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3796发布日期:2020-02-04 12:4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在光照下,pn结两边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这两种载流子在pn结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迁移,在pn结两端形成电势差。电子在n型层,空穴在p型层外接负载形成回路,最终消耗复合掉。由于硅片体内存在点缺陷,位错,深能级复合中心,硅片背面不平整等因素,造成光生载流子复合,使负载两端的开路电压,光生电流降低,光电转换效率下降。负载得到的电流电压降低。针对此问题业内通过表面钝化,体钝化等方法消除降低复合引起的问题。如正面制绒,镀减反膜,背面镀膜钝化,电注入体钝化等。特别是目前业内主流高效技术,氧化铝背钝化技术。通过pecvd(plasmaenhancedchemicalvapordeposition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镀一层氧化铝膜再镀一层氮化硅,利用氧化铝对p型晶硅有正向场钝化效应,钝化背面降低复合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此工艺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氧化铝镀膜设备成本,维护成本高。二、由于纳米级氧化铝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吸附空气中水气导致氧化膜钝化效果下降,形成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至发光红外成像)下暗斑。电流电压下降,电池后期应用中衰减快。三、氧化铝背面钝化工艺对材料要求高,业内选择高品质p型单晶硅片。多晶p型硅片钝化效果稍差。氧化铝里有高密度固定负电荷,不利于n型硅片钝化。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太阳能原始硅片;b、对原始硅片进行制绒、酸洗、水洗和吹干处理;c、硅片进行磷扩散处理;d、去除硅片背面以及侧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e、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碱抛刻蚀;f、硅片的正面进行pn结推进;g、在硅片的正面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h、在硅片的背面镀第一氮氧化硅膜,在第一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二氮氧化硅膜,在第二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i、在硅片的背面开窗;j、对硅片进行丝网印刷。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太阳能原始硅片为多晶硅片,且多晶硅片的电阻率6以下,多晶硅片的厚度为120um~230um,多晶硅片的尺寸为157cm×157cm。作为优选:步骤b中,将氢氟酸、硝酸、添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制绒溶液,在制绒溶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24~28wt%,硝酸的含量为40~45wt%,添加剂的含量为0.5~1wt%,余量为水;将原始硅片浸泡在5~10℃的制绒溶液中进行制绒处理,制绒时间控制在30~50分钟,制绒溶液在硅片上刻蚀出凹坑绒面,制绒后,硅片的制绒减薄量控制在0.3~0.5克,硅片的反射率控制在20~25;将氢氟酸、盐酸和水混合形成酸洗液,在酸洗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10~15wt%,盐酸的含量为25~30wt%,余量为水;将硅片在酸洗液中浸泡4~6分钟后取出,硅片用纯水清洗后吹干。作为优选:步骤c中,将硅片置于管式扩散炉内进行磷扩散处理,管式扩散炉的温度控制在800~860℃,管式扩散炉的方块电阻控制在100~110欧姆,磷扩散处理的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通过磷扩散工艺在硅片表面形成一次均匀的pn结,硅片的结深控制在0.2~0.4μm,硅片的表面浓度控制在(2~6)×1020/cm3。作为优选:步骤d中,使用3~5wt%的hf溶液去除硅片背面以及侧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保留正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作为优选:步骤e中,将硅片浸入抛光液中进行碱抛处理4~6分钟,在抛光液中含有10~20wt%的氢氧化钾和1~2wt%的添加剂,余量为水;碱抛后在酸洗液中酸洗5~8分钟,酸洗液中含有8~11wt%的氢氟酸与18~22wt%的盐酸,酸洗后进行纯水清洗,纯水清洗后进行后烘干。添加剂的作用是保护硅片正面pn结不被刻蚀,同时帮助硅片侧面以及背面脱泡加速反应,进而达到抛光效果。平整的背面,表面积小,悬挂键少,界面态好。同时也有利于后面pecvd镀膜沉积。作为优选:步骤f中,将硅片置于600~800℃且无氧无磷源的管式扩散炉进行扩散结推进30~60分钟。pn结推进工艺在硅片表面有限源下活化推进磷。降低表面p浓度,推进结深。得到更均匀的pn结,同时高温钝化体内杂质。将硅表大量间隙式扩散的磷活化成有替位式磷,形成有效掺杂。作为优选:步骤g中,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15~25nm、折射率控制在1.9~2.1,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50~70nm、折射率控制在1.8~2.1。作为优选:步骤h中,通过氨气、硅烷和笑气的体积比控制在1:16:12并反应5分钟,在硅片的背面镀第一氮氧化硅膜,第一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5~15nm、折射率控制在1.7~1.9;通过氨气、硅烷和笑气的体积比控制在1.9:2.5:1并反应5分钟,在第一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二氮氧化硅膜,第二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70~80nm、折射率控制在1.7~1.9;通过将氨气、硅烷的体积比控制在6:1并反应15分钟,在第二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一氮化硅膜,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5~35nm、折射率控制在2.0~2.1;通过将氨气、硅烷的体积比控制在6:1并反应30分钟,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5~35nm、折射率控制在2.0~2.1。作为优选:步骤i中,利用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25~30瓦的激光器,在硅片背面烧熔出虚实相间的线条,虚实比为2:3,虚实线条间距控制在0.8~1.2mm。作为优选:步骤j中,先在硅片的背面使用背电极浆液进行印刷,印刷后在350~400℃下烘干,得到背电极,其中,背电极浆液为银或银铝为主的混合物;再在硅片的背面印刷出铝背场,印刷后在350~400℃下烘干;然后在硅片的正面印刷出正面电极,印刷后在350~400℃下烘干;最后硅片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700~800℃,带速控制在5000~5500mm/min。本发明的工艺可以降低设备成本,本发明的工艺在硅片的背面镀两层氮氧化硅膜和两层氮化硅膜,因为氮化硅膜有一定的反射效果,将透过氮化硅膜到达背面的光反射到氮化硅膜内,二次吸收,降低了电池近红外光寄生吸收引起的电流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每个实施例步骤b中使用的添加剂由晶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型号为jl-30b,该添加剂的主要物质为柠檬酸钠、聚乙烯醇、水解聚马来酸酐、氟碳表面活性剂与水。以下每个实施例步骤e中使用的添加剂由晶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型号为pl-100,该添加剂的主要物质为缓冲剂硫酸钠、高效促进剂壬基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脱泡剂弱酸盐。实施例1一种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太阳能原始硅片,所述太阳能原始硅片为多晶硅片,且多晶硅片的电阻率6以下,多晶硅片的厚度为175um,多晶硅片的尺寸为157cm×157cm;b、将氢氟酸、硝酸、添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制绒溶液,在制绒溶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24wt%,硝酸的含量为40wt%,添加剂的含量为0.5wt%,余量为水,将原始硅片浸泡在5℃的制绒溶液中进行制绒处理,制绒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制绒溶液在硅片上刻蚀出类似条形面包的凹坑绒面,制绒后,硅片的制绒减薄量控制在0.3克,硅片的反射率控制在20%;将氢氟酸、盐酸和水混合形成酸洗液,在酸洗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10wt%,盐酸的含量为25wt%,余量为水,将硅片在酸洗液中浸泡4分钟后取出,硅片用纯水清洗后吹干;c、将硅片置于管式扩散炉内进行磷扩散处理,管式扩散炉的温度控制在800℃,管式扩散炉的方块电阻控制在110欧姆,磷扩散处理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通过磷扩散工艺在硅片表面形成一次均匀的pn结,硅片的结深控制在0.2μm,硅片的表面浓度控制在2×1020/cm3;d、使用3wt%的hf溶液去除硅片背面以及侧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保留正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e、将硅片浸入抛光液中进行碱抛处理4分钟,在抛光液中含有10wt%的氢氧化钾和1wt%的添加剂,余量为水;碱抛后在酸洗液中酸洗5分钟,酸洗液中含有8wt%的氢氟酸与18wt%的盐酸,酸洗后进行纯水清洗,纯水清洗后进行后烘干;f、将硅片置于600℃且无氧无磷源的管式扩散炉进行扩散结推进30~60分钟;g、在硅片的正面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15nm、折射率控制在1.9,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50nm、折射率控制在1.8;h、将硅片的背面镀第一氮氧化硅膜,在第一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二氮氧化硅膜,在第二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5nm、折射率控制在1.7,第二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70nm、折射率控制在1.7,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5nm、折射率控制在2.0,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5nm、折射率控制在2.0。i、利用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25瓦的激光器,在硅片背面烧熔出虚实相间的线条,虚实比为2:3,虚实线条间距控制在0.8mm。j、先在硅片的背面使用背电极浆液进行印刷,印刷后在350℃下烘干,得到背电极,其中,背电极浆液为银或银铝为主的混合物;再在硅片的背面印刷出铝背场,印刷后在350℃下烘干;然后在硅片的正面印刷出正面电极,印刷后在350℃下烘干;最后硅片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700℃,带速控制在5000mm/min。实施例1得到的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的性能参数见表1。表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串联电阻并联电阻填充因子转换效率现有技术0.6687v9.472a0.0017ω412.54ω80.18%20.67%实施例10.6697v9.468a0.0018ω281.80ω80.03%20.65%绝对差-0.001v0.004a-0.0001ω130.74ω0.15%0.02%实施例2一种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太阳能原始硅片,所述太阳能原始硅片为多晶硅片,且多晶硅片的电阻率6以下,多晶硅片的厚度为230um,多晶硅片的尺寸为157cm×157cm;b、将氢氟酸、硝酸、添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制绒溶液,在制绒溶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28wt%,硝酸的含量为45wt%,添加剂的含量为1wt%,余量为水,将原始硅片浸泡在10℃的制绒溶液中进行制绒处理,制绒时间控制在50分钟,制绒溶液在硅片上刻蚀出类似条形面包的凹坑绒面,制绒后,硅片的制绒减薄量控制在0.5克,硅片的反射率控制在25%;将氢氟酸、盐酸和水混合形成酸洗液,在酸洗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15wt%,盐酸的含量为30wt%,余量为水,将硅片在酸洗液中浸泡6分钟后取出,硅片用纯水清洗后吹干;c、将硅片置于管式扩散炉内进行磷扩散处理,管式扩散炉的温度控制在860℃,管式扩散炉的方块电阻控制在100欧姆,磷扩散处理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通过磷扩散工艺在硅片表面形成一次均匀的pn结,硅片的结深控制在0.4μm,硅片的表面浓度控制在6×1020/cm3;d、使用5wt%的hf溶液去除硅片背面以及侧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保留正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e、将硅片浸入抛光液中进行碱抛处理6分钟,在抛光液中含有20wt%的氢氧化钾和2wt%的添加剂,余量为水;碱抛后在酸洗液中酸洗8分钟,酸洗液中含有11wt%的氢氟酸与22wt%的盐酸,酸洗后进行纯水清洗,纯水清洗后进行后烘干;f、将硅片置于800℃且无氧无磷源的管式扩散炉进行扩散结推进60分钟;g、在硅片的正面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5nm、折射率控制在2.1,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70nm、折射率控制在2.1;h、将硅片的背面镀第一氮氧化硅膜,在第一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二氮氧化硅膜,在第二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15nm、折射率控制在1.9,第二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80nm、折射率控制在1.9,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35nm、折射率控制在2.1,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35nm、折射率控制在2.1。i、利用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30瓦的激光器,在硅片背面烧熔出虚实相间的线条,虚实比为2:3,虚实线条间距控制在1.2mm。j、先在硅片的背面使用背电极浆液进行印刷,印刷后在400℃下烘干,得到背电极,其中,背电极浆液为银或银铝为主的混合物;再在硅片的背面印刷出铝背场,印刷后在400℃下烘干;然后在硅片的正面印刷出正面电极,印刷后在400℃下烘干;最后硅片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800℃,带速控制在5500mm/min。实施例2得到的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的性能参数见表2。表2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串联电阻并联电阻填充因子转换效率现有技术0.6687v9.472a0.0017ω412.54ω80.18%20.67%实施例20.6666v9.438a0.0015ω283.48ω80.58%20.63%绝对差0.0006v0.012a0.0001ω129.06ω-0.4%0.04%实施例3一种应用在多晶硅片上简化的背面钝化电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太阳能原始硅片,所述太阳能原始硅片为多晶硅片,且多晶硅片的电阻率6以下,多晶硅片的厚度为180um,多晶硅片的尺寸为157cm×157cm;b、将氢氟酸、硝酸、添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制绒溶液,在制绒溶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26wt%,硝酸的含量为40~45wt%,添加剂的含量为0.8wt%,余量为水,将原始硅片浸泡在8℃的制绒溶液中进行制绒处理,制绒时间控制在40分钟,制绒溶液在硅片上刻蚀出类似条形面包的凹坑绒面,制绒后,硅片的制绒减薄量控制在0.4克,硅片的反射率控制在22%;将氢氟酸、盐酸和水混合形成酸洗液,在酸洗液中,氢氟酸的含量为12wt%,盐酸的含量为28wt%,余量为水,将硅片在酸洗液中浸泡5分钟后取出,硅片用纯水清洗后吹干;c、将硅片置于管式扩散炉内进行磷扩散处理,管式扩散炉的温度控制在830℃,管式扩散炉的方块电阻控制在105欧姆,磷扩散处理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通过磷扩散工艺在硅片表面形成一次均匀的pn结,硅片的结深控制在0.3μm,硅片的表面浓度控制在4×1020/cm3;d、使用4wt%的hf溶液去除硅片背面以及侧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保留正面的磷硅玻璃和pn结;e、将硅片浸入抛光液中进行碱抛处理5分钟,在抛光液中含有15wt%的氢氧化钾和1.5wt%的添加剂,余量为水;碱抛后在酸洗液中酸洗7分钟,酸洗液中含有9wt%的氢氟酸与20wt%的盐酸,酸洗后进行纯水清洗,纯水清洗后进行后烘干;f、将硅片置于700℃且无氧无磷源的管式扩散炉进行扩散结推进50分钟;g、在硅片的正面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20nm、折射率控制在2.0,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60nm、折射率控制在2.0;h、将硅片的背面镀第一氮氧化硅膜,在第一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二氮氧化硅膜,在第二氮氧化硅膜上镀第一氮化硅膜,在第一氮化硅膜上镀第二氮化硅膜;第一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10nm、折射率控制在1.8,第二氮氧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75nm、折射率控制在1.8,第一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30nm、折射率控制在2.05,第二氮化硅膜的厚度控制在30nm、折射率控制在2.05。i、利用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27瓦的激光器,在硅片背面烧熔出虚实相间的线条,虚实比为2:3,虚实线条间距控制在1.0mm。j、先在硅片的背面使用背电极浆液进行印刷,印刷后在375℃下烘干,得到背电极,其中,背电极浆液为银或银铝为主的混合物;再在硅片的背面印刷出铝背场,印刷后在375℃下烘干;然后在硅片的正面印刷出正面电极,印刷后在375℃下烘干;最后硅片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750℃,带速控制在5250mm/min。实施例3得到的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的性能参数见表3。表3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串联电阻并联电阻填充因子转换效率现有技术0.6687v9.472a0.0017ω412.54ω80.18%20.67%实施例30.6681v9.460a0.0016ω438.96ω80.36%20.67%绝对差0.0006v0.012a0.0001ω-16.42ω-0.18%0%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氧化铝背钝化工艺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工艺不稳定、原料硅片硅引起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在硅片的背面镀两层氮氧化硅膜,这样的工艺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可以利用现有的pecvd设备实现,无需新购。本发明中的氮氧化硅膜和硅片本体有良好的界面态,同时碱抛平整背面更利用钝化效果提升。本发明的工艺增加了硅片的正面进行pn结推进步骤,使pn结更均匀,提高硅片少子寿命。本发明在硅片的正面镀两层氮化硅膜,在硅片的背面镀两层氮氧化硅膜和两层氮化硅膜,因为氮化硅膜有一定的反射效果,将透过氮化硅膜到达背面的光反射到氮化硅膜内,二次吸收,降低了电池近红外光寄生吸收引起的电流下降。本发明在硅片的背面镀两层氮氧化硅膜和两层氮化硅膜,双层氮氧化硅+双层氮化硅的钝化提效原理是:氮氧化硅及氮化硅里有大量的氢,可以钝化硅界面悬挂键,及钝化硅体内缺陷,而多晶p型硅片体内缺陷多钝化效果好。同时特殊的碱抛工艺,大幅度降低背表面悬挂键,得到优良的背表面界面态,此外特定厚度的氮氧化硅和氮化硅对特定波段光有全反射(厚度=波长/4),反射到硅体光二次吸收提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