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4135发布日期:2020-07-31 21:3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变压器是采用导电材料制作保护盒兼作低压绕组,具有结构紧凑、损耗小的特点,但是在加工时必须采用焊接技术,而且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绝缘很难处理,这增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而副边采用外壳式,横截面面积不大,不容易实现大电流的输出。

为此,申请人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1083167a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铁芯、原边绕组、副边,副边由隔开有一定的距离的左座体、右座体组成,左座体、右座体上分别开有左凹槽、右凹槽,左凹槽将左座体分成相连的左中柱和左外座体;右凹槽将右座体分成相连的右中柱和右外座体;左、右凹槽中放置有铁芯和原边绕组,原边绕组和副边之间、原边绕组和铁芯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层。以上变压器的结构简单,免除焊接,既简化了变压器的制造难度。

然而,上述变压器具有以下不足:1.当需要实现大电流的输出时,需要将两个以上的变压器的输出电路进行一一并联,导致组装连接的工序非常繁琐和复杂,还容易出现错接的情况;2.左座体、右座体需要单独制作,且必须保证左座体与右座体的尺寸和形状能够相互匹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3.左凹槽位于左中柱与左外座体之间,右凹槽位于右中柱与右外座体之间,因此,左凹槽、右凹槽的加工制造难度较大;4.左座体和右座体的冷却回路相互独立,需要单独加工成型,且进行拼接组合,非常不便。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变压器中存在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组装生产简便、可供大电流通过的变压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副边主体,所述副边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空间,各个安装空间内均设有与副边主体相连的第一柱体,所述副边主体上连接有中心抽头,所述中心抽头与所述第一柱体相隔离,所述中心抽头上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副边主体相隔离,所述副边主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皆为可供大电流通过的实体结构,各个安装空间共用一个一体结构的副边主体,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铁芯和绕设在所述铁芯上的原边绕组,所述铁芯和原边绕组位于所述第一柱体与副边主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柱体与副边主体之间,所述原边绕组与副边主体之间、所述铁芯与原边绕组之间均设有绝缘层。以上变压器结构的副边主体为一体结构,副边主体上的所有安装空间共用一个副边主体,每个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中心抽头与副边主体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双输出电路的变压器单元,副边主体作为各个变压器单元的公共的输出电极,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组装产品所需的时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开设在所述副边主体上并与所述铁芯和原边绕组相匹配的安装沉孔,所述第一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沉孔上,所述第一柱体的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沉孔内,所述第二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抽头上,第二柱体的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沉孔内。所述第一柱体、副边主体和中心抽头之间构成一个耦合回路,第二柱体、中心抽头和副边主体之间构成另一个耦合回路,以安装沉孔作为安装空间来容置铁芯和原边绕组,结合上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副边主体和中心抽头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使得变压器的结构简易、合理,且能够实现大电流输出。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心抽头与副边主体固定连接并覆盖于所述安装沉孔的上方,所述中心抽头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柱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沉孔上,第一柱体的上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与第一柱体相隔离,所述副边主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沉孔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柱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抽头上,第二柱体的下部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孔与第二柱体相隔离。其中,副边主体作为公共的输出电极,第一柱体作为一个副边输出端,第二柱体作为另一个副边输出端,以上变压器结构的构造简单、巧妙,有利于生产组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的侧平面间隔相对,所述安装沉孔于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外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铁芯与原边绕组的环形槽。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副边主体可拆卸连接,在加工安装沉孔时无需避让第一柱体,从而便于安装沉孔的加工制造。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中心抽头可拆卸连接,在加工安装沉孔时无需避让第二柱体,从而便于安装沉孔的加工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与各个所述第二柱体相连的中心抽头为一体结构。每个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中心抽头与副边主体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双输出电路的变压器单元,而与各个所述第二柱体相连的中心抽头为一体结构则能够使得各个变压器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无需单独将各个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电路进行汇合,大大地提高了该变压器的组装效率,降低装配成本。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沉孔,相邻的安装沉孔之间开设有供所述原边绕组的电线引出的出线口,所述中心抽头上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相对应的第三避让孔,从而方便原边绕组的安装,避免电线受到外力牵扯,影响原边绕组的正常工作。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的内部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设有与外部的冷却流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流体从进液口进入后从出液口流出,可以对副边主体进行热交换,把变压器结构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带走,使变压器结构的温升不会过高,同时避免了负载能力下降。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副边主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安装沉孔,所述冷却腔包括设于副边主体上且分别位于安装沉孔两侧的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与第二冷却管路之间通过一连接通道相连通,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其一上设有进液口,另一上设有出液口。以上结构的冷却腔可增加与副边主体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升热交换效率。

有益效果:以上变压器结构的副边主体为一体结构,副边主体上的所有安装空间共用一个副边主体,每个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中心抽头与副边主体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双输出电路的变压器单元,副边主体作为各个变压器单元的公共的输出电极,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组装产品所需的时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移除铁芯和原边绕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c—c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副边主体10,所述副边主体10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空间,各个安装空间内均设有与副边主体10相连的第一柱体2,所述副边主体10上连接有中心抽头4,所述中心抽头4与所述第一柱体2相隔离,所述中心抽头4上连接有第二柱体3,所述第二柱体3与所述副边主体10相隔离,所述副边主体10、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皆为可供大电流通过的实体结构,各个安装空间共用一个一体结构的副边主体10,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铁芯71和绕设在所述铁芯71上的原边绕组72,所述铁芯71和原边绕组72位于所述第一柱体2与副边主体10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柱体3与副边主体10之间,所述原边绕组72与副边主体10之间、所述铁芯71与原边绕组72之间均设有绝缘层8。以上变压器结构的副边主体为一体结构,副边主体上的所有安装空间共用一个副边主体,每个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中心抽头与副边主体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双输出电路的变压器单元,副边主体作为各个变压器单元的公共的输出电极,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组装产品所需的时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见图2、图3、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开设在所述副边主体10上并与所述铁芯71和原边绕组72相匹配的安装沉孔5,所述第一柱体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沉孔5上,所述第一柱体2的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沉孔5内,所述第二柱体3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抽头4上,第二柱体3的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沉孔5内。所述第一柱体2、副边主体10和中心抽头4之间构成一个耦合回路,第二柱体3、中心抽头4和副边主体10之间构成另一个耦合回路,两个耦合电路的电流路径如图3中的虚线e—f和虚线g—h所示。以安装沉孔5作为安装空间来容置铁芯71和原边绕组72,结合上述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副边主体10和中心抽头4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使得变压器的结构简易、合理,且能够实现大电流输出。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心抽头4与副边主体10固定连接并覆盖于所述安装沉孔5的上方,所述中心抽头4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41,所述第一柱体2的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沉孔5上,第一柱体2的上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41,第一避让孔41与第一柱体2相隔离,所述副边主体10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沉孔5的第二避让孔11,所述第二柱体3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抽头4上,第二柱体3的下部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11,第二避让孔11与第二柱体3相隔离。其中,副边主体10作为公共的输出电极,第一柱体2作为一个副边输出端,第二柱体3作为另一个副边输出端,以上变压器结构的构造简单、巧妙,有利于生产组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结构的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所述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的侧平面间隔相对,所述安装沉孔5于所述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的外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铁芯71与原边绕组72的环形槽。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2与所述副边主体10可拆卸连接,在加工安装沉孔5时无需避让第一柱体2,从而便于安装沉孔5的加工制造。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柱体3与所述中心抽头4可拆卸连接,在加工安装沉孔5时无需避让第二柱体3,从而便于安装沉孔5的加工制造。以上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均通过螺栓组件紧固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安装。

参见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与各个所述第二柱体3相连的中心抽头4为一体结构。每个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柱体2、副边主体10和中心抽头4之间,第二柱体3、副边主体10和中心抽头4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双输出电路的变压器单元,而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柱体3通过中心抽头4电性连接则能够使得各个变压器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无需单独将各个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电路进行汇合,在实现大电流输出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该变压器的组装效率,降低装配成本。

参见图2,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1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沉孔5,相邻的安装沉孔5之间开设有供所述原边绕组72的电线引出的出线口12,所述中心抽头4上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12相对应的第三避让孔42,从而方便原边绕组72的安装,避免电线受到外力牵扯,影响原边绕组72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4和图5,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10的内部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设有与外部的冷却流体相连通的进液口601和出液口602,冷却流体从进液口601进入后从出液口602流出,可以对副边主体10进行热交换,把变压器结构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带走,使变压器结构的温升不会过高,同时避免了负载能力下降。

如上所述的变压器结构,优选地,所述副边主体10呈长方体状,所述副边主体1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安装沉孔5,所述冷却腔包括设于副边主体10上且分别位于安装沉孔5两侧的第一冷却管路61和第二冷却管路62,所述第一冷却管路61与第二冷却管路62之间通过一连接通道63相连通,第一冷却管路61和第二冷却管路62其一上设有进液口601,另一上设有出液口602。以上结构的冷却腔可增加与副边主体10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升热交换效率。而且所述第一冷却管路61、第二冷却管路62、连接通道63能够在副边主体10上一体加工成型,副边主体10为一体结构,无需将分离的两个变压器单元的冷却腔进行连接。

参见图4和图5,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冷却管路61、第二冷却管路62皆沿着所述副边主体10的侧壁的高度方向u形弯曲,进一步增加与副边主体10之间的热交换面积。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将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