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3411发布日期:2020-12-04 14:1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电线与电缆类似,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参照中国专利号为cn207163820u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拉伸机,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一侧设置有导向杆,另一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滑套连接,所述螺杆与螺套连接,所述滑套、螺套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夹持爪a,所述固定架上侧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调节杆连接,所述滑块与夹持爪b连接,所述固定臂上侧与力测定装置连接。

结合上述提到的拉伸机和现有在对电线进行绞合时,会发现当我们在遇到电线熔断或是线路出现故障需要重新接入电路时,需要对两端裸露的导线绞合缠绕,并通过绝缘层将其固定,而固定过程通常是由人工操作,极易造成导线的松动,同时无法保证导线的横截面与绝缘层的横截面做到统一进而易造成导线从绝缘层脱落,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引入电机等大型器械,在面对一些简单线路故障时易大材小用,增大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当我们在遇到电线熔断或是线路出现故障需要重新接入电路时,需要对两端裸露的导线绞合缠绕,并通过绝缘层将其固定,而固定过程通常是由人工操作,极易造成导线的松动,同时无法保证导线的横截面与绝缘层的横截面做到统一进而易造成导线从绝缘层脱落,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引入电机等大型器械,在面对一些简单线路故障时易大材小用,增大成本损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其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壳具、呈垂直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侧壁的若干电线管道、沿所述电线管道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收合部、压紧部和滑动部,所述收合部设有内腔且面向压紧部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面向电线管道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压紧部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压紧板、置于所述压紧板与容置腔之间的伸缩杆和绕设在所述伸缩杆上的弹性件,所述伸缩杆端部伸出于所述壳具上表面,所述滑动部设有开设供电线穿出的内腔的弧形滑板和用以支撑所述弧形滑板的支承座,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弧形滑板端部且贯穿于所述壳具侧壁的套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动部还设有与所述弧形滑板上表面连接且伸出于所述壳具上表面的移动杆和置于所述移动杆端部的扶手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具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往复移动的条形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具侧壁还开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套筒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筒远离弧形滑板一端开设有直径大于套筒内径的卡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容置腔还内设有置于所述电线管道、收合部上方用以将收合部固定在电线管道端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容置腔上方内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收合部端部为呈环状分布且向收合部轴心聚拢的弹性挡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弧形滑板内腔粘连有摩擦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紧板表面涂有光滑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收合部、弧形滑板和套筒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人工挤压导线以使导线绞合,绝缘层置于可使导线伸入的套筒端部以通过人工滑动方式将导线送入绝缘层内,防止导线从绝缘层内脱落,结构简单的同时避免引入大型器械,降低成本还可以增加工作效率;设置有若干呈环状分布的电线管道,可使导线绞合的方式多样化,增加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中套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中收合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中弧形滑板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壳具、11-条形孔、12-通孔、2-容置腔、21-支撑部、3-电线管道、4-收合部、41-弹性挡板、5-压紧部、51-压紧板、52-伸缩杆、53-弹性件、6-滑动部、61-弧形滑板、62-支承座、63-移动杆、64-扶手部、65-摩擦层、7-套筒、7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便于快速绞合的电线辅助设备,其包括设有容置腔2的壳具1、呈垂直设置在所述容置腔2侧壁的若干电线管道3、沿所述电线管道3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收合部4、压紧部5和滑动部6,所述收合部4设有内腔且面向压紧部5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面向电线管道3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压紧部5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压紧板51、置于所述压紧板51与容置腔2之间的伸缩杆52和绕设在所述伸缩杆52上的弹性件53,所述伸缩杆52端部伸出于所述壳具1上表面,所述滑动部6设有开设供电线穿出的内腔的弧形滑板61和用以支撑所述弧形滑板61的支承座62,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弧形滑板61端部且贯穿于所述壳具1侧壁的套筒7。

其中,滑动部6还设有与所述弧形滑板61上表面连接且伸出于所述壳具1上表面的移动杆63和置于所述移动杆63端部的扶手部64;壳具1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63往复移动的条形孔11。

本实施例的电线管道3用于导线的伸入,可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中心管道和呈环状设置在中心管道侧壁的侧边管道,可根据人工自行选择绞合的导线数,增加装置的适用性,且电线管道3一端与容置腔2抵接另一端与收合部4抵接(壳具1置于电线管道3一侧开设有与电线管道3数目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圆孔);收合部4形状可为圆台状,端部为呈环状分布且向收合部4轴心聚拢的弹性挡板41,导线经弹性挡板41疏导压缩成初步绞合状态,并随着后续导线从电线管道3输入推送至压紧板51之间;成对称设置的压紧板51可受伸缩杆52端部控制沿竖直方向相向移动,以调节压紧板51的夹持通道进而进一步压缩绞合导线;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杆52端部伸出于壳具1且可连接有供人工按压的压板;置于压紧板51一侧的弧形滑板61开口面向支承座62(弧形滑板61可聚拢固定绞合的导线),此弧形滑板61受扶手部64推动移动杆63沿条形孔11往复移动以推动导线;套筒7远离弧形滑板61一端开设有直径大于套筒7内径的卡槽71(如图3所示);当导线经弧形滑板61运输至套筒7端部时(可由人工在套筒7伸出壳具1一端观察),先通过人工将绝缘层卡设在卡槽71内,另一端将导线经电线管道3输入,并依次通过弹性挡板41和压紧板51聚拢压缩绞合导线,由人工推动扶手部64以使弧形滑板61将导线推至绝缘层内,随后停止导线经电线管道3输入,待扶手部64回移至初始位置再推动导线和扶手部64,完成导线的绞合和绝缘层包裹(过程初始会存在多余的导线穿入至绝缘层,可通过裁切去除);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收合部4、弧形滑板61和套筒7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

作为优选实施例,容置腔2还内设有置于所述电线管道3、收合部4上方用以将收合部4固定在电线管道3端部的支撑部21,所述支撑部21固定在容置腔2上方内壁;此支撑部21如图2所示,可为支撑架和用以固定收合部4和电线管道3的夹持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为更好的保证导线的运输流畅性,弧形滑板61内腔粘连有摩擦层65。

作为优选实施例,为更好的保证导线的运输流畅性,压紧板51表面涂有光滑材料。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