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24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个角部进行切断而成的六角形形状,固定接点2是与该六角形形状外接(外切)的半圆形形状。
[0040]本实施例1的电磁继电器I如上所述是具有左右一对接点的lform x型的活塞型的继电器。在本实施例1中,图1所示的左右一对固定端子21可被插入作为连接遮断对象的直流电路的任一位置,驱动部7的线圈电线14的端子部与PWM控制电路20的输入输出接口(interface)连接,据此,可对励磁电流进行适当的控制。
[0041]在驱动部7的端子部没有被施加励磁电流的状态下,复归弹簧8对轴5向图1中的下方进行施力,据此,可移至固定接点2和可动接点3没有接触的断开状态、或可对接点的断开状态进行维持。在图1所示的状态中,藉由复归弹簧8的施力,轴5的插入部5a的离开方向侧的端部对活塞6的底部6ba向图1中的下侧进行按压。藉由轴5的按压,活塞6的颚部6a与线圈架上所形成的段差(高低部)抵接,这样,就可对活塞6的底部6ba与轴5的插入部5a的端部的抵接状态进行维持。
[0042]端子部被施加了励磁电流后,藉由线圈电线14和轭铁11?13所产生的、对活塞6向图1所示的上方(接近方向Xa)进行吸引的力,活塞6的底部6ba对轴5的插入部5a的端部进行按压。据此,轴5和可动子4向上方移动,可变为可动接点3与固定接点2接触的闭合状态、或可对闭合状态进行维持。
[0043]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1,可获得如下作用和效果。即,通过采用在活塞6上设置的有底的孔部6b内插入轴5的插入部5a这样的结构,在励磁电流没有被施加的情况下,利用复归弹簧8的施力,可对底部6ba和插入部5a的端部之间的抵接进行确保,另外,在励磁电流被施加了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力对活塞6向图1所示的上方(接近方向Xa)进行吸引,也可对该抵接进行确保。即,轴5和活塞6被临时固定后再藉由溶接或黏接等使两者牢固固定的步骤可被省略,这样,就可实现制造工艺简单化和成本消减的目的。
[0044]另外,通过使作为通用部件的E环10与轴5的小径部5b上所设置的沟部5c进行嵌合,可容易地实现复归弹簧8的离开方向侧的端部和轴5的接近方向侧的端部之间的力学连接。即,就轴5的小径部5b的端部而言,不需要再进行为了使其可与复归弹簧8连接而改变其形状的加工,也不需要再进行将用于固定端部的销插入沿小径部5b的径向而设置的孔部内的加工等。
[0045]另外,通过将绝缘部15设置在轭铁11和轭铁13延伸的部分,可提高线圈电线14和磁电路之间的绝缘性能。即,在对电磁继电器I进行小型化的情况下,即使在不能充分地确保绝缘距离时,藉由设置绝缘部15,也可确实地实现绝缘。另外,藉由绝缘部15所具有的限制部15b,可更确实地进行嵌合了绝缘部15的线圈架16与驱动部框体17的介由轭铁11的定位、及线圈架16的至连接框体19的介由轭铁13的定位。再有,由于可确实地确保了绝缘,所以,可容易地实现PWM控制电路20向接点部框体18内的安装,进而可实现部件集约化的目的。
[0046]另外,通过将固定接点2仅配置在固定端子21的端部的与可动接点3相对的部分,可减少固定接点2所用材料的体积,进而实现成本消减的目的。尤其在由贵金属来形成固定接点2的情况下,更可提高对成本进行消减的效果。
[0047][实施例2]
[0048]本实施例2中的限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的电磁继电器I中的限制单元不同,如图10所示,其具有:轴25,其包括插入部25a和大径部25b,大径部25b的直径大于插入部25a的直径,并位于插入部25a的图10所示的上方(接近方向Xa);及贯通孔26b,其穿设于活塞26,并且插入部25a可插入其内。
[0049]根据本实施例2的电磁继电器1,在没有施加励磁电流的情况下,可利用复归弹簧8的施力,对大径部25b的图10所示的下端部(离开方向Xb)与活塞26的图10所示的上面(接近方向Xa)的抵接进行确保,另外,在被施加了励磁电流的情况下,也可利用电磁力对该抵接进行确保。即,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实施例2中,轴25和活塞26被临时固定后再藉由溶接或黏接等黏接工艺被牢固固定的步骤也是不需要的,据此,可使制造工艺简略化,进而可实现成本消减的目的。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由于穿设于作为可动铁芯的活塞26的插通孔仅仅是贯通孔26b,所以,与进行有底状的穿设相比,活塞26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据此,也可实现成本消减的目的。
[0050]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改良。
[0051][工业实用性]
[0052]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使其结构简单化,不仅可实现成本消减的目的,还可满足小型化的需要。为此,本发明可适用于家庭用或工业用电磁继电器,是一种有益的电磁继电器。
[0053][符号说明]
[0054]I电磁继电器
[0055]2固定接点
[0056]3可动接点
[0057]4可动子
[0058]5轴(轴芯)
[0059]6活塞(plunger)(可动铁芯)
[0060]7驱动部
[0061]8复归弹簧(施力单元)
[0062]9压接弹簧
[0063]10 E 环(板部)
[0064]11轭铁(yoke) (U字平板状)
[0065]12轭铁(圆筒状)
[0066]13轭铁(平板状)
[0067]14线圈电线
[0068]15绝缘部(insulating barrier)(扇形形状)
[0069]16线圈架(bobbin)(卷绕部)
[0070]17驱动部框体
[0071]18接点部框体
[0072]19连接框体
[0073]20PWM控制电路(驱动电路)
[0074]21固定端子
【主权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其与所述固定接点相对应; 可动子,其对所述可动接点进行支撑,并沿相对于所述固定接点进行接近的接近方向和进行离开的离开方向可进行移动; 轴芯,其与所述可动子连接; 可动铁芯,其沿所述接近方向和所述离开方向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轴芯连接; 驱动部,其对所述可动铁芯沿所述接近方向进行驱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轴芯沿所述离开方向进行施力;及 限制单元,其对所述轴芯的相对于所述可动铁芯的向所述离开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铁芯是所述轴芯可插入的有底的孔部。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铁芯具有贯通孔, 所述轴芯包括: 插入部,其插入所述贯通孔;及 大径部,其直径大于所述插入部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芯包括在与连接所述可动铁芯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对所述施力单元进行卡止的卡止单元。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芯在所述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沟部,所述卡止单元具有与所述沟部进行嵌合的板部。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具有轭铁、线圈电线、及对所述轭铁和所述线圈电线进行绝缘的绝缘部。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还具有对所述线圈电线进行卷绕的卷绕部,所述卷绕部具有所述绝缘部从径向外侧可进行嵌合的被嵌合部,所述绝缘部具有与所述被嵌合部进行嵌合的嵌合部。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为中空的扇形柱状,并设有扇形面部。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铁具有沿所述卷绕部的径向延伸的延伸部分, 所述绝缘部包括对所述延伸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周向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10.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电路,其对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 所述驱动电路配置在对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进行收藏的收藏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子为沿所述轴芯的径向延伸的板状, 所述可动接点设置在所述可动子的两端。
12.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 可动子,其对所述可动接点进行支撑,并具有轴芯;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轴芯沿所述可动接点从所述固定接点离开的方向进行施力; 电磁铁,其在通电时产生磁力;及 可动铁芯,其与所述轴芯抵接,其中,在向所述电磁铁进行所述通电时,所述磁力对所述可动铁芯进行吸引,所述可动铁芯驱动所述轴芯,使所述可动子沿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的方向进行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其与所述固定接点相对应,并沿相对于所述固定接点的接近方向和离开方向可进行移动;可动子,其对所述可动接点进行支撑,并沿所述接近方向和所述离开方向进行移动;轴芯,其与所述可动子连接;可动铁芯,其沿所述接近方向和所述离开方向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轴芯连接;驱动部,其对所述可动铁芯沿所述接近方向进行驱动;施力单元,其对所述轴芯沿所述离开方向进行施力;及限制单元,其对所述轴芯的相对于所述可动铁芯的向所述离开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
【IPC分类】H01H50-10, H01H50-20, H01H50-04, H01H50-44, H01H50-54
【公开号】CN104641441
【申请号】CN201380048438
【发明人】窪野和男, 柚场誉嗣, 长谷川洋一, 村越拓治
【申请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9月18日
【公告号】EP2899736A1, US20150187527, WO2014046104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