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60816发布日期:2021-02-05 16:2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电芯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时,电芯寿命的损耗是比较小的。
[0003]
因此,当电芯的当前温度没有处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时,需要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04]
现有技术中,对电芯进行冷却和加热时,大部分都直接采用温控系统的最大功率来对电芯进行处理,如果温控系统长时间使用最大功率运行,温控系统的功耗较大,这会加剧电芯温控系统的寿命的衰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电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寿命的衰减速度。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0007]
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08]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09]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10]
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1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0012]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13]
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14]
当前最低功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15]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电子设备,包括:
[0016]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7]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18]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0019]
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任意所述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2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介质存
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任意所述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2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其中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并没有以最高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在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的功耗的基础上,避免温控系统长时间使用最大功率运行,温控系统的功耗较大,加剧电芯温控系统的寿命的衰减,进而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寿命的衰减速度。相比现有技术中,当电芯的当前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后,才会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以最大功率对应最大功耗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尤其是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运行,一方面可以以保证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不会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另一方面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较低的功耗对电芯冷却,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寿命衰减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23]
图2为图1中步骤130的流程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中步骤1302的流程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6]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
正如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对电芯进行冷却和加热时,大部分都直接采用温控系统的最大功率来对电芯进行处理,这会加剧电芯温控系统的寿命的衰减。
[0029]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3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步骤130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
步骤110、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32]
可选地,当前工况信息包括电芯的充放电倍率、电芯内阻以及荷电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来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33]
步骤120、根据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34]
电芯在不同工况信息下对应不同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比如,电芯以大充放电倍率充放电时,其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对应的数值大于电芯以小充放电倍率充放电时对应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对应的数值。因此需要根据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
围。具体的,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获取电芯在不同温度下的工况信息,整理并记录电芯在不同充放电倍率、电芯内阻以及荷电状态中对应的温度,该温度记作电芯在不同工况信息下对应不同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并制成电芯在不同工况信息下和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询电芯的工况信息与最佳温度范围对应的映射关系表格中查询,与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电芯在当前工况信息确定的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电池的性能比较稳定,寿命衰减比较缓慢。
[0035]
步骤130、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36]
可选地,参见图2,步骤130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包括:
[0037]
步骤1301、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确定第一功耗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其中第一功耗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最大功耗。
[0038]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以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为例进行说明。当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0℃或者大于40℃时,确定第一功耗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示例性的,第一功耗可以选择电芯的温控系统的最大功耗,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电芯的实际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电芯的温控系统的最大功耗为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时对应的功耗。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为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电芯的实际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的功耗值。
[0039]
步骤1302、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功率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其中第二功耗小于或等于第一功耗。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301和步骤1302并无先后顺序。
[0041]
当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时,随着电芯的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自身产生的热量会使电芯的温度越来越高,如果不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进行冷却,在预设时间段后,电芯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超过40℃,即超过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寿命的下降速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当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时,需要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冷却,其中可以选择小于或等于第一功耗的第二功耗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冷却,一方面可以以保证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不会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另一方面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较低的功耗对电芯冷却,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寿命衰减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时,不必立即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工作。在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工作时间之内保证电芯的当前温度不会超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的范围即可,因此第二功耗是一个变化的数值,在电芯的温控系统没有启动运行时,第二功耗的取值为0,当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运行时,第二功耗为小于或等于第一功耗的数值。
[0042]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功率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第二功率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当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越大,第二功耗的数值越小。
[0043]
具体的,可以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是通过提高加热单元的温度来提高电芯的温度,通过降低冷却单元的温度来降低电芯的温度。电芯的温控系统是在不同功耗下,控制加热单元或者冷却单元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到预设温度的时间是不同,因此,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达到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之内,通过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即可。
[0044]
具体的,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从0℃变化到最大温度边界值与最小温度边界值的差值的过程中,电芯的使用促使电芯温度从当前温度上升到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可以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越小的功耗来对电芯进行冷却,来避免电芯的实际温度上升至最大温度边界值。相应的,第二功率和第一功耗的差值也越来越大。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的温控系统系统的功耗和工作功率对应,工作功率越大,功耗越大,工作功率越小,功耗越小。
[0045]
相比现有技术中,当电芯的当前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后,才会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以最大功率对应最大功耗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尤其是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功率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其中第二功耗小于或等于第一功耗,一方面可以以保证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不会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另一方面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较低的功耗对电芯冷却,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寿命衰减的速度。
[0046]
步骤140、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47]
具体的,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冷却,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冷却,来避免电芯的实际温度上升至最大温度边界值,甚至超过最大温度边界值。
[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其中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并没有以最高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在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的功耗的基础上,避免温控系统长时间使用最大功率运行,温控系统的功耗较大,加剧电芯温控系统的寿命的衰减,进而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寿命的衰减速度。相比现有技术中,当电芯的当前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后,才会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以最大功率对应最大功耗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尤其是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当前最低功耗运行,一方面可以以保证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不会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另一方面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较低的功耗对电芯冷却,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寿命衰减的速度。
[0049]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40控制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
加热或者冷却时还包括:
[0050]
监测电芯的实际温度,当电芯的实际温度从小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大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变化到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控制温控系统以第二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
[0051]
具体的,电芯在使用的过程中,电芯自身产生的热量促使电芯的温度升高,温控系统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也会改变电芯的实际温度,电芯的实际温度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上述技术方案过程中,需要监测电芯的实际温度,当电芯的实际温度从小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大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变化到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可以控制温控系统以第二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避免电芯的温控系统一直使用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功耗的第一功耗(最大功耗)运行,以降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功耗,并且达到降低电芯的温控系统寿命的衰减速度的效果。
[0052]
图3为图2中步骤1302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3,步骤1302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最大温度边界值和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功率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包括:
[0053]
步骤13021、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最大温度边界值的差值确定最长温控时间。
[0054]
具体的,在电芯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电芯的温度从当前温度增大到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为最长温控时间。
[0055]
步骤13022、根据最长温控时间以及温控时间和温控系统的功耗映射关系,确定第二功耗为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56]
具体的,根据温控时间和温控系统的功耗映射关系选择出最长温控时间对应的第二功耗,将第二功耗确定第二功耗为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以保证在最长温控时间内,控制温控系统以第二功耗对电芯冷却,使得电芯的实际温度不会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
[0057]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30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包括:
[0058]
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加热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或者,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
[0059]
具体的,电芯的温控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内包括冷却液体可以对电芯进行冷却,冷却单元可以控制冷却液体的温度。均流单元可以控制冷却单元中的冷却液体的流动速度,在均流单元的控制下,冷却单元中的冷却液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对于电芯的加热速度越快。具体的,电芯的温控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内包括加热液体可以对电芯进行加热,加热单元可以控制加热液体的温度。均流单元可以控制加热单元中的加热液体的流动速度,在均流单元的控制下,加热单元中的加热液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对于电芯的加热速度越快。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加热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或者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其中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并没有以最高功耗对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在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的功耗的基础上,降低了电芯温控系统寿命的衰减速度。
[006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
种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于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0061]
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62]
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63]
当前最低功耗确定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64]
控制模块400,用于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65]
可选地,当前最低功耗确定模块300具体用于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确定第一功耗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其中,所述第一功耗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最大功耗;
[0066]
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所述最大温度边界值和所述当前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功率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其中所述第二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功耗。
[0067]
可选地,所述最大温度边界值和所述当前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第二功耗的数值越小。
[0068]
可选地,控制模块400还用于监测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当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从小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大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变化到所述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控制所述温控系统以第二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
[0069]
可选地,当前最低功耗确定模块30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最大温度边界值的差值确定最长温控时间;
[0070]
根据所述最长温控时间以及温控时间和温控系统的功耗映射关系,确定第二功耗为所述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71]
可选地,当前最低功耗确定模块300还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加热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
[0072]
或者,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温控系统中均流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的当前最低功耗。
[0073]
可选地,所述当前工况信息包括电芯的充放电倍率、电芯内阻以及荷电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0074]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装置可执行上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具备执行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75]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该电子设
备中的处理器5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存储装置52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76]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
[0077]
该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存储装置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0078]
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装置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79]
存储装置5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0080]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0081]
并且,当上述电子设备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程序进行如下操作:
[0082]
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83]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84]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85]
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86]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上述电子设备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程序还可以进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0087]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0088]
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
[0089]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90]
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当前最低功耗;
[0091]
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以当前最低功耗对所述电芯加热或者冷却,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当前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0092]
可选的,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
芯的温度控制方法。
[0093]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0094]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0095]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096]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097]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