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1964发布日期:2020-03-20 05:3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注塑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械手。



背景技术:

注塑机械手在批量化生产组装过程中其电气布线是一项重复性、可复制性强但又繁杂的工作。目前注塑机械手主要采用点对点硬接线的布线方式,这种布线方式使用的电缆数量繁多、接线复杂,生产组装的周期长,点到点间的布线难度随着布线距离、拐弯的增加而加大,接线出错率高,线路排查难度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对装配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需要专业电工熟读电气原理图后方可完成接线,导致生产组装的人力成本高。

为了应对注塑机械手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亟需一种可复制性更强且更简便可靠的布线方案以进一步降低其生产组装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机械手,实现注塑机械手的电气连接模块化,解决注塑机械手由于拖链空间狭小、布线距离长以及拐弯处多且拐弯角度大所引起的本体线布线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塑机械手。所述注塑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的动力线部分和编码器线部分、控制柜动力线部分和编码器线部分、以及连接机械手本体动力线部分和控制柜动力线部分的动力拖链线和连接注塑机械手本体编码器线部分和控制柜编码器线部分的编码器拖链线;机械手本体中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集中连接至机械手本体上的集线盒输入端,在集线盒输出端将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控制柜内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动力拖链线包括其两端的第二动力线连接器,能够分别连接机械手本体上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控制柜上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编码器拖链线包括其两端的第二编码线连接器,能够分别连接机械手本体上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和控制柜上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为母头,第二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为公头。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为公头,第二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为母头。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一和第二动力线连接器为重载连接器。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一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为重载连接器。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通过各个第一类型连接器连接至机械手本体上的集线盒的输入端。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一类型连接器为圆形连接器。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通过各个第二类型连接器引出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第二类型连接器为矩形连接器。

可选地,对于所述注塑机械手,动力拖链线和/或编码器拖链线包括高柔屏蔽拖链电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将注塑机械手的电缆分类并集成为本体线、动力拖链线、编码器拖链线、动力连接线和编码器连接线这五类线束,与注塑机械手机械结构相匹配,使机械手组装成型后还能够方便地、快速地进行分拆、重装。注塑机械手的机械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横行轴和控制柜等模块的电气连接与其机械结构相匹配,各模块能够快速分离、重装,解决了运输时需要拆卸而到客户现场后再拼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难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通过使用连接器将机械手本体上电缆进行分段和分类处理,使注塑机械手电气连接实现模块化,解决注塑机械手由于拖链空间狭小、布线距离长以及拐弯处多且拐弯角度大所引起的本体线布线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实现了注塑机械手的电气模块化,装配人员只需将传感器、电机和控制柜等预留的接口与经出厂已检验合格的带有连接器的线束插接起来即可,连接可靠,降低了出错后线路排查的难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接线作业人员只需将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对接起来便可完成布线,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不合格率、故障率和售后维护风险,减少了工作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对装配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示例提供的注塑机械手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机械手本体的布线图。

图4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控制柜动力线部分的布线图;

图5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控制柜编码器线部分的布线图;

图6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动力拖链线的布线图;

图7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编码器拖链线的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五轴注塑机械手本体包括主臂轴110(y1轴)、副臂轴120(y2轴)、引拔轴130(x1轴和x2轴)、以及横行轴140(z轴),还包括集线盒150和控制柜160。

图2为一个示例提供的注塑机械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210的动力线部分和编码器线部分、控制柜动力线部分220和编码器线部分230、以及连接机械手本体动力线部分和控制柜动力线部分220的动力拖链线240和连接注塑机械手本体编码器线部分和控制柜编码器线部分230的编码器拖链线250。图3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机械手本体的布线图。图4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控制柜动力线部分的布线图。图5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控制柜编码器线部分的布线图。图6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动力拖链线的布线图。图7为一个示例提供的图2中所示的编码器拖链线的布线图。

如图1~图7所示,机械手本体210中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集中连接至机械手本体210上的集线盒输入端,在集线盒输出端将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控制柜内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动力拖链线240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第二动力线连接器,能够分别连接机械手本体210上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控制柜上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编码器拖链线250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第二编码线连接器,能够分别连接机械手本体210上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和控制柜上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

如图2~图7所示,通过使用连接器可实现电气模块化,将分散在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集中连接至机械手本体210上的集线盒的输入端。另外,为了消除信号干扰,在集线盒的输出端将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即为机械手本体线。类似地,在控制柜端将柜内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动力拖链线240通过其两端的两个第二动力线连接器连接在本体线端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控制柜端的第一动力线连接器之间,编码器拖链线250通过其两端的两个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连接在本体线端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和控制柜端的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之间。图3中的虚线框部分为集线盒的内部线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为母头,第二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为公头。作为该实施方式的替换方式,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为公头,第二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为母头。

第一动力线连接器和第二动力线连接器可以为重载连接器。第一编码器线连接器和第二编码器线连接器可以为重载连接器。为了动力线连接器与编码器线连接器启动防呆作用,动力线连接器可以采用24针连接器,编码器线连接器可以采用25针连接器。

为了与机械手的机械结构相匹配以便于电气布线,可以在各组成部分上均留有连接器接口。例如,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可以分别通过各个第一类型连接器连接至机械手本体210上的集线盒的输入端。其中,第一类型连接器可以为圆形连接器。再例如,设置于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上的动力线和编码器线可以分别通过各个第二类型连接器引出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和横行轴。其中,第二类型连接器可以为矩形连接器。动力拖链线240和/或编码器拖链线250可以包括高柔屏蔽拖链电缆。高柔屏蔽拖链电缆可以耐热耐油的高柔屏蔽拖链电缆。

组装时只需将连接器的公头插接到对应的母头上即可完成布线要求,工作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对装配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大大的降低,人力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时,可将机械手的动力拖链线240与动力连接线分离、编码器拖链线250和编码器连接线分离即可将机械手进行快速拆卸且便于包装,到客户现场后将机械手的动力拖链线240与动力连接线连接、编码器拖链线250和编码器连接线连接即可能快速的将机械手拼接起来,杜绝了生产组装、现场安装过程中接线出错的风险,降低售后维护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将注塑机械手的电缆分类并集成为本体线、动力拖链线240、编码器拖链线250、动力连接线和编码器连接线这五类线束,与注塑机械手机械结构相匹配,使机械手组装成型后还能够方便地、快速地进行分拆、重装。注塑机械手的机械主臂轴、副臂轴、引拔轴、横行轴和控制柜等模块的电气连接与其机械结构相匹配,各模块能够快速分离、重装,解决了运输时需要拆卸而到客户现场后再拼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难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通过使用连接器将机械手本体上电缆进行分段和分类处理,使注塑机械手电气连接实现模块化,解决注塑机械手由于拖链空间狭小、布线距离长以及拐弯处多且拐弯角度大所引起的本体线布线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实现了注塑机械手的电气模块化,装配人员只需将传感器、电机和控制柜等预留的接口与经出厂已检验合格的带有连接器的线束插接起来即可,连接可靠,降低了出错后线路排查的难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塑机械手,接线作业人员只需将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对接起来便可完成布线,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不合格率、故障率和售后维护风险,减少了工作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对装配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降低了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