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式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501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式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特别是一种笔式按压开关。
一般按压式笔式开关,只具有按压笔心,使其外伸或只能按压手电筒,使其灯泡点亮或不亮,将这种只具有单一功能的笔式开关用于笔具时,或使笔具不具有照明功能,或使笔具虽具有照明功能,但只要笔心外伸,灯泡就点亮,即使使用者在白天书写,其灯泡照样呈点亮状,因此或不能用于带照明的笔具,或造成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大导电片结构的、适用于灯笔的、可自由选择灯泡点亮时机的笔式按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旋杆、按钮、大导电片、小导电片,上、下弹簧和垫片组成,壳体设有中空槽,其上部内壁面设有均匀间隔的浮缘和槽,在浮缘下端设有卡固角,壳体下部由多个间隔的弧形壁和间隔槽构成;旋杆设有齿面朝上的端面环齿,在端面环齿外周十字座标位置设有卡缘面,在其上端设有上径端,在其下端设有呈多边形横截面的连杆;按钮设有套在旋杆上径端的盲孔,在盲孔开口端设有与旋杆端面环齿相对应的端面环齿;大导电片设有套在壳体下部上的通孔,在通孔内周设有一对以上导电缘面,并令导电缘面位于壳体下部间隔槽内;小导电片设有与旋杆的连杆横截面相配合并套在连杆上的通孔,在其外周对称设有与大导电片上的导电缘面相对应的一对导电突缘;上、下弹簧套在旋杆的连杆上并分别位于小导电片的上、下方;垫片设有套在下弹簧外用的通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壳体、旋杆、按钮、大导电片、小导电片,上、下弹簧和垫片组成,壳体设有中空槽,其上部内壁面设有均匀间隔的浮缘和槽,在浮缘下端设有卡固角,壳体下部由多个间隔的弧形壁和间隔槽构成;旋杆设有齿面朝上的端面环齿,在端面环齿外周十字座标位置设有卡缘面,在其上端设有上径端,在其下端设有呈多边形横截面的连杆;按钮设有套在旋杆上径端的盲孔,在盲孔开口端设有与旋杆端面环齿相对应的端面环齿;大导电片设有套在壳体下部上的通孔,在通孔内周设有一对以上导电缘面,并令导电缘面位于壳体下部间隔槽内;小导电片设有与旋杆的连杆横截面相配合并套在连杆上的通孔,在其外周对称设有与大导电片上的导电缘面相对应的一对导电突缘;上、下弹簧套在旋杆的连杆上并分别位于小导电片的上、下方;使用时,利用按钮按压旋杆,使按钮上的端面环齿及与其对应的旋杆的端面环齿拨动旋杆上、下移动并转动,并使其上的小导电片随之在大导电片上、下方之间上、下移动并转动,当旋杆的卡缘面卡在壳体的卡固角缘上,小导电片位于大导电片下方并令其上的导电突缘与大导电片上的导电缘面接触,开关接通;当旋杆的卡缘面位于壳体间隔槽内,装在旋杆的连杆上的小导电片的导电突缘与大导电片的导电缘面错开,在上、下弹簧作用下,旋杆及小导电片上移,小导电片位于大导电片上方,开关断开。籍助壳体上设有的间隔槽、旋杆上卡缘面和大导电片上导电缘面的不同数目,可自由选择灯泡点亮的时机,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面图(断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面图(接通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面图(断开状态)。
图6为图3中B-B剖面图(旋杆转过45°、上升)。
图7为图4中C-C剖面图(旋杆转过90°、下降)。
图8为图3中B-B剖面图(旋杆转过135°上升)。
图9为图5中D-D剖面图(旋杆转过180°、下降)。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面图(断开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面图(接通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面图(接通状态)。
图13为图10中E-E剖面图(旋杆转过45°、上升)。
图14为图11中F-F剖面图(旋杆转过90°、下降)。
图15为图10中E-E剖面图(旋杆转过135°、上升)。
图16为图12中G-G剖面图(旋杆转过180°、下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1、旋杆2、按钮3、大导电片4、小导电片5、上弹簧6、下弹簧7和垫片8组成,壳体1设有中空槽10以容置其他组件,如图2所示,其上部11内壁面12上设有均匀间隔的浮缘130和间隔槽131,在浮缘130下端设有卡固角缘13,壳体1的下部14由四个间隔的弧形壁140和隔离槽141构成,弧形壁外表面设有与器械9的壳体90上的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142,在弧形壁140内设有环槽15,并在环槽15上设有突乳150;旋杆2设有齿面朝上的端面环齿21,在端面环齿21外周十字座标位置设有卡缘面22,其外周成与壳体1内壁面12相配合的弧形面220,旋杆2上端设有上端径20,在其下端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连杆23;按钮3设有套在旋杆2上径端20上的盲孔30,在盲孔30的开口端设有与旋杆2端面环齿21相对应的端面环齿31;大导电片4(或4’)设有套在壳体1下部14外周的通孔(41或41’),实施例一,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大导电片4通孔41内周设有一对导电缘面40,实施例二,如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大导电片4’通孔41’内周设有两对导电缘面40’,导电缘面40、40’位于壳体1下部14的隔离槽141并于呈向上倾斜状;小导电片5设有与旋杆2的方形横截面连杆23相配合的通孔50,其外周对称设有与大导电片4(4’)的导电缘面40’(40’)相对应的一对呈向下倾斜状的导电突缘51,在导电突缘51上设有导电突乳52,小导电片5籍助通孔50套在旋杆2的连杆23上;上、下弹簧6、7套在旋杆2的连杆23上,上弹簧6置于旋杆2上径端20的下缘200和小导电片5上缘之间,下弹簧7中部设有大环围部70,下弹簧7置于小导电片5下方和器械9的电池槽盖92之间;垫圈8设有与下弹簧7下端小径部71相对应的通孔80,垫片8套在下弹簧7的小径部71上、位于壳体1的环槽15内并由突乳150定位。
如图3、图6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的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45°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错开,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位于壳体1的间隔槽131内,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上方,开关断开。
如图4、图7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90°,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对应,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卡在壳体1的卡固角缘13上,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下方并与其接触,开关接通。
如图3、图8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135°,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错开,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位于壳体1下部14的间隔槽131内,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上方,开关断开。如图5、图9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于180°,上、下弹簧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错开,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卡在壳体1的卡固角缘13上,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下方,但不与其接触,开关断开。
如图10、图13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45°,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错开,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位于壳体1的间隔槽131内,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上方,开关断开。
如图11、图14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90°,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第一对导电缘面40’对应,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卡在壳体1的卡固角缘13上,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下方并与其接触,开关接通。
如图10、图15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135°,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导电缘面40’错开,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位于壳体1的间隔槽131内,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的上方,开关断开。
如图12、图16所示,利用按压按钮3按压旋杆2,使旋杆2及其上小导电片5下移并转过180°,上、下弹簧6、7受压,小导电片5的导电突缘51与大导电片4’的第二对导电缘面40’对应,松开按钮3,按钮3和旋杆2在上、下弹簧6、7弹力作用下上移,并使旋杆2的卡缘面22卡在壳体1的卡固缘13上,小导电片5位于大导电片4’下方并与其接触,开关接通。
权利要求1.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旋杆、按钮、大导电片、小导电片,上、下弹簧和垫片组成,壳体设有中空槽,其上部内壁面设有均匀间隔的浮缘和槽,在浮缘下端设有卡固角,壳体下部由多个间隔的弧形壁和间隔槽构成;旋杆设有齿面朝上的端面环齿,在端面环齿外周十字座标位置设有卡缘面,在其上端设有上径端,在其下端设有呈多边形横截面的连杆;按钮设有套在旋杆上径端的盲孔,在盲孔开口端设有与旋杆端面环齿相对应的端面环齿;大导电片设有套在壳体下部上的通孔,在通孔内周设有一对以上导电缘面,并令导电缘面位于壳体下部间隔槽内;小导电片设有与旋杆的连杆横截面相配合并套在连杆上的通孔,在其外周对称设有与大导电片上的导电缘面相对应的一对导电突缘;上、下弹簧套在旋杆的连杆上并分别位于小导电片的上、下方;垫片设有套在下弹簧外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导电片的导电缘面呈向上倾斜;小导电片的导电突缘呈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下部设有带突乳的环槽,垫片置于环槽内并由突乳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弹簧中部设有大环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导电片具有一对导电缘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导电片具有两对导电缘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杆的连杆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小导电片通孔为正方孔。
专利摘要一种笔式按压开关。为提供一种适用于灯笔、可自由选择灯泡点亮时机的笔式按压开关,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壳体、旋杆、按钮、大导电片、小导电片,上、下弹簧和垫片组成,壳体内壁面设有均匀间隔的带卡固角的浮缘和槽,壳体下部由多个间隔的弧形壁和间隔槽构成;旋杆设有齿面朝上的端面环齿和卡缘面;按钮设有套在旋杆上径端的盲孔,在盲孔开口端设有与旋杆端面环齿相对应的端面环齿;大导电片内周设有一对以上导电缘面;小导电片外周对称设有与大导电片上的导电缘面相对应的一对导电突缘;上、下弹簧套在旋杆的连杆上并分别位于小导电片的上、下方。
文档编号H01H13/56GK2204067SQ9421088
公开日1995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9日
发明者何建禅 申请人:何建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