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散热结构

文档序号:24564860发布日期:2021-04-06 12: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OLED散热结构

本发明涉及oled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显示和照明设备中,但存在在高亮度、长时间点亮、高温等条件下寿命短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oled器件的实际应用,且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影响oled器件在高亮度、长时间点亮、高温等条件下寿命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oled器件的散热性能不好。

导致oled器件散热性能不好的一个原因是,oled在显示和照明应用中,其电极几乎都是圆形或矩形的,因此发光区域也都是圆形或矩形的,在高亮度、长时间点亮、高温等条件下,热量都集中在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不容易传导不出去,因此散热效果不佳,并且随着oled器件面积的增大,散热问题越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led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led器件散热性能不好而导致的oled器件在高亮度、长时间点亮、高温等条件下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oled散热结构,包括:oled器件、散热层和玻璃基板;所述散热层设置在所述oled器件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所述散热层用于使所述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垂直的方向传导出去。

可选地,所述oled器件的电极的形状为同时具有参数l和参数为a的二维图形;l表示所述二维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到所述二维图形边缘的最短距离;l小于等于所述二维图形的最短边长或半径;a表示所述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a大于1m-1

可选地,所述电极为顶电极或底电极。

可选地,所述二维图形为花瓣状或放射状,所述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传导出去。

可选地,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氮化铝aln或石墨片。

可选地,散热条将所述oled器件的电极分隔成多个同时具有参数l和参数a的二维图形;l表示所述二维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到所述二维图形边缘的最短距离;l小于等于所述二维图形的最短边长或半径;a表示所述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a大于1m-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散热结构,在oled器件与玻璃基板之间插入散热层,散热层能使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与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垂直的方向及时传导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oled器件的寿命;将oled器件的电极设置为花瓣状或放射状,能使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向四周及时传导出去,整个器件热量分布比较均匀,同样有利于延长oled器件的寿命;还可以通过用散热条将原有的oled器件分隔成多个小面积的oled器件,也能提高散热效率,延长oled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花瓣状电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放射状电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矩形电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圆形电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玻璃基板1、散热层2、oled器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led散热结构,以解决oled器件因散热性能不好而导致的oled器件在高亮度、长时间点亮、高温等条件下寿命短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oled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器件3、散热层2和玻璃基板1;所述散热层2设置在所述oled器件3与所述玻璃基板1之间,所述散热层2用于使所述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垂直的方向传导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oled器件的电极的形状为同时具有参数l和参数为a的二维图形;l表示所述二维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到所述二维图形边缘的最短距离;l小于等于所述二维图形的最短边长或半径;a表示所述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a大于1m-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极为顶电极或底电极。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二维图形为花瓣状或放射状,如图2和图3所示,这样的形状使得所述oled器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中心沿着所述oled器件的发光平面传导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散热层2的材料为氮化铝aln或石墨片。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条将所述oled器件的电极分隔成多个同时具有参数l和参数a的二维图形;l表示所述二维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到所述二维图形边缘的最短距离;l小于等于所述二维图形的最短边长或半径;a表示所述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a大于1m-1。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给出了对矩形电极和圆形电极的一种分隔方法,虚线表示将一个oled器件划分成若干个小的oled器件,利用散热条将原有oled分隔成若干个面积较小的oled,使分隔后的每个面积较小的oled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a大于1m-1,且每个小面积oled图形中的任意一点距离小面积oled图形边缘的最短距离l小于等于每个小面积oled的最短边长或半径,利用散热条对原有的oled器件以此种方式分隔成多个小面积oled器件,提高了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oled器件的寿命。

在oled器件3和玻璃基板1之间插入散热层2,散热层2的材料可以是aln、石墨片等,散热层2的厚度依据实际需要确定。这种结构有利于使oled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与oled发光面垂直的方向传导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oled器件3的寿命。如果不加散热层2热量很难从发光面及时传导出去,都集中在器件中心位置。

电极是指oled器件3的阴极和阳极,电极的形状决定了发光区域的形状,电极是oled器件3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oled器件3的的顶电极或底电极可以设计成为如图2和图3所示的花瓣状或者放射状,花瓣和放射状突出的数量依据需要确定。这些器件形状使oled的热量传导路径更多也更短,因此能使oled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oled器件3发光中心位置沿着发光平面向四周及时传导出去,整个器件热量分布比较均匀。而传统的圆形器件与相同面积的花瓣或者放射状的器件相比周长要短很多,热量传导路径更少也更长,热量都集中在器件中心位置传导不出去。

目前圆形或矩形oled器件3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器件的物理中心位置,不易传导出去,这就导致oled器件3加速老化,以直径为400um的圆形器件、边长为100um的正方形器件以及边长为50×200um的长方形器件为例,在电流密度为1.2a/cm2的条件下,直径400um的圆形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为48℃,最高温度为65℃,而相同面积下的花瓣以及放射状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比圆形/矩形器件的低;边长为100um的正方形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为71℃,最高温度为76℃,边长为50×200um的长方形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为62℃,最高温度为68℃,而相同面积下的花瓣以及放射状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比圆形/矩形器件的低,显然,采用本发明的花瓣或放射状比相同面积的圆形或者矩形的散热性能更好。本发明中的花瓣状或放射状oled能使oled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oled器件3发光中心位置沿着发光平面向四周及时传导出去,整个器件热量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延长oled器件3的寿命。

本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实例是透明oled显示屏幕,利用本实施例所设计的oled器件形状可以实现透明oled显示屏幕高透明度的同时提高oled屏幕的寿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