头20的后期维护,大大降低了切割头20的维护成本;此外,第一防护件200和壳体100的底部设有与壳体100的内部连通的缺口210,切割头20能够通过缺口210露出于壳体100及第一防护件200外,从而使得操作人员不用将第一防护件200从壳体100的第一槽口110处拆离即可通过该缺口210实时观察切割头20的工作情况,并且直接通过缺口210对壳体100内部的切割头20进行维修与更换,进一步地提升了切割头20的维护便捷性。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壳体100用于套设于滑动座30上,切割头20滑动设于滑动座30上,滑动座30用于驱动切割头20沿切割头20的轴向升降。具体的,滑动座30安装在壳体100的底部,并对壳体100起支撑作用。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壳体100的内部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放置区120和第二放置区130,第一放置区120用于收容切割头20,具体的,第一放置区120用于收容切割头20及滑动座30,第二放置区130用于收容气路元器件40,线缆远离切割头20的一端能够伸进第二放置区130并延伸至壳体100外。当将第一防护件200从壳体100的第一槽口110处拆离后,操作人员即可通过壳体100的第一槽口110观察壳体100内部的切割头20和气路元器件40的运行状态,并对该切割头20和气路元器件40进行及时维修与更换。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件200和壳体100在开设缺口210形成的截面朝向壳体100的底部并向壳体100与第一槽口110相对的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用于承载线缆的拖链300,拖链300从壳体100的顶部伸入至壳体100内。走线装置10通过其拖链300收集线缆,线缆的一端连接切割头20,线缆远离切割头20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00外,避免线缆和切割头20暴露在有尘环境中,提高线缆和切割头2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拖链300根据线缆的走线方向设置为U型。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用于安装拖链300的安装件400,安装件400从壳体100的顶部伸入至壳体100内。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壳体100的顶部设有与壳体100的内部连通的第二槽口140,第二槽口140用于供拖链300的穿设。进一步地,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第二防护件500,第二防护件500设于第二槽口140处以部分封闭第二槽口140。第二防护件500能够对壳体100内部的线缆和切割头2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因第二槽口140的开口过大而使线缆和切割头20暴露在有尘环境中,提高线缆和切割头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槽口14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辅助口142和第二辅助口144,第一辅助口142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二辅助口144的开口尺寸,第一辅助口142用于供拖链300的穿设,第二防护件500设于第二辅助口144处以封闭第二辅助口14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400从第二辅助口144伸出至壳体100外。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壳体100上还设有与壳体100的内部连通并用于供线缆穿过并连接激光切割机的通口15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口150设于壳体100的底部。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用于收容线缆的线罩600,线罩600设于壳体100的通口150处。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700,第一加强件700设于壳体100与第一槽口相邻或相对的一侧。第一加强件700能够增强壳体100的强度,同时还可以对壳体100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从而可以提升走线装置10整体的美观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第一侧160、第二侧170、第三侧180及第四侧190,第一侧160和第二侧170相对设置,第三侧180和第四侧190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第一侧160和第二侧170之间。第一槽口110设于第一侧160上,第一加强件700设于第三侧180及第四侧19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700设于第二侧170上。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走线装置10还包括第二加强件800,第二加强件800设于第一防护件200背离第一槽口110的一侧。第二加强件800能够增强第一防护件200的强度,同时还可以对第一防护件200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从而可以提升走线装置10整体的美观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