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436发布日期:2019-10-22 21:1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体验的不断提升,智能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相应地,人们对MP3、手机、数码相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体验也越来越被设计者所重视。以智能电子产品的其中一个组成部件为例,如智能电子产品都会设置有按键,按键包括电源按键和音量按键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设计者所研发的按键组件的差异,往往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按键按压不到开关,按键与开关之间接触不良导致相应的功能失效;二是按压时按键复不了位或者出现卡住的现象。智能电子产品存在的以上问题,带来了极差的用户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解决按键组件在按压使用过程中产生摇摆,键帽卡住不能恢复原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组件,包括支撑部、小板和键帽;所述支撑部两端弯曲延伸有两个弧形臂,两个所述弧形臂的端点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小板上设有按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键帽插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圈凸起的裙边,所述裙边的高度低于键帽的按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间设有施压部,所述空腔收容所述连接部,所述施压部抵顶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裙边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弧形臂相配合的缺口,所述弧形臂与所述缺口过盈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包裹于所述按键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和所述按键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的制作材料包括ABS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键帽相适配的按键孔;所述小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侧面上;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壳体内侧;所述键帽插接在按键孔上,所述键帽部分设于所述按键孔,且突出于所述壳体之外。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支撑部的回弹性能,防止键帽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摇摆,且键帽可以稳定恢复原位,使用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小板,2、支撑部,3、键帽,4、缺口,5、裙边,6、施压部,7、按键,8、连接柱,9、连接部,10、连接孔,11、移动终端,12、按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包括支撑部2、小板1和键帽3;所述支撑部2两端弯曲延伸有两个弧形臂,两个所述弧形臂的端点分别设置有连接部9,所述小板1上设有按键7,所述连接部9与所述按键7连接,所述键帽3插接在所述连接部9上。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两端弯曲延伸有两个弧形臂,所述支撑部2呈“S”型结构;两个所述弧形臂的端点分别设置有连接部9,即在“S”型结构的首尾两端点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部9。所述小板1为电路板,优选地,所述小板1为柔性印刷电路板(英文全称为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所述小板1上设有按键7,所述按键7与所述小板1上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当用户点击或者长按按键7,把按压动作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按压动作信息转化,进而传递给小板1,小板1被触发并执行对应功能;所述连接部9与所述按键7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臂的连接部9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键帽3相匹配的插接结构,所述键帽3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连接部9上。键帽3通过所述支撑部2来与小板1上的按键7结合,可以理解的,键帽用于承受外部的施加的作用力,同时将所述作用力传递给支撑部;小板为控制电路功能实现的载体;支撑部作为小板与键帽之间连接的桥梁,相当于一个触发小板工作的开关。当用户点击或者长按键帽3时,键帽3受到用户按压的作用力即压力,键帽3受力下压时将所受压力传递到支撑部2,支撑部2受力按压与其结合的按键7,按键7受到作用力从而触发小板1上的控制电路,进而控制电路实现相对应的功能选择。通过利用支撑部2的回弹性能,防止键帽3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摇摆,且键帽3可以稳定恢复原位,使用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7可以是音量按键,也可以是电源按键等等,本方案选的是音量按键,相对应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音量,当点击或长按键帽3时,实现增加音量的功能,或者实现减少音量的功能。

参照图4和图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圈凸起的裙边5,所述裙边5的高度低于键帽3的按压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键帽3的底部的四周形成一圈凸起的裙边5,裙边5的高度低于键帽3的按压面,裙边5具有一定刚性,不易变形,在装配时,可以方便通过裙边5将键帽3与壳体固定结合,比如通过胶水固定形成密封的空间,这样可以防止灰尘或者防止水滴通过间隙进入壳体,对壳体内部的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当键帽3出现松脱现象时,键帽3的裙边5可以防止键帽3掉出壳体。

参照图4和图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间设有施压部6,所述空腔收容所述连接部9,所述施压部6抵顶所述连接部9。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裙边5设置于所述键帽3底部外侧并且朝键帽3外侧延伸,所述裙边5围合所述键帽3形成一空腔,在空腔内壁中间设置施压部6,所述施压部6从空腔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所述裙边5的最低端端面,当所述空腔收容所述弧形臂,所述施压部6底端端面抵顶所述弧形臂。

参照图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裙边5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弧形臂相配合的缺口4,所述弧形臂与所述缺口4过盈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键帽3的裙边5设置一个缺口4,当键帽3与弧形臂结合时,具有防呆的效果,转配过程中若键帽3装反了则是安装不进去的,易于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操作简单;所述弧形臂贯穿所述缺口4后,所述缺口4与所述弧形臂过盈配合连接固定,通过键帽3的裙边5缺口4与弧形臂扣合在一起,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不易脱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密封体包裹于所述按键7的外表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按键7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所述密封体为硅胶材质,所述密封体包裹于所述按键的外表面上,从而使所述按键7与所述密封体形成一体结构,指的是密封体包裹在按键7的外表面上,密封体再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不仅起到固定作用,还能使得按键7被密封起来,从而达到防水目的,提高按键7的防水效果,同时硅胶材质手感好,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2和图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按键7上设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部9上设有与连接柱8相匹配的连接孔10。

在该实施例中,按键7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与按键7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柱8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部9上设有连接孔10,所述连接孔10的孔径略大于圆柱体底面直径,所述连接柱8与弧形臂的连接部9上的连接孔10扣合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柱8除了为圆柱体,也可以为棱柱体、长方体等等,此处不做限制。

参照图2、图4和图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和所述按键7的数量均为两个。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键帽3呈“+”字结构,另一个所述键帽3呈“-”字结构,通过“+”和“-”的结构标识,在装配时可以防止安装错误,导致键帽3与按键7实现功能不一致,两个所述键帽3通过两个所述弧形臂上的连接部9分别与两个所述按键7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键帽3的制作材料包括ABS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ABS(英文全称为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以下简称ABS工程塑料),所述键帽3的制作材料为ABS材料。这是键帽3结构的优选材料,通过该材料能够实现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

综上所述该按键组件,通过利用支撑件的回弹性能,防止按键7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摇摆,且按键7可以稳定恢复原位,使用更稳定。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11,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12。

上述移动终端11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键帽3相适配的按键孔;所述小板1设于所述壳体内侧面上;所述支撑部2固定在壳体内侧;所述键帽3插接在按键孔上,且突出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形成与键帽3相适配的按键孔,小板1设置有若干小孔,通过小孔将小板1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面上,支撑部2位于小板1与壳体内侧面之间,键帽3与支撑部2连接后从从壳体的按键孔内穿出,所述键帽3部分设于所述按键孔,另一部分露于所述壳体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11,采用上述任一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12,其中移动终端11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机器人、平板电脑等等,此处不做穷举。综上所述该按键组件12,通过利用支撑部2的回弹性能,防止键帽3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摇摆,且键帽3可以稳定恢复原位,使用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