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和信号均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58937发布日期:2021-12-24 17:4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耦合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和信号均衡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和信号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以其环保无污染、低功耗和可靠性高而被广泛使用。耦合器是无源器件中十分常用的器件,其主要特点是耦合耗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3g/4g/5g无源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两个方向的信号存在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4.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耦合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和信号均衡方法,可以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两个方向的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耦合器,包括系统输入端口、系统耦合端口、系统输出端口、系统隔离端口、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和功分器,其中:
6.第一耦合单元的第一端口与系统输入端口连接,第一耦合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系统耦合端口连接,第一耦合单元的第三端口与第二耦合单元的第一端口连接;
7.第二耦合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系统隔离端口连接,第二耦合单元的第三端口与功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单元的第四端口与功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8.功分器的输入端与系统输出端口连接。
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系统输入端口到系统耦合端口的第一耦合度与从系统输出端口到系统隔离端口的第二耦合度不相同。
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单元采用耦合度为第一耦合度的第一耦合器;
11.第二耦合单元的耦合度为第二耦合度,第二耦合单元根据第二耦合度的大小,采用电桥或不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器,其中,第二耦合度的大小根据第一耦合度、第一下行信号功率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确定。
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功分器的功率分配比与第二耦合单元的耦合度相同。
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耦合器,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输入端口到系统耦合端口的第一下行信号和从系统输出端口到系统隔离端口的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下行信号从系统输入端口输入第一耦合单元的情况下,一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从系统耦合端口输出;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的第三端口,经过第二耦合单元到达功分器的两输出端,功分器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输出;
15.在第二下行信号从系统输出端口输入功分器的情况下,经功分器到达电桥,经电桥后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输出,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经第一耦合单元,从系统输入端口输出。
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耦合器,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耦合端口到系统输入端口的第一上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到系统输出端口的第二上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上行信号从系统耦合端口输入的情况下,第一上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从系统输入端口输出;
18.在第二上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输入的情况下,第二上行信号通过第二耦合单元到达功分器的两输出端,功分器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输出。
1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支持800-3700mhz的信号。
2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系统隔离端口到系统输出端口的第二上行信号的上行插损为1db。
2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的下行插损为1.3-1.5db。
2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耦合器。
23.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均衡方法,包括:
24.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耦合器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两个方向的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2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均衡方法还包括:
26.确定第一耦合单元的第一耦合度;
27.根据第一耦合度、第一下行信号功率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确定第二耦合单元的第二耦合度;
28.选择第一耦合度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单元。
29.本公开可以采用宽带宽、低成本、高稳定性、低插损的方式实现无源回路mimo室分系统的信号平衡。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公开耦合器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公开耦合器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33.图3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下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34.图3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第一下行信号的示意图。
35.图3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第二下行信号的示意图。
36.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上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37.图5为本公开信号均衡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9.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40.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4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42.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4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4.图1为本公开耦合器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耦合器可以包括系统输入端口1、系统耦合端口2、系统输出端口3和系统隔离端口4,其中:
45.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耦合度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4的第二耦合度不相同。
46.耦合器,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两个方向的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4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耦合器可以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方向为从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下行信号和方向为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4的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4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均衡处理指的是:将系统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下行信号、和系统输出端口输入的第二下行信号,二者的功率进行均衡处理,使得二者的功率差距变小。
4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度可以为15db,第二耦合度可以为3db。图1实施例中,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入的第一下行信号的功率为30w,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入的第二下行信号的功率为1w,则第一下行信号功为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的30倍,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相差较大,功率不均衡。由于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耦合度为15db,所以第一下行信号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的功率为30w除以31.6,等于0.95w。由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4的第二耦合度为3db,所以第一下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的功率为1w除以2,等于0.5w。由此可知,经过本公开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的第一下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的第二下行信号相差不大,从而达到了对双向信号(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的目的。
5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耦合器还可以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耦合
端口2到系统输入端口1的第一上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4到系统输出端口3的第二上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5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耦合器可以为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
52.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器,是一种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可以采用低成本、高稳定性、低插损的方式实现无源回路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室分系统的信号平衡。
53.图2为本公开耦合器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耦合器可以包括系统输入端口1、系统耦合端口2、系统输出端口3、系统隔离端口4、第一耦合单元5、功分器6和第二耦合单元7,其中:
54.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端口51与系统输入端口1连接,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二端口52与系统耦合端口2连接,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三端口53与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一端口71连接。
55.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二端口72与系统隔离端口4连接,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三端口73与功分器6的第一输出端61连接,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四端口74与功分器6的第二输出端62连接。
56.功分器6的输入端63与系统输出端口3连接。
5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耦合器中第一耦合单元5、功分器6和第二耦合单元7等所有器件的工作频率范围可以为800m-3700mhz。
58.本公开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在传统耦合器基础上功分器6和第二耦合单元7。
5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系统输入端口到系统耦合端口的第一耦合度与从系统输出端口到系统隔离端口的第二耦合度不相同。
6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单元5采用耦合度为第一耦合度的第一耦合器。
6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度(前向耦合度)根据第一耦合器选择,第一耦合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例如:第一耦合度可以15db。
6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耦合单元7的耦合度为第二耦合度,第二耦合单元根据第二耦合度的大小,采用电桥或不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器,其中,第二耦合度的大小根据第一耦合度、第一下行信号功率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确定。
6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耦合度(反向耦合度)根据需要可通过选择等分、非等分电桥或不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器独立设计。
6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耦合单元7选择非等分电桥或不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器的情况下,功分器6为非等分功分器,其功率分配比与第二耦合单元的耦合度相同,保证功率合成插入损耗最小。
6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功分器6的功率分配比与第二耦合单元7的耦合度相同。
6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功分器6可以实现为空气带状线功分器或微带功分器。
6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耦合单元7可以为同相位输出电桥。
6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耦合单元7可以为3db等功率分配电桥,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一端口71和第二端口72为输入端,第二端口72和第四端口74可以为输出端,其中
两输出端相位差为0。
6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耦合单元7为3db等功率分配电桥的情况下,功分器为等功率分配功分器(根据功率需求可以为微带功分器或空气带状线功分器),两输出端相互隔离,保证功分器反向合路时插损最小。
7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单元可以选用耦合度为5db、6db、7db、10db、15db、20db、40db等类型的常规耦合器;第二耦合单元可以选用耦合度为3db的电桥、或选用耦合度为2db、3db、5db、6db、7db、10db、15db、20db、40db等类型的常规耦合器。
7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耦合单元5为第一耦合器的情况下,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端口51为第一耦合器的输入口,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二端口52为第一耦合器的耦合口,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三端口53为第一耦合器的输出口。
7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耦合单元7为第二耦合器的情况下,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一端口71为第二耦合器的输入口,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二端口72为第二耦合器的隔离口,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三端口73为第二耦合器的耦合口,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四端口74为第二耦合器的输出口。
73.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双向耦合度可灵活调整,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耦合单元和第二耦合单元等不同组合,可以灵活设计双向耦合度。
74.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实用性强,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成本低,具有普适性、通用性,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可以应用于同行业其他2/3/4/5g(含fdd、tdd回路室分系统)。
75.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稳定性高,同时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简易,易于批量生产等特性。
76.图3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下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3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第一下行信号的示意图。图3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第二下行信号的示意图。
77.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第一下行信号(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带箭头实线)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入第一耦合单元5的情况下,少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根据需要,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耦合度可独立设计);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三端口53,经过第二耦合单元7到达功分器6的两输出端,功分器6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
78.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第二耦合单元7为3db电桥、第一耦合单元5为15db第一耦合器的情况下,第一下行信号从第一耦合器输入端口输入,少部分功率通过第一耦合器在耦合口输出;主要信号输出到第一耦合器输出口,经电桥到达功分器两输出端,由于电桥输出信号相位相同、幅度相同,功分器将两信号合成一路信号从系统输出口输出。
79.如图3a和图3c所示,在第二下行信号(如图3a和图3c所示的带箭头虚线)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入功分器6的情况下,经功分器6到达第二耦合单元7,经第二耦合单元7后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经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
80.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双向耦合度灵活设计,可以按需对双向信号(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平衡。
8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行信号可以为mimo系统的第一下行信号;第二
下行信号可以为mimo系统的第二下行信号。
8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单元可以为15db的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单元可以为3db的电桥。图3a和图3b实施例中,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入的第一下行信号的功率为30w,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入的第二下行信号的功率为1w,则第一下行信号功为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的2倍,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相差较大,功率不均衡。第一下行信号经过第一耦合单元5(15db的第一耦合器)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的情况下,第一下行信号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的功率为30w除以31.6,等于0.95w。第二下行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单元7(3db的电桥)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的情况下,第一下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的功率为1w除以2,等于0.5w。由此可知,经过本公开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的第一下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的第二下行信号相差不大,从而达到了对双向信号(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的目的。
8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耦合器可以用于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下行信号和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4的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84.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上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8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上行信号(如图4所示的带箭头实线)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入的情况下,第一上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
8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二上行信号(如图4所示的带箭头虚线)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入的情况下,第二上行信号通过第二耦合单元7到达功分器6的两输出端,功分器6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
87.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单元可以为15db的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单元可以为3db的电桥。图4实施例中,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入的第一上行信号的功率为2w,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入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功率也为2w。
88.如图4所示,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四端口与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端口的耦合度为15db,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的第一上行信号为2w除以31.6,等于0.063w。
89.如图4所示,对于从系统耦合端口4输入的2w的第二上行信号,通过第二耦合单元7后,分为功率分别为1w的两路第二上行信号,功分器6将两路第二上行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仍为2w的第二上行信号。
90.本公开的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可以设置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的两端,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的第一上行信号直接进入基站,而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的第二上行信号仍需要从在回路室内分布系统运行一圈后,进入基站,最终,进入基站的第一上行信号和第二上行信号相当。
91.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在传统耦合器的基础上增加功分器和第二耦合单元。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双向耦合度灵活设计,按需对双向信号(例如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平衡。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可以采用低成本、高稳定性、低插损的方式实现无源回路mimo室分系统的信号平衡。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插入损耗小于等于1.5db;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驻波小于等于1.3。
9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可以用于对回路室内
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耦合端口2到系统输入端口1的第一上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4到系统输出端口3的第二上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9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图4实施例的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还可以包括腔体、腔盖、传输导体和耦合导体。
9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支持800-3700mhz的信号。
9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系统隔离端口到系统输出端口的第二上行信号的上行插损为1db。
9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的下行插损为1.3-1.5db。
97.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实现低成本3g/4g/5g无源回路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平衡。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适用于回型室分系统信号的平衡调节。
98.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支持带宽范围大,800-3700mhz。
99.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上行性能优:宽带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反向上行插损可低至1db。
100.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由于耦合器1耦合度与电桥(或耦合器2)的功率分配损耗不同,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方向耦合度(从系统输入端口到系统耦合端口的第一耦合度与从系统输出端口到系统隔离端口的第二耦合度)不同,实现对两个方向信号平衡调节。
101.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首次使用四端口耦合器、功分器、电桥组合实现两个方向耦合度不同,使用器件都是成熟通信产品,价格成本低,性能稳定。
102.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系统频率范围800-3700mhz,适用于2/3/4/5g各类制式。
103.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低成本,普适性,通用性,稳定性,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易于批量生产等特性。本系统可以在回路mimo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快速推广使用。
104.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利用一个耦合器(只有一次分配损耗),利用电桥与耦合器功率分配不同,实现两个方向耦合度不同。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引入插入损耗小,性能更佳。
105.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双向信号传输通道不同,设置不同传输特性,实现两路信号平衡度可控,确保mimo质量。
10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图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耦合器。
107.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回路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通过四端口非对称耦合器,宽带宽、低成本、高稳定性、低插损地实现无源回路mimo室分系统的信号平衡。
108.图5为本公开信号均衡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公开耦合器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109.步骤51,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图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耦合器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两个方向的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均衡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耦合度;根据第一耦合度、第一下行信号功率和第二下行信号功率确定第二耦合单元7的第二耦合度;选择第一耦合度的第一耦合单元5,第二耦合度的第二耦合单元7。
1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方向为从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下行信号和方向为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
4的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步骤511-步骤512,其中:
113.步骤511,在第一下行信号(如图3所示的带箭头实线)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入第一耦合单元5的情况下,少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出(根据需要,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一耦合度可独立设计);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一下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的第三端口53,经过第二耦合单元7到达功分器6的两输出端,功分器6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
114.步骤512,在第二下行信号(如图3所示的带箭头虚线)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入功分器6的情况下,经功分器6到达第二耦合单元7,经第二耦合单元7后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出,另一部分功率的第二下行信号经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
115.本公开的第二耦合单元的第二耦合度(即反向耦合度)根据需要可通过选择电桥或不同耦合度的耦合器独立设计。
1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方向为从系统输入端口1到系统耦合端口2的第一下行信号和方向为从系统输出端口3到系统隔离端口4的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1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对回路室内分布系统中从系统耦合端口2到系统输入端口1的第一上行信号和从系统隔离端口4到系统输出端口3的第二上行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处理。
11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还可以包括步骤513-步骤514,其中:
119.步骤513,在第一上行信号(如图4所示的带箭头实线)从系统耦合端口2输入的情况下,第一上行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单元5从系统输入端口1输出。
120.步骤514,在第二上行信号(如图4所示的带箭头虚线)从系统隔离端口4输入的情况下,第二上行信号通过第二耦合单元7到达功分器6的两输出端,功分器6将两信号合成从系统输出端口3输出。
121.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均衡方法,可以通过双向耦合度灵活设计,按需对双向信号(例如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进行平衡。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可以采用低成本、高稳定性、低插损的方式实现无源回路mimo室分系统的信号平衡。
122.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实现低成本3g/4g/5g无源回路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平衡。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适用于回型室分系统信号的平衡调节。
123.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系统频率范围800-3700mhz,适用于2/3/4/5g各类制式。
124.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低成本,普适性,通用性,稳定性,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易于批量生产等特性。本系统可以在回路mimo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快速推广使用。
125.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利用一个耦合器(只有一次分配损耗),利用电桥与耦合器功率分配不同,实现两个方向耦合度不同,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引入插入损耗小,性能更佳。
126.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12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
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128.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