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7709发布日期:2021-02-03 19:4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外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


背景技术:

[0002]
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电池箱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安装结构件(设备)等组成的成组电池,具备符合标准的电池箱结构、电池箱监控设备、电池箱接插件、电池箱环控设备等。
[0003]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8200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相变散热材料的轻量化锂电池箱,在箱体内壁上,于骨架层上镶嵌熔点在40-50摄氏度的石蜡复合材料作为相变散热层材料,当内部温度达到相变材料熔点时,相变材料将吸热,融化,同时通过箱体的碳纤维壳体外壁将热量迅速散失出去,大大提高了箱体散热性能,因此可以得知通过相变材料的加入可以提高散热性能。
[0004]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02964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漏液的锂电池箱,锂电池箱体的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并配合设置在其上的散热风扇,形成对流,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但是现有技术中,散热孔在散热时,并没有设置过滤装置,因此无法对外界进入到电池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而空气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例如灰尘,又或者中国北方春天四处飘散的杨树毛,这些杂质进入到电池箱内,极易造成电池箱内部空间被堵塞,进而造成过热甚至起火的问题,同时昆虫和小动物也喜欢爬进车内,从而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电池箱内,容易引起短路之类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以解决杂质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电池箱内,极易造成电池箱内部空间被堵塞,进而造成过热甚至起火的问题,同时昆虫和小动物也喜欢爬进车内,从而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电池箱内,容易引起短路之类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包括电池外箱本体,所述电池外箱本体上开设有散热孔,电池外箱本体内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上安装有电机轴,电机轴上安装有多个扇叶,所述电池外箱本体的内壁上镶嵌熔点在40-50摄氏度的石蜡复合材料作为相变散热层材料,所述电池外箱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散热孔位于安装架内,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
[0008]
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开设有l型孔,l型孔内活动安装有两个l
型杆,两个 l型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两个l型杆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
[0009]
两个转动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清扫辊,两个清扫辊均与过滤板相适配,两个l型杆上均转动安装有带动杆,两个带动杆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t型顶板。
[0010]
优选的,所述l型杆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内。
[0011]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挡槽,挡槽内活动安装有挡板,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挡板上。
[0012]
优选的,两个转动杆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齿板,两个齿轮均与齿板相啮合。
[0013]
优选的,所述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挤压杆,挤压杆与t型顶板相接触。
[0014]
优选的,所述清扫辊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多根刷毛,多根刷毛均与过滤板相接触。
[0015]
优选的,所述带动杆上开设有两个转轴孔,两个转轴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杆和t型顶板上。
[0016]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限制孔,t型顶板的一侧贯穿限制孔。
[0017]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18]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滤板的设置,使得电池外箱本体在散热时,外界空气中的杂质不会进入到电池外箱本体内,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昆虫或者小动物等通过散热孔爬进电池外箱本体内的问题,并且设有两个清扫辊,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清扫,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散热效果,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环境,并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0019]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l型杆、齿轮和齿板的设置,在电机轴在转动时,挤压杆可以挤压t型板,从而使得两个l型杆移动,进而使得两个清扫辊移动,同时转动杆带动齿轮在齿板上移动,从而使得清扫辊不但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清扫辊的清扫效果好,从而保证了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外箱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外箱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外箱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杆与t型顶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池外箱本体1、散热孔2、支架3、风扇电机4、电机轴5、扇叶6、安装架7、过滤板8、安装杆9、l型孔10、l型杆11、转动槽12、转动杆13、清扫辊14、挡槽15、挡板16、齿轮17、齿板18、挤压杆19、t型顶板20、限制孔21、带动杆22、转轴23孔、转轴24、弹簧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材料的电池外箱,包括电池外箱本体1,所述电池外箱本体1上开设有散热孔2,电池外箱本体1内安装有支架3,支架3上安装有风扇电机4,风扇电机4上安装有电机轴5,电机轴5上安装有多个扇叶6,所述电池外箱本体1的内壁上镶嵌熔点在 40-50摄氏度的石蜡复合材料作为相变散热层材料,所述电池外箱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7,散热孔2位于安装架7内,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8,在电池外箱本体1进行散热时,进入电池外箱本体1内的空气能够过过滤板机8进行过滤。
[0029]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池外箱本体1在进行散热时,启动风扇电机4,使得电机轴5带动多个扇叶6转动,从而使得电池外箱本体1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流通,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通过通过安装架7上的过滤板8可以起到对空气进行净化的作用。
[003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机轴5在转动时,使得挤压杆19随之转动,挤压杆19在转动时,与t型顶板20接触,从而挤压t型顶板20移动,t型顶板20在限制孔21内滑动,同时t型顶板20 通过两个带动杆22带动两个l型杆11移动,两个l型杆11均沿着l型孔10垂直移动,并使得弹簧 25受力拉伸,两个l型杆11移动带动两个转动杆13移动,两个转动杆13带动两个清扫辊14移动,同时两个转动杆13移动带动两个齿轮17移动,两个齿轮17均在齿板18上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齿轮 17转动,两个齿轮17又带动两个转动杆13移动,进而使得两个转动杆13带动两个清扫辊14转动,使得清扫辊14在移动的同时可以转动,在电机轴5持续转动时,使得挤压杆19与t型顶板20脱离,在弹簧的拉伸力的作用下,使得两个l型杆11复位,进而可以带动两个清扫辊14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清扫辊14通过多根刷毛对过滤板8进行清扫,保证了过滤板8的畅通。
[0031]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动杆13在转动时,转动杆13带动挡板16转动,挡板16在挡槽 15内转动,从而使得挡槽15可以对挡板16进行阻挡,进而使得转动杆13被限位,使其只能够进行转动。
[0032]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t型顶板20在通过两个带动杆22带动两个l型杆11移动的过程中, t型顶板20通过两个转轴24带动两个带动杆22移动,两个带动杆22通过另外两个转轴24带动两个l型杆11移动,同时四个转轴24分分别在四个转轴孔23内进行转动。
[0033]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挤压杆19挤压t型顶板20,从而使得两个l型杆11在相互远离时,使得弹簧25受力拉伸,在挤压杆19与t型顶板20脱离时,在弹簧25的收缩力的作用下,使得两个l型杆11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个清扫辊14能够上下移动。
[0034]
具体实施如下:
[0035]
在电池外箱本体1散热时,通过风扇电机4确定电机轴5转动,进而使得多个扇叶6转动,并通过散热孔2实现空气的流动,此时通过加装过滤板8,可以有效的对进入到电池外箱本体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在电机轴5转动时,使得挤压杆19转动,挤压杆19挤压t型顶板20移动,t型顶板20在限制孔21内滑动,同时t型顶板20移动带动两个带动杆22移动,两个带动杆22带动两个 l型杆11移动,两个l型杆11均沿着l型孔10移动,并使得弹簧25受力拉伸,两个l型杆11移动带动两个转动杆13移动,两个转动杆13带动两个清扫辊14移动,同时两个转动杆13移动带动两个齿轮17移动,两个齿轮17均在齿板18上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齿轮17转动,两个齿轮17又带动两个转动杆13移动,进而使得两个转动杆13带动两个清扫辊14转动,使得清扫辊14在移动的同时可以转动,从而使得清扫辊14通过多根刷毛对过滤
板8进行清扫,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过滤板8的畅通,同时可以在电池外箱本体1的内壁上镶嵌熔点在40-50摄氏度的石蜡复合材料作为相变散热层材料。
[0036]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