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098发布日期:2020-02-21 20:2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挤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挤出机。



背景技术:

线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铜丝进行挤包作业,即在铜丝的表面包裹一层用于保护线芯的内护层,内护层将铜丝或者其他的金属丝与外界隔离起来,达到绝缘的效果。

现有内护层的原料一般是硅烷交联聚乙烯粒子通过挤出机的加热挤出而制成;现有的挤出机自动化程度都较高,在挤出机的进料口的上部都设置有储料槽,在挤出机工作时,储料槽内的原料粒子会自动线进料口内加料,当储料槽内的物料使用完之后,在对储料槽进行加料即可,操作方便,减轻了工人的操作强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现有的储料槽为金属制成,如铝合金、铁块焊接而成,从外面看不到储料槽内原料粒子的对少,且储料槽设置都比较高,操作人员每次需要使用爬梯爬到储料槽高度处,才能够观察到储料槽内物料的情况,操作麻烦,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挤出机,能够更加方便的观察到储料槽内物料的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缆挤出机,包括挤出机进料口、设置于进料口的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入储料槽内腔的通孔,所述储料槽上远离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通孔相互连通的沉孔,所述沉孔上嵌入安装有圆形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圆形安装套上开设有供透明玻璃安装的安装环槽;

所述安装套上一体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储料槽上开设有供连接柱嵌入安装且与通孔相互连通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柱的厚度相遇安装孔的深度,所述储料槽上设置有用于堵住安装孔的堵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与透明玻璃相互配合,能够透过透明玻璃观察到储料槽内部物料的使用情况,不需要爬梯子,操作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沉孔的设置,使得安装套安装在储料槽上之后,储料槽的上表面与出料口的上表面相互齐平,安装环槽的设置,使得透明玻璃安装在安装套上之后,安装套的上表面与透明玻璃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使得其他的物体不易将透明玻璃挂怀,提高透明玻璃的使用寿命。堵块的设置,能够将连接柱固定在储料槽上,从而使得安装套固定在储料槽上,提高安装套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槽上开设供连接柱旋转限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安装孔以及通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的设置,当连接柱安装至安装孔中之后,再旋转安装套,使连接柱旋转至限位孔中,再将堵块安装至安装孔上,限制连接柱的旋转,从而使得连接柱安装在限位孔上不易脱落,而又由于连接柱与安装套一体设置,从而使得安装套固定在储料槽上不易脱落,提高安装套安装在储料槽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离储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旋转的旋转柱,所述储料槽上开设有供旋转柱旋转且与限位孔连通的旋转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套安装至沉孔上之后,手指不好在安装套上找到着力点,所以将连接柱旋转至限位孔上不方便,而旋转柱与旋转槽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安装套握持住,从而旋转安装套的时候更加方便,提高安装套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钩,所述储料槽上开设有供固定钩相互卡接固定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钩与固定槽相互配合,当将堵块安装至安装孔上时,只需使固定钩与固定槽相互卡接,即可将堵块固定在储料槽上,操作方便,提高堵块的安装效率,且连接也稳定,堵块安装上之后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套上开设有引导透明玻璃安装且与安装环槽相互连通的第一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面的设置,使得在安装透明玻璃的时候更加方便,不需要将透明玻璃刻意对准安装环槽,可由第一引导面的引导将透明玻璃安装在安装套的环状环槽上,操作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槽上开设有引导安装套安装且与沉孔相互连通的第二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导面的设置,使得安装套的安装更加方便,不需将安装套刻意的对准沉孔,可由第二引导面的引导将安装套安装至沉孔上,提高安装套安装的效率,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远离储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远离连接柱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的设置,当连接柱旋转至限位孔中之后,橡胶片由于具有形变的特性,自身发生形变,形变之后的橡胶片将连接柱与限位孔之间的缝隙全部填满,使得连接柱与限位孔之间形成一定的阻尼效果,使得连接柱不会滑落回安装孔中,从而使得在安装堵块时不会受到连接柱的限制,提高堵块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橡胶片靠近连接柱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供固定柱插入固定且与固定柱一一对应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与固定孔相互配合,在安装橡胶片时,只需要将固定柱对准固定孔,在将固定柱插入于固定孔中,即可将橡胶片安装在连接柱上,操作方便,提高橡胶片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上远离橡胶片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接环也是橡胶材质制成,当固定柱插入于固定孔中之后,卡机环自身发生形变,形变之后的卡接环将固定柱与固定槽之间的缝隙填满,使得固定柱与固定孔之间形成一定的阻尼效果,从而使得橡胶片安装在连接柱上之后不易脱落,提高橡胶片安装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透明玻璃的设置,能够直接观察到储料槽内物料的使用情况,操作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连接柱与堵块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套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储料槽上,提高安装套安装的稳定性;

3.固定柱与固定孔相互配合,使得橡胶片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连接柱上,且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线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料槽上安装套与透明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套与透明玻璃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安装孔与限位孔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安装孔与堵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连接柱与橡胶片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7是连接柱与橡胶片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中,1、进料口;2、储料槽;3、通孔;4、沉孔;5、安装套;6、透明玻璃;7、安装环槽;8、连接柱;9、安装孔;10、堵块;11、限位孔;12、旋转柱;13、旋转槽;14、固定钩;15、固定槽;16、第一引导面;17、第二引导面;18、橡胶片;19、防滑纹路;20、固定柱;21、固定孔;22、卡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线缆挤出机,包括挤出机进料口1、设置于进料口1上的储料槽2,储料槽2的侧壁上安装有透明玻璃6,透明玻璃6的高度靠近出料口的高度,通过透明玻璃6能够清楚的看到储料槽2内的物料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判断是否需要向储料槽2内添加物料。

参照图2、3所示,储料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入储料槽2内腔的通孔3,储料槽2上远离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通孔3相互连通的沉孔4,沉孔4上嵌入安装有圆形的安装套5,安装套5为塑料材质制成;嵌入槽的深度与安装套5的厚度相等,当安装套5安装至沉孔4上之后,安装套5的表面与储料槽2的表面齐平;储料槽2上还开设有引导安装套5安装且与沉孔4相互连通的第二引导面17,在安装时只需要顺着第二引导面17就能将安装套5安装在沉孔4上。

安装套5上开设有供透明玻璃6安装的安装环槽7,透明玻璃6是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在安装套5上的安装环槽7上,安装套5上开设有引导透明玻璃6安装且与安装环槽7相互连通的第一引导面16。

参照图3、4所示,安装套5上一体设置有若干连接柱8,连接柱8均匀分布在安装套5外侧壁上,本使用新型中连接柱8设置有四个,储料槽2上开设有供连接柱8嵌入安装且与通孔3相互连通的安装孔9,且连接柱8的厚度小于安装孔9的深度,储料槽2上设置有用于堵住安装孔9的堵块10,将安装套5安装至沉孔4上之后,再安装好堵块10,从而将安装套5固定在沉孔4中不易脱落。

储料槽2上开设供连接柱8旋转限位的限位孔11,限位孔11与安装孔9以及通孔3相互连通;连接柱8远离储料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旋转的旋转柱12,储料槽2上开设有供旋转柱12旋转且与限位孔11连通的旋转槽13。在将连接柱8安装至安装孔9上之后,在顺时针旋转旋转柱12,将连接柱8旋转至限位孔11中,在将堵块10完全堵住安装孔9,从而限制连接柱8的旋转,提高安装套5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3、5所示,堵块10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钩14,储料槽2上开设有供固定钩14相互卡接固定的固定槽15。将堵块10安装至安装孔9上之后,旋转堵块10使得固定钩14卡接至固定槽15中。

参照图6、7所示,连接柱8远离储料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片18,橡胶片18远离连接柱8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防滑纹路19。橡胶片18靠近连接柱8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柱20,连接柱8上开设有供固定柱20插入固定且与固定柱20一一对应的固定孔21,固定柱20上远离橡胶片18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接环22,将固定固定插入至固定孔21中之后,卡接环22挤入到固定柱20与固定孔21的缝隙中,提高固定柱20安装的稳定性。

安装过程:

1、将透明玻璃6靠近安装套5的一侧涂上环氧树脂胶水,并黏贴固定在安装套5上;

2、将安装套5固定在沉孔4上,并顺时针旋转旋转柱12,使得连接柱8旋转至限位孔11中;

3、安装堵块10,使固定钩14与固定槽15卡接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