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6757发布日期:2022-03-16 17:1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同轴连接器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起桥梁作用,连接两个轴的端部,以保证两个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3.常见的同轴连接器分主动轴与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内部的触点上均设有保护性镀层,一般的连接器在工作时,主动轴或者从动轴一端振动,会导致主动轴的触点与从动轴的触点相互摩擦,从而消耗触点上的保护性镀层,导致连接故障的情况,因此一种防振的连接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降低振动幅度,减少振动影响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顶端外侧设有一号固定环,所述一号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轴的外壁,所述一号固定环的外侧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一号固定环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一号固定环的一端外侧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一号固定环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位于固定套筒的内侧,所述连接筒的内侧设有二号固定环,所述二号固定环位于一号固定环的一侧,所述二号固定环与连接筒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设有移动套筒,所述移动套筒位于二号固定环的外侧,所述移动套筒与二号固定环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固定环的内侧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顶端插接在主动轴的顶端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固定环包括一号螺纹、限位环和二号螺纹,所述一号螺纹位于一号固定环的一端外壁上,所一号螺纹与固定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一号螺纹的一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一号固定环的外壁中间,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设有二号螺纹,所述二号螺纹位于一号固定环的另一端外壁上,所述二号螺纹与连接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筒包括一号套环、三号螺纹、固定板、固定孔和一号螺帽,所述一号套环为固定套筒的外壁,所述一号套环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三号螺纹,所述三号螺纹螺纹连接一号螺纹,所述一号套环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一侧设有一号螺帽,所述一号螺帽螺纹连接移动套筒。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包括筒壁、四号螺纹和五号螺纹,所述筒壁位于固定套筒的内侧,所述筒壁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四号
螺纹,所述四号螺纹与二号螺纹螺纹连接,所筒壁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五号螺纹,所述五号螺纹与二号固定环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固定环包括六号螺纹和二号螺帽,所述二号固定环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六号螺纹,所述六号螺纹与移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固定环的外侧设有二号螺帽,所述二号螺帽与二号固定环不连接,所述二号螺帽与五号螺纹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套筒包括二号套环、七号螺纹、移动板、弹簧和螺杆,所述二号套环位于二号固定环的外侧,所二号套环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七号螺纹,所述七号螺纹与六号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套环的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壁四角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孔,所述螺杆与一号螺帽螺纹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主动轴、从动轴、一号固定环、二号固定环与连接筒之间的相互配合,将主动轴固定在一号固定环内侧,将从动轴固定在二号固定环的内侧,将一号固定环固定在连接筒内侧,当将主动轴与从动轴插接时,二号固定环的一端插接在连接筒内,二号固定环上的二号螺帽与连接筒的外侧螺纹连接,将连接筒内的二号固定环卡紧,从而使得一号固定环内的主动轴与二号固定环内的从动轴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主动轴与从动轴同时在同一平面上运动,从而减少主动轴与从动轴上触点之间的相互摩擦,防止镀层消耗,避免连接故障;
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套筒上固定板、固定孔、一号螺帽与移动套筒上的移动板、弹簧、螺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将螺杆贯穿固定孔,将一号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从而将弹簧固定在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通过弹簧的减振作用,减少连接器内主动轴与从动轴受到的振动,降低振动幅度。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轴与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筒的剖面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筒的剖面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二号固定环的剖面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套筒的剖视图。
23.图中:1、主动轴;2、一号固定环;21、一号螺纹;22、限位环;23、二号螺纹;3、固定套筒;31、一号套环;32、三号螺纹;33、固定板;34、固定孔;35、一号螺帽;4、连接筒;41、筒壁;42、四号螺纹;43、五号螺纹;5、二号固定环;51、六号螺纹;52、二号螺帽;6、移动套筒;61、二号套环;62、七号螺纹;63、移动板;64、弹簧;65、螺杆;7、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主动轴1,主动轴1的顶端外侧设有一号固定环2,一号固定环2的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轴1的外壁,一号固定环2的外侧设有固定套筒3,固定套筒3与一号固定环2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一号固定环2的一端外侧设有连接筒4,连接筒4与一号固定环2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连接筒4位于固定套筒3的内侧,连接筒4的内侧设有二号固定环5,二号固定环5位于一号固定环2的一侧,二号固定环5与连接筒4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固定套筒3的一侧设有移动套筒6,移动套筒6位于二号固定环5的外侧,移动套筒6与二号固定环5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二号固定环5的内侧设有从动轴7,从动轴7的顶端插接在主动轴1的顶端上,将主动轴1固定在一号固定环2内侧,将从动轴7固定在二号固定环5的内侧,将一号固定环2固定在连接筒4内侧,当将主动轴1与从动轴7插接时,二号固定环5的一端插接在连接筒4内,二号固定环5与连接筒4的外侧螺纹连接,将连接筒4内的二号固定环5卡紧,从而使得一号固定环2内的主动轴1与二号固定环5内的从动轴7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主动轴1与从动轴7同时在同一平面上运动,从而减少主动轴1与从动轴7上触点之间的相互摩擦,防止镀层消耗,避免连接故障。
27.一号固定环2包括一号螺纹21、限位环22和二号螺纹23,一号螺纹21位于一号固定环2的一端外壁上,所一号螺纹21与固定套筒3的内壁螺纹连接,一号螺纹21的一侧设有限位环22,限位环22固定在一号固定环2的外壁中间,限位环22的一侧设有二号螺纹23,二号螺纹23位于一号固定环2的另一端外壁上,二号螺纹23与连接筒4的内壁螺纹连接。
28.固定套筒3包括一号套环31、三号螺纹32、固定板33、固定孔34和一号螺帽35,一号套环31为固定套筒3的外壁,一号套环3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三号螺纹32,三号螺纹32螺纹连接一号螺纹21,一号套环31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四角开设有固定孔34,固定孔34的一侧设有一号螺帽35,一号螺帽35螺纹连接移动套筒6。
29.连接筒4包括筒壁41、四号螺纹42和五号螺纹43,筒壁41位于固定套筒3的内侧,筒壁4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四号螺纹42,四号螺纹42与二号螺纹23螺纹连接,所筒壁41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五号螺纹43,五号螺纹43与二号固定环5螺纹连接。
30.二号固定环5包括六号螺纹51和二号螺帽52,二号固定环5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六号螺纹51,六号螺纹51与移动套筒6螺纹连接,二号固定环5的外侧设有二号螺帽52,二号螺帽52与二号固定环5不连接,二号螺帽52与五号螺纹43螺纹连接。
31.移动套筒6包括二号套环61、七号螺纹62、移动板63、弹簧64和螺杆65,二号套环61位于二号固定环5的外侧,所二号套环6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七号螺纹62,七号螺纹62与六号螺纹51螺纹连接,二号套环61的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63,移动板63的侧壁四角上设有弹簧64,弹簧64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板63上,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螺杆65,螺杆65贯穿固定孔34,螺杆65与一号螺帽35螺纹连接,将螺杆65贯穿固定孔34,将一号螺帽35与螺杆螺纹65连
接,从而将弹簧64固定在固定板33与移动板63之间,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通过弹簧64的减振作用,减少连接器内主动轴1与从动轴7受到的振动,降低振动幅度。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主动轴1固定在一号固定环2的内侧,将从动轴7固定在二号固定环5的内侧,随后将一号螺纹21与三号螺纹32螺纹连接,从而将一号固定环2固定在固定套筒3内,随后将四号螺纹42与二号螺纹23螺纹连接,从而将连接筒4固定在一号固定环2的一端外侧,随后将六号螺纹51与七号螺纹62螺纹连接,从而将二号固定环5固定在移动套筒6内,随后将二号固定环5插接在固定套筒3内,以便将主动轴1与从动轴7插接,此时将二号螺帽52与连接筒4上的五号螺纹43螺纹连接,从而将连接筒4的内壁夹紧,使其卡紧在二号固定环5的外壁上,使得一号固定环2与二号固定环5固定在同一平面上,从而使得主动轴1与从动轴7的插接处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主动轴1与从动轴7同时在同一平面上运动,从而减少主动轴1与从动轴7上触点之间的相互摩擦,防止镀层消耗,避免连接故障,随后将移动板63上的螺杆65插入固定板33上的固定孔34,在固定板33的另一面将一号螺帽35与螺杆65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弹簧64固定在固定板33与移动板63之间,使得连接器发生振动时,通过弹簧64的减振作用,减少连接器内主动轴1与从动轴7受到的振动,降低振动幅度,此时安装完毕。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