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00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开关,该滑动开关中,可动接点在固定于端子座上的固定接点上滑动。
现有技术中,备有滑块、联接部一体型端子座和端子的滑动开关是公知的。滑块具有可动接点并沿规定方向自由滑动。端子座的表面设有供可动接点滑动的固定接点,里面设有联接部。端子的一端作为伸出到联接部内的联接端子,其它部分作为上述固定接点。通常,通过注射成形将端子与端子座形成为一体。
但是,在上述的端子和端子座的一体成形过程中,成形时将端子设置到成形模内时很麻烦,在定位联接部附近的端子端部时,在端子座表面留下凹凸,这样,可动接点在其上滑动时,会降低可动接点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注射压力有时会使固定接点的位置错位或变形,所以,插入若干个固定接点时,固定接点相互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隔,结果,导致端子座的大型化,设计的自由度也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滑动开关,备有滑块、端子座和端子;滑块具有可动接点并沿规定方向自由滑动;端子座沿着滑块的滑动方向长长地被形成,其表面侧作为滑块的滑动面,其里面侧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联接部;端子朝着滑块的滑动方向长长地被形成,其一部分露出于端子座的表面侧、而作为供可动接点滑动的固定接点,同时,在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伸出到联接部内的联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端子座上形成端子槽,该端子槽在端子座的表面开口,并形成为能嵌合端子的形状,将端子插入该端子槽,并在端子座的里面侧用铆接固定,并且,将衬板件安装在端子座的表面侧,从端子座的表面侧看去,该衬板件覆盖与联接部重合的端子部分。
这时,将衬板件的表面做成为平滑面,并且与固定接点略齐平,则可以使可动接点的滑动面更加平滑化,进一步提高可动接点的耐久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即,由于把端子从表侧插入形成在预先成形的端子座上的端子槽内,并在端子座的里侧铆接固定,所以,省掉了现有技术中插入成形时定位的麻烦,并且成形时不必担心错位或变形等,可实现端子座的小型化,设计的自由度也大。
另外,将衬板件安装在端子座的表面,并且从端子座的表面看去,覆盖端子中的联接部上方的部分,所以,将联接部端子与外部电源连接器连接时,可防止朝端子座表面侧浮起,同时可动接点可在衬板件上滑动。这样,可动接点的滑动面上凹凸少,可提高可动接点的耐久性。


图1是把衬板件安装在端子座上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滑动开关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滑动开关的背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端子座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9是去掉了衬板件的端子座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10-10线剖视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开关。图1是把衬板件安装在端子座上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滑动开关表面侧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移位开关的背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端子座表面侧的俯视图。图9是去掉了衬板件的端子座俯视图。图10是图9的10-10线剖视图。
该移位开关俯视为略长方形,备有盖1、滑块2和端子座3。盖1是树脂制,表面形成有横长的滑动孔4,滑块2由移位杆5可沿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地支承在滑动孔4内。
盖1是里侧开放的略箱形,端子座3嵌合在此处,从端子座3侧面突出的爪7与侧壁的接合孔6嵌合而成一体(图6)。端子座3表面的一部分被衬板件8覆盖着。
滑块2的中央部形成允许杆5移动的纵长沟槽10(图2),如图5所示,在其里面,在相当于图2上半侧的部分,第1可动接点11受到第1接点弹簧12施加的接点压。在相当于下半侧的部分,第2可动接点13受到第2接点弹簧14施加的接点压。
第1可动接点11与第2可动接点13之间突出形成着导引突起15,该突起15嵌合在沿长度方向形成在端子座3中央部的导槽16内,将滑块2的移动沿导槽16朝长度方向导引。
如图9所示,端子座3长宽与盖1对应,是树脂制的略呈箱形。表面侧作为滑块2的滑动面,形成朝滑块2的滑动方向延伸的若干个端子槽17,后述的各端子可插入该端子槽17,这些端子槽17俯视分别为略呈相同的形状,并朝滑块2的滑动方向长长延伸。
该端子槽17是朝端子座3的表面侧开口,并向里侧刻入形成的。其底部与安装孔19(图3中标号19,只表示了每个中的一部分)连通。该安装孔19沿着端子槽17的长度方向局部地形成,并且贯通到端子座3的背面。
在端子座3的表面形成凹部18(图10),该凹部18用于收容端子的后述接点部,在端子座3背面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一角侧,一体地突出形成着联接部20。
形成有若干个从该联接器20内贯通到端子座3侧的端子槽21。在安装着衬板件8的端子座3的表面形成有一对定位槽22(图9),该定位槽22从形成有联接部20一侧的短边伸入内方若干,并且,沿着长边侧也形成一对用于推压衬板件上表面的接合突起23a、23b(图5)。
如图5所示,衬板件8是树脂制平板形部件,在其一方的短边侧里面,形成一对平行的定位突起24,该定位突起24与定位槽22嵌合。在嵌合时,作为外侧的端部上局部地突出形成接合突起24a,该突起24a与形成在槽22端部的局部加深的接合凹部22a嵌合(见图10的放大部)。
衬板件8的长边部之中,在外侧部分形成断面呈コ字形的导轨25,外侧的接合突起23a与该导轨嵌合,另一侧的长边部,形成台阶状薄壁导轨26,插入内侧的接合突起23b的下方。
衬板件8的表面是平滑面,安装着衬板件8的端子座3的表面侧部分上形成凹部27(图9),衬板件8收容在该凹部内后,与周围的端子座3的表面略齐平。
如图9所示,端子30由接点部31、端子槽插入部32、弯折部33和联接端子34构成(图6)。接点部31俯视是平板状的固定接点。端子插入部32从接点部直角地弯折并插入端子槽17内。弯折部33的一端部在联接部20上方位置略直角地折回。联接部34是将其前端部再直角地向下方弯折而形成的。
安装在端子座3的导槽16下半侧的端子即35a、35b、35c、35d、36和37,不设置这样的接点部31,端子槽插入部32中端面的一部分突出于端子座3的表面,作为滑动接点,这些端子槽插入部32中突出部以外的部分,如图9所示,被深深拉入端子槽17内。
这些端子30、35a、35b、35c、35d、36和37,分别插入与端子槽插入部32(图8)对应的端子槽17内,接点部31收容在凹部18内,联接端子34插入端子槽21内,前端伸出到联接部20内(图6、图10)。
这样,形成在端子槽插入部32下部的固定脚38(图3中只表示了一部分),通过安装孔19(安装孔19贯通于端子槽17的底部)伸出到里侧,所以,从端子座3的里侧用铆接固定该突出部,将各端子30、35a、35b、35c、35d、36和37与端子座3一体化。
图8和图9中的标号39是突部,该突部的作用是使第2可动接点13不卡住地顺利移动。安装在导槽16下半侧的端子收容在凹部40内,上述突部39与形成该凹部40的周围的端子座3的一般面41(最高的表面)齐平。图8和图9中,端子座3的表面之中,与该一般面41齐平的面标注圆点符号来表示着。标号42、43是突起,该突起的作用是,在把盖1安装在端子座3上时用于定位。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端子30、35a、35b、35c、35d、36和37,不象现有技术中那样插入端子座3并一体地成形,而是在端子座3成形后,将端子30、35a、35b、35c、35d、36插入端子槽17内,在端子座3的里侧铆接固定。
因此,不象现有技术那样在插入成形时有定位的麻烦,可以简单地固定端子30、35a、35b、35c、35d、36和37,并且,成形时不必担心错位和变形,所以,可实现端子座3的小型化,设计的自由度也大。
另外,端子座3的表面侧之中,用衬板件8覆盖联接部20上方的弯折部33的部分,联接端子34与外部电源的接线器连接时,可防止弯折部33侧上浮。
另外,衬板件8的表面是平滑的平板状,所以,位于联接部20上方的第1可动接点11的滑动面上凹凸少,可提高可动接点11的耐久性。
并且,第1可动接点11滑动在与另一接点部31几乎为同一面的衬板件8上,所以,在整个滑动范围内凹凸少,进一步提高可动接点11的耐久性。
用铆接固定端子30、35a、35b、35c、35d、36时,由于从端子座3里侧施加力,所以,端子座3的表面侧被压接在铆接工具上,各端子30、35a、35b、35c、35d、36的露出于端子座3表面的部分几乎齐平,所以滑动面的凹凸少。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开关,备有滑块、端子座和端子;该滑块具有可动接点并朝规定方向自由滑动;该端子座沿着滑块的滑动方向长长地形成,其表面侧作为滑块的滑动面,其里面侧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联接部;该端子朝着滑块的滑动方向长长地形成,其一部分露出于端子座的表面侧而成为可动接点滑动的固定接点,同时,在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伸出到联接部内的联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端子座上形成有端子槽,该端子槽在端子座的表面开口、并形成为能嵌合端子的形状,将端子插入该端子槽,在端子座的里面侧用铆接固定,并且,将衬板件安装在端子座的表面侧,从端子座的表面侧看去,该衬板件覆盖与联接部重合的端子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衬板件的表面是平滑面、并且与固定接点大致齐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滑动开关能提高可动接点的耐久性。在端子座3上设有沿可动接点10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端子槽17,将端子30插入该端子槽17内,在里侧用铆接固定。端子座3在里侧具有联接部20,形成在端子30一端的联接端子34穿过贯通孔伸出到该联接部20内。在联接部20相反侧的端子座3的表侧,将具有平滑滑动面的衬板件8与接点部31略齐平地安装,防止端子30的浮起。
文档编号H01H1/36GK1210351SQ9811882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日
发明者及川宙 申请人: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