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508发布日期:2020-12-22 13: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pcb继电器是一种用于安装在pcb板(即印刷电路板)上的继电器,由于pcb板上的安装空间有限,因此,pcb继电器的体积通常被设计成较小。随着对pcb继电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现有技术的一种pcb继电器的应用场景是需要使用两个pcb继电器,由于pcb板的安装空间有限,将两个单独的pcb继电器安装在pcb板上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现有技术是将两个pcb继电器拼装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式继电器,现有技术的这种继电器为了保证两个继电器的静簧引出脚之间以及动簧引出脚之间的安全距离,需要对两个继电器的引出脚的布局进行精心设计,也就是说,需要采用两套模具来制作两个继电器,从而造成了制作工艺繁琐,制作成本高的弊端。另外,为了实现两个继电器的限位,现有技术是将外壳增厚,并通过设置挡墙或凸筋等进行限位,造成了外壳结构复杂,产品体积增大的弊端,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能够实现采用一套模具即可有效保证两个继电器的静簧引出脚之间以及动簧引出脚之间的安全距离,从而达到了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无须在外壳上设置复杂的限位结构,简化了外壳的结构,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不含壳体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在底平面上的投影成长方形形状;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在对应于底座的长度的中位线的两边的等距离处分别设有一个凹槽和一个凸块,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能够对应配合;在两个继电器拼接时,是将其中一个继电器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继电器对在一起,让所述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凹槽和凸块与所述另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凸块和凹槽分别对插配合,从而使两个继电器的底座在三维空间中相互限位。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分布在底座上的线圈引出脚、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所述线圈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配置于底座的长度的一端,所述动簧引出脚配置于底座的长度的另一端;当所述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凹槽和凸块与所述另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凸块和凹槽分别对插配合时,两个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在继电器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所述凸块和凹槽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弧形倒角。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具有用来安装铁芯的铁芯安装孔,所述线圈架的铁芯安装孔呈竖向设置;所述线圈架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且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构成绕线窗口;所述线圈架的下凸缘与所述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向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一端方向水平延伸设有静簧安装座。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常开静簧端子和常闭静簧端子,所述常开静簧端子和常闭静簧端子分别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和所述底座中;所述常开静簧端子的上部弯折在所述静簧安装座的上面,并固接常开静触点;所述常开静簧端子的下部设为常开静簧引出脚,配置于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一端的下面;所述常闭静簧端子的上部弯折在所述常开静簧端子的上部的上方,并固接常闭静触点;所述常闭静簧端子的下部设为常闭静簧引出脚,配置于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一端的下面。

所述常开静簧引出脚和所述常闭静簧引出脚分别处于底座的长度的两侧边,且所述常闭静簧引出脚与所述凹槽和凸块处于同一侧边。

所述常开静簧端子和常闭静簧端子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和底座中,在所述静簧安装座和底座中分别设有插接孔;所述常开静簧端子、常闭静簧端子在与所述底座的插接孔的配合位置分别设有用来实现过盈配合的凸苞以及凸苞上用来防止插入后退出的倒刺;所述常开静簧端子、常闭静簧端子与静簧安装座的插接孔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常开静簧端子、常闭静簧端子与底座的插接孔之间呈过盈配合。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两个线圈端子;所述两个线圈端子分别由垂直于底座的底部的方向从下往上方向上插装在所述底座处;所述线圈端子包括出现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呈竖向设置的绕线端子和出现在底座下面的也呈竖向设置的所述线圈引出脚;同一个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和线圈引出脚呈错开分布,且是绕线端子靠近内侧,线圈引出脚靠近外侧。

所述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和线圈引出脚的错开位置插装固定在所述底座处;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位置设有台阶面朝下的台阶式插孔,所述线圈端子的插接位置设有台阶面朝上的台阶式插接部;所述线圈端子的台阶式插接部的台阶面的上部分与底座的台阶式插孔的台阶面的上部分呈间隙配合;所述线圈端子的台阶式插接部的台阶面的下部分与底座的台阶式插孔的台阶面的下部分呈过盈配合。

所述两个线圈端子的线圈引出脚处在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一端的中间,并与常开静簧引出脚和常闭静簧引出脚在继电器的底座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组合式继电器中的两个继电器设计成结构相同;且继电器中的线圈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配置于底座的长度的一端,动簧引出脚配置于底座的长度的另一端;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在对应于底座的长度的中位线的两边的等距离处分别设有一个凹槽和一个凸块,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能够对应配合;两个继电器拼接时,是将其中一个继电器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继电器对在一起,让所述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凹槽和凸块与所述另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凸块和凹槽分别对插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采用相同结构的两个继电器,只需一幅模具即可实现,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利用两个继电器的凹槽和凸块的180旋转配合,使两个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在继电器的长度方向错位分布,可有效保证两个继电器的静簧引出脚之间以及动簧引出脚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凹槽和凸块的配合,可以使两个继电器在三维空间中相互限位,简化了外壳的结构,直接套个外罩即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凸块和凹槽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弧形倒角。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在凸块和凹槽配合时,可以避免塑料屑产生。

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常开静簧端子和常闭静簧端子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和底座中,以及将常开静簧端子、常闭静簧端子设计成与静簧安装座的插接孔之间呈间隙配合,与底座的插接孔之间呈过盈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静簧端子的插装方式,可以方便于常开静簧端子调整触点超行程,常闭静簧端子调整触点间隙,有利于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利用与线圈架的上凸缘的静簧安装座的间隙配合,与底座的过盈配合,既可以保证静簧端子的固定,又可以避免在触点周围塑料屑的产生。

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线圈端子从底座的下方向上插装在所述底座处;并将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和线圈引出脚呈错开分布,且是绕线端子靠近内侧,线圈引出脚靠近外侧。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绕线端子和线圈引出脚的错开分布,可以减小继电器产品长度或宽度的尺寸,实现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而线圈端子的插装方式,使线圈端子与线圈架的配合面积最小,有利于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

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线圈端子设置台阶式插接部与底座的台阶式插孔相配合,且两者的台阶面的上部分为间隙配合,两者的台阶面的下部分为过盈配合,在线圈端子由底座的下方向上插装时,因线圈端子与底座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塑料屑刚好收纳在台阶式插孔的台阶面处而不会进入继电器内部,另外,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在绕线的时候需要折弯,为保证产品小尺寸,绕线完后需重新折回,由于有了线圈端子的朝上台阶面与底座的朝下台阶面进行限位,可以保证线圈端子与底座(线圈架下凸缘)的配合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底部朝上);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底部朝上);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与线圈端子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与线圈端子的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7是沿图16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不含壳体的继电器11、12;所述继电器包括底座2和分布在底座上的线圈引出脚31、动簧引出脚41和静簧引出脚,其中,线圈引出脚31的数量为两个,静簧引出脚有常开静簧引出脚51和常闭静簧引出脚61;所述底座2在底平面上的投影成长方形形状;所述线圈引出脚31和静簧引出脚51、61配置于底座2的长度的一端,所述动簧引出脚41配置于底座2的长度的另一端;在底座2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在对应于底座2的长度的中位线的两边的等距离处分别设有一个凹槽21和一个凸块22,且所述凹槽21与所述凸块22能够对应配合;在两个继电器11、12拼接时,是将其中一个继电器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继电器对在一起,让所述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凹槽21和凸块22与所述另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凸块22和凹槽21分别对插配合,从而使两个继电器11、12的底座在三维空间中相互限位,并使两个继电器11、12的线圈引出脚、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在继电器的长度方向错位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22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弧形倒角221,所述凹槽21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弧形倒角2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线圈架7,所述线圈架7具有用来安装铁芯的铁芯安装孔71,所述线圈架的铁芯安装孔71呈竖向设置;所述线圈架7具有上凸缘72和下凸缘,且上凸缘72与下凸缘之间构成绕线窗口73;所述线圈架7的下凸缘与所述底座2为一体式结构(即线圈架7的下凸缘就是底座);所述线圈架7的上凸缘72向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一端方向水平延伸设有静簧安装座74。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常开静簧端子5,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插装在所述线圈架7的上凸缘72的静簧安装座74和所述底座2(即线圈架7的下凸缘)中;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的上部弯折在所述静簧安装座74的上面,并固接常开静触点52;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的下部即为常开静簧引出脚51,配置于所述底座2的长度的一端的下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常闭静簧端子6,所述常闭静簧端子6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74和所述底座2中;所述常闭静簧端子6的上部弯折在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的上部的上方,并固接常闭静触点62;所述常闭静簧端子6的下部即为常闭静簧引出脚61,配置于所述底座2的长度的一端的下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开静簧引出脚51和所述常闭静簧引出脚61分别处于底座2的长度的两侧边,且所述常闭静簧引出脚61与所述凹槽21和凸块22处于同一侧边。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和常闭静簧端子6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74和底座2中,在所述静簧安装座和底座中分别设有插接孔741、插接孔23;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常闭静簧端子6在与所述底座的插接孔的配合位置分别设有用来实现过盈配合的凸苞53、63以及凸苞上用来防止插入后退出的倒刺;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常闭静簧端子6与静簧安装座74的插接孔741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常开静簧端子5、常闭静簧端子6与底座2的插接孔23之间呈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两个线圈端子3;所述两个线圈端子3分别由垂直于底座2的底部的方向从下往上方向上插装在所述底座2处;所述线圈端子3包括出现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73中的呈竖向设置的绕线端子32和出现在底座下面的也呈竖向设置的所述线圈引出脚31;同一个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32和线圈引出脚31呈错开分布,且是绕线端子32靠近内侧,线圈引出脚31靠近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端子3的绕线端子32和线圈引出脚31的错开位置插装固定在所述底座2处;在所述底座2的对应位置设有台阶面24朝下的台阶式插孔25,所述线圈端子3的插接位置设有台阶面331朝上的台阶式插接部33;所述线圈端子3的台阶式插接部33的台阶面331的上部分332与底座2的台阶式插孔25的台阶面24的上部分251呈间隙配合;所述线圈端子3的台阶式插接部33的台阶面331的下部分333与底座2的台阶式插孔25的台阶面24的下部分252呈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线圈端子3的线圈引出脚31处在所述底座2的长度的一端的中间,并与常开静簧引出脚51和常闭静簧引出脚61在继电器的底座2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将组合式继电器中的两个继电器11、12设计成结构相同;且继电器中的线圈引出脚31和静簧引出脚51、61配置于底座2的长度的一端,动簧引出脚41配置于底座2的长度的另一端;在底座2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在对应于底座2的长度的中位线的两边的等距离处分别设有一个凹槽21和一个凸块22,且所述凹槽21与所述凸块22能够对应配合;两个继电器11、12拼接时,是将其中一个继电器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继电器对在一起,让所述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凹槽21和凸块22与所述另一个继电器的底座的凸块22和凹槽21分别对插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采用相同结构的两个继电器,只需一幅模具即可实现,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利用两个继电器的凹槽21和凸块22的180旋转配合,使两个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31、动簧引出脚41和静簧引出脚51、61在继电器的长度方向错位分布,可有效保证两个继电器的静簧引出脚之间以及动簧引出脚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凹槽和凸块的配合,可以使两个继电器在三维空间中相互限位,简化了外壳的结构,直接套个外罩即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在凸块22和凹槽21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弧形倒角221、211。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在凸块22和凹槽21配合时,可以避免塑料屑产生。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将常开静簧端子5和常闭静簧端子6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静簧安装座74和底座2中,以及将常开静簧端子5、常闭静簧端子6设计成与静簧安装座74的插接孔741之间呈间隙配合,与底座2的插接孔23之间呈过盈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静簧端子的插装方式,可以方便于常开静簧端子调整触点超行程,常闭静簧端子调整触点间隙,有利于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利用与线圈架的上凸缘的静簧安装座的间隙配合,与底座的过盈配合,既可以保证静簧端子的固定,又可以避免在触点周围塑料屑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将线圈端子3从底座2的下方向上插装在所述底座2处;并将线圈端子3的绕线端子32和线圈引出脚31呈错开分布,且是绕线端子32靠近内侧,线圈引出脚31靠近外侧。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绕线端子32和线圈引出脚31的错开分布,可以减小继电器产品长度或宽度的尺寸,实现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而线圈端子的插装方式,使线圈端子与线圈架的配合面积最小,有利于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采用了线圈端子3设置台阶式插接部33与底座2的台阶式插孔25相配合,且两者的台阶面的上部分为间隙配合,两者的台阶面的下部分为过盈配合,在线圈端子3由底座的下方向上插装时,因线圈端子3与底座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塑料屑刚好收纳在台阶式插孔25的台阶面24处而不会进入继电器内部,另外,线圈端子的绕线端子32在绕线的时候需要折弯,为保证产品小尺寸,绕线完后需重新折回,由于有了线圈端子的朝上台阶面331与底座的朝下台阶面24进行限位,可以保证线圈端子与底座(线圈架下凸缘)的配合强度。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