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5134发布日期:2020-10-31 09:3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变压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电压电力变压器的生产流程中,为了保证绝缘材料的干燥程度,需要在产品出炉后,按照工艺要求,迅速给线圈或者绝缘件等变压器产品进行真空浸油操作于特殊产品,以及工厂内的场地工位工装等的限制,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而且实施时间不一定能在白天进行,使得生产效率受到较大的限制。

由于真空浸油是紧随真空干燥之后的工序,且如若真空汽相干燥罐具备一定的调配裕度,则将两种工序结合在一套设备里完成是具有现实工程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其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以保证高电压变压器的绝缘干燥程度,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特殊情况下变压器产品的生产流程中需要进行工装变换,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包括:油雾化喷淋子系统管路、分布式控制子系统、循环子系统管路以及储油罐;所述油雾化喷淋子系统管路中包含真空罐主体内部的进油管路和喷淋管道,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喷淋管道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循环子系统管路包括用于将油料引到循环泵入口的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循环泵、两个精过滤器、冷却器以及注油阀门;所述第一粗过滤器、所述第二粗过滤器、所述循环泵、所述精过滤器以及所述冷却器依次通过预设的管道连接,经过所述注油阀门连通到所述真空罐主体内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真空罐主体底部排液管道上的排液阀门和波纹管之间设置用于将油料引到所述第一粗过滤器中的t形管接头,引出管路;并将所述管路作为油料返回循环子系统管路进行后续循环的回油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罐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料喷入真空罐主体内部的油量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道包括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的预设数量的喷油分支管道,所述喷油分支管道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控制子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设备、通信模块、第一数字量输出模块、第二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的第一端口通过预设的进油阀门及管道与所述循环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的第二端口通过预设的排油阀门及管道与所述冷却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罐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真空罐主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真空罐主体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油料喷入真空罐主体内部的油量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精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μ。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罐主体内部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至少8个喷油分支管道,后壁设置有至少4个喷油分支管道,进油阀门进入真空罐主体内部的油料,分配到真空罐主体内部的两个侧壁和后壁的喷油分支管道中;每个分支管道上设置至少8个喷嘴;罐壁两侧设置至少6个变压器产品用的注油分管,分别用波纹管连接至内部喷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还包括:设置进油管路从真空罐主体后面进入真空罐主体内部,所述进油管路进入真空罐主体内安装在侧壁距离罐底满足预设高度的位置,并设置进油管路的管道长度和真空罐主体的长度相同。

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具备耐高温的油雾化喷淋装置,并实现了将两种工序结合在一套设备里,节省了开支,也节省了生产工序间转换的等待时间;同时,应用真空罐及线圈干燥加热后预热马上进行真空浸油工序,提升了热油喷淋的效率,减少了工装变换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的完整结构图。

其中,201为真空罐,202为储油罐;300为原有设备,301为注油阀门,302为第一粗过滤器,304为循环泵,306为第二粗过滤器,307为第一精过滤器,308为第二精过滤器,309为冷却器,310和313分别为进油阀门,311为排油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其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的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可以新制作,也可以将传统汽相干燥罐改为能够实现油料喷淋的汽相干燥罐,在原有真空罐的基础上改动,不改变原有的汽相干燥功能的使用,在变压器产品(如线圈、绝缘件等)汽相干燥结束之后,使得变压器产品不用出真空罐,便可直接实现喷淋油料,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基于本申请所述的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对其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其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完整结构图。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部分:油雾化喷淋子系统管路、分布式控制子系统、循环子系统管路以及储油罐202。其中,所述油雾化喷淋子系统管路中包含真空罐201主体内部的进油管路和喷淋管道,所述进油管路和喷淋管道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循环子系统管路包括用于将油料引到循环泵304入口的第一粗过滤器302、第二粗过滤器306、循环泵304、两个精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307,第二精过滤器308)、冷却器309以及注油阀门301。其中,所述第一粗过滤器302、所述第二粗过滤器306、所述循环泵304、所述两个精过滤器以及所述冷却器309依次通过预设的管道连接,经过所述注油阀门301连通到所述真空罐201主体内部。

具体的,由于在汽相干燥后变压器产品的温度很高,喷淋的油料也会慢慢温度升高,为了保证油料不发生老化现象,所以在循环子系统内部设置一个冷却器309,所述冷却器309用于降低油料的温度,使得循环的油料温度不超过预定的温度阈值,比如65摄氏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油料为绝缘油料,可以是矿物油(如变压器油)或者植物油等,但是考虑到目前所使用的变压器油容易使得变压器产品生锈,影响产品质量,而植物油具有更加便宜、环保且对身体无害的特性,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优先使用植物油。通过在变压器产品干燥后淋油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产品二次受潮,变压器产品可以扩大到所有绝缘件、变压器线圈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淋油过程中,为了防止颗粒物堵塞喷嘴及污染线圈,所以在管道系统中安装有用于对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粗过滤器302、第二粗过滤器306和两个精过滤器。其中,所述精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可以为5μ,所述第一粗过滤器302为板孔过滤器,所述第二粗过滤器306为二级过滤器。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阀门需要采用气动阀门,具体的可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气动阀门。所述储油罐202可以设计为8m3左右,使得能够满足最大的产品喷淋使用的油料,其结构为立式圆罐,直径可以设计为1.5米,高度可以设计为2.5米,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储油罐202的第一端口通过预设的进油阀门313及管道与所述循环泵304连接;所述储油罐202的第二端口通过预设的排油阀门311及管道与所述冷却器309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循环喷淋,在所述真空罐201主体底部排液管道上的排液阀门和波纹管之间还设置用于将油料引到所述第一粗过滤器302中的t形管接头,引出管路,并将所述引出管路作为油料返回循环子系统管路进行后续循环的回油管路。通过在汽相干燥的真空罐201底后背外部,溶剂返回管道的波纹管和排液阀门之间,增加一个t形管接头引出管路作为油料返回的通路的方式,从而避免了在真空罐201底部上开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道包括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的预设数量的喷油分支管道,所述喷油分支管道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设置进油管路从真空罐201主体后面进入真空罐201内部,进油管路进入真空罐201内安装在侧壁距离罐底1m左右的位置,设置进油管路的管道长度基本和真空罐201体长度相同,当然也可以是长度相近,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所述真空罐主体内部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至少8个喷油分支管道,后壁设置有至少4个喷油分支管道,通过进油阀门310进入真空罐主体内部的油料,分配到真空罐主体内部的两个侧壁和后壁的喷油分支管道中;每个分支管道上设置至少8个喷嘴;真空罐壁两侧设置至少6个变压器产品用的注油分管,分别用波纹管连接至内部喷油管。

进一步的,为了对真空罐201主体内部的油量进行监控,当一定数量的油料喷入真空罐201后,开始内部循环喷淋,所述真空罐201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料喷入真空罐201主体内部的油量的液位传感器。另外,在所述真空罐201主体内部还可设置有用于检测真空罐201主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真空罐201主体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还包括所述分布式控制子系统,所述分布式控制子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设备、通信模块、第一数字量输出模块、第二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等。具体的,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针对调节阀的模拟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数字量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阀门反馈开关等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数字量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阀门、循环泵304等控制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数字量输出模块、第二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与计算机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循环子系统管路中,真空罐201主体内部进行油料喷淋作业,在排油过程中,多余的油料从真空罐201底部返回到原有设备300,经过第一粗过滤器302,通过循环泵304吸入管道、然后依次经过第二粗过滤器306、第一精过滤器和第二精过滤器,经过冷却器309,通过进油阀门310进入真空罐201内的管路,通过喷淋管道喷到变压器线圈上,或者通过排油阀门311和单向阀312进入储油罐202内部。在进油管路中,油料从储油罐202流出,经过进油阀门313,通过循环泵304、第二粗过滤器306、第一精过滤器307和第二精过滤器308,经过冷却器309,通过进油阀门310进入真空罐201内的管路,通过喷淋管道喷到变压器线圈上,不能被变压器线圈吸收掉的油料再次流到真空罐201底部。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进油过程可根据变压器产品的绝缘重量考虑吸油情况,比如3.5吨,那么计算机处理程序负责进3.5吨的油。喷淋循环过程中,循环油料,让变压器产品充分的吸油,其过程时长可设置为3小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外部布置及结构设计方面,系统的主要模块放在真空罐201的背后,及缓冲罐的地坑里和盖板上。真空罐201内油料流出,在汽相干燥的真空罐201底排液管道上,排液阀门和波纹管之间加t形接头。将油料引到第一粗过滤器302中,然后由第一粗过滤器302出口将油料流入循环泵304入口。管道和排液阀门采用dn65。第一粗过滤器302—第二粗过滤器306—循环泵304—两个精过滤器—冷却器309,进而利用原来的一个注油阀门进入到真空罐201内部。所述的储油罐202是活动式的,可放在面对真空罐201口的右手侧罐门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来自储油罐202的油料,经过入口管道和阀门,进入循环泵304的入口,经过循环泵304进入两个精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进入真空罐201内部。进一步的,干燥和喷淋工艺完成后,真空罐201内流出的油料,经过循环泵304打回储油罐202,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内部布置及结构方面,进入真空罐201内的油料,分配到真空罐201的两个侧壁和后壁,具体可设置至少8×2+4=20个喷油分支管道。每个分支管道上可设置至少8个喷嘴。罐壁两侧设置至少3×2个变压器线圈用的注油分管,分别用波纹管连接至内部喷油管。在设置完成之后,具体喷淋工艺过程如下,计算机控制设备能够判断高真空结束后,会提示工作人员,并进行喷淋处理。喷油前由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参数设置,指定进油油量,比如3.5立方米。油量达到后处理喷淋工艺,执行工艺参数时间(比如4.5小时)后,喷淋工作结束。在喷淋工作结束,计算机控制设备自动将罐内的油料,打回到变压器喷油系统专用油存储罐,解除真空,出真空罐,真空罐201内残留油料可通过下次处理蒸馏解决。

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油料变压器产品喷淋油系统,能够将两种工序结合在一套设备里,节省了开支,也节省了生产工序间转换的等待时间,同时应用真空罐及线圈干燥加热后预热马上进行真空浸油工序,提升了热油喷淋的效率,减少了工装变换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