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2787发布日期:2021-02-23 13:5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接口具有热插拔功能。usb接口可连接多种外设,如鼠标和键盘等,现有的usb连接头在与usb接口连接时,时常容易出现usb连接头松动的现象,导致接触不良,并且usb连接头中的线管,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弯折,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避免usb连接头松动的现象,同时给予线管支撑力,有效减少弯折折断的机率。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包括连接外壳和线箍,所述连接外壳后端中间插接有线管,且所述线箍位于连接外壳的后侧并套接在所述线管外部;
[0006]
所述连接外壳前面固定有插头,且所述插头与连接外壳相接处包裹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壁中间粘结有一圈粘结条;
[0007]
所述线箍包括上半箍环、下半箍环以及半圆环,且所述上半箍环与下半箍环为可拆卸连接并上下对称,所述半圆环设有两个并分别包裹于上半箍环和下半箍环外壁中间位置,且两个所述半圆环左右两侧末端均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表面中心均开有插孔;
[0008]
所述上半箍环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水平等距排布的套管,且所述下半箍环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水平等距排布的插杆。
[0009]
更佳的,所述上半箍环内壁和下半箍环内壁均贴合有软垫,且所述软垫内壁与线管外壁接触。
[0010]
更佳的,所述插杆与套管的数量一致并上下对应,所述上半箍环通过插杆插入套管内与下半箍环插接。
[0011]
更佳的,两个所述半圆环中的侧板上下对应,且上下对应的侧板之间均设有贯穿插孔的螺纹杆,每根所述螺纹杆末端均螺纹连接有螺帽。
[0012]
更佳的,所述连接外壳外部中间包裹有软橡胶套。
[0013]
更佳的,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5]
将插头插入usb接口,并将整个插头在usb接口内插到底,利用橡胶的柔软性,将密封圈也顺势插入usb接口的内部端口的位置,再利用密封圈表面粘结条,利用粘结条的粘性,可以与usb接口的端口内壁粘结,这样便可以将整个usb连接头暂时插接和粘结加固在usb接口内,提高两者插接时密封性能,同时也有效避免usb连接头出现松动的现象;
[0016]
将线箍套接在线管的外部,并位于线管与连接外壳的相接处,这样便可以有效避
免线管与连接外壳的相接处发生向下曲折和弯曲的现象,线箍能够起到撑托线管的作用,而通过上半箍环和下半箍环内壁的软垫能够有效减少线管与线箍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平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标记:连接外壳1、软橡胶套101、插头102、密封圈103、粘结条104、线管105、线箍2、上半箍环201、下半箍环202、软垫203、套管204、插杆205、半圆环206、侧板207、插孔208、螺纹杆209、螺帽2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一种高密封性的usb连接头,包括连接外壳1和线箍2,连接外壳1后端中间插接有线管105,且线箍2位于连接外壳1的后侧并套接在线管105外部;
[0024]
具体的,通过线箍2可以起到保护线管105的作用;
[0025]
连接外壳1前面固定有插头102,且插头102与连接外壳1相接处包裹有密封圈103,密封圈103外壁中间粘结有一圈粘结条104,连接外壳1外部中间包裹有软橡胶套101,密封圈103由橡胶制成;
[0026]
具体的,通过插头102与连接外壳1相接处的密封圈103,当使用者将插头102插入usb接口时,并将整个插头102在usb接口内插到底,而由于密封圈103由橡胶制成,所以利用橡胶的柔软性,使用者可以将密封圈103也顺势插入usb接口的内部端口的位置,再利用密封圈103表面粘结条104,通过粘结条104自身的粘性,可以与usb接口的端口内壁粘结,这样便可以将整个usb连接头暂时插接和粘结加固在usb接口内,提高两者插接时密封性能,同时也有效避免usb连接头在usb接口内出现松动的现象;
[0027]
线箍2包括上半箍环201、下半箍环202以及半圆环206,且上半箍环201与下半箍环202为可拆卸连接并上下对称,半圆环206设有两个并分别包裹于上半箍环201和下半箍环202外壁中间位置,且两个半圆环206左右两侧末端均固定有侧板207,侧板207表面中心均开有插孔208,两个半圆环206中的侧板207上下对应,且上下对应的侧板207之间均设有贯穿插孔208的螺纹杆209,每根螺纹杆209末端均螺纹连接有螺帽210,上半箍环201内壁和下半箍环202内壁均贴合有软垫203,且软垫203内壁与线管105外壁接触;
[0028]
上半箍环201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水平等距排布的套管204,且下半箍环202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水平等距排布的插杆205,插杆205与套管204的
数量一致并上下对应,上半箍环201通过插杆205插入套管204内与下半箍环202插接;
[0029]
具体的,将线箍2套接在线管105的外部,并位于线管105与连接外壳1的相接处,这样便可以有效避免线管105与连接外壳1的相接处发生向下曲折和弯曲的现象,线箍2能够起到撑托线管105的作用,而通过上半箍环201和下半箍环202内壁的软垫203能够有效减少线管105与线箍2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作用;
[0030]
拆卸线箍2时,可以先将两根螺纹杆209末端的螺帽210拧出,并将螺纹杆209从插孔208和侧板207中撤离,随后再将上半箍环201向上拿动,使得插杆205从套管204内抽离,这样便可以将上半箍环201和下半箍环202完全分离,这时的线箍2便已经被拆卸,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将线箍2重新套在线管105的不同位置;
[0031]
安装线箍2时,先将下半箍环202放置在线管105的下方,而上半箍环201则放置在线管105的上方并与下半箍环202上下对称,而软垫203的内壁则与线管105的表面贴合,两个半圆环206中的侧板207则上下对应,然后,再将螺纹杆209贯穿两块上下对应侧板207中的插孔208内,并通过拧入螺帽210进行固定即可。
[0032]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3]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